活血化瘀抗衰延壽

“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而平衡氣血,科學地調節被破壞了的身體陰陽平衡,可採用活血化瘀的中藥來重建人體內環境。


著名老中醫顏德馨教授傾50餘年心智與汗水,研究生命科學,發現了一個帶有共性的現象,所有老齡的動物機體血液無論患病與否,均濃稠黏滯。解剖動物則發現所有健康的老齡動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瘀現象。他認為人體瘀血,則各臟器組織就得不到正常的濡養,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各臟器病變。
為此,醫學專家提出:“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而平衡氣血,科學地調節被破壞了的身體陰陽平衡,可採用活血化瘀的中藥來重建人體內環境。
最常套用的活血化瘀的中藥方劑是清代著名醫家撰寫的《醫林改錯》中記載的補陽還五湯。該方劑由當歸、川芎、赤芍、生黃芪、桃仁、紅花、地龍等7味中藥組成。方劑以黃芪補氣為主藥,配合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活血行血,地龍祛瘀通經絡,共同成為補氣、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方劑。
年過半百之人,每年在秋季及春季服該方藥10至15副,可以預防各種心、腦血管病,並能防治各種痹證及頸椎並腰腿骨關節炎。
中老年可長期用熟大黃泡水喝,先用小劑量,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劑量,堅持服用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