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鈞故居及莊祠

洪鈞故居及莊祠

洪氏老宅在西支家巷。光緒十七年(1892)洪鈞出使回國,在蘇州建造新宅及莊祠,占地3000餘平方米,即今懸橋巷故居。後門臨河,原有廊橋,過橋即菉葭巷、亭堂及兩廡,作四合院布局,住宅包圍祠堂西北兩面。

基本信息

故居簡介

洪鈞故居及莊祠洪鈞故居及莊祠

洪氏老宅在西支家巷。光緒十七年(1892)洪鈞出使回國,在蘇州建造新宅及莊祠,占地3000餘平方米,即今懸橋巷故居。後門臨河,原有廊橋,過橋即菉葭巷、亭堂及兩廡,作四合院布局。門屋三間前對照牆,東次間壁上嵌有房地產執貼碑石一方。亭堂面闊三間11米,進深8.6米,扁作梁,前船棚軒,外檐施牌科,梁枋雕刻繁複,東西兩廡各六間。住宅包圍祠堂西北兩面。西為正路,共七進,牆門亦有照壁相對,入內依次為轎廳、花廳、花廳前原有旱船、亭子、假山、桂樹,現已無存,第四進大廳已拆除,廳後兩進為堂樓與上房,連以樓廂和旱橋,末進下房通後門。西路與祠堂之間有備弄,至享堂北東折,復北轉,貫通中路及東路。中路在祠堂北,前為樓層三間連東西兩廂,其後還有上房一進,東路有花廳及兩進上房。

人物簡介

洪鈞(1839-1893)。清代史學家,字陶士,號文卿。蘇州人,同治狀元。後由翰林院修撰入選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光緒間,銜任出使俄、奧、德、荷四國大臣,居海外三載,悉心研究歐洲形勢,任滿擢為兵部左侍郎,鏇授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晚年傾向維新。著有《元史譯文補證》三十卷,對元史研究頗有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