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災損失率

洪災損失率

洪災損朱率通常是指受災區域各類財產或農作物的損失值與災前值或正常值之比。洪災損失包括直接經濟損失、間接經濟損失和非經濟損失三類。直接經濟損失計算的關鍵是合理確定各類財產和作物在不同淹沒程度下的洪災損失參數,洪災損失率是其中最重要的參數之一。

主要影響因素

洪災損失洪災損失
洪災損失率與災區地形地貌、經濟狀況、淹沒程度(深度、時間、流速)、上次成災洪水到本次洪水的間隔時間、洪水過程線的變化特性、洪水在年內發生的時間、天氣季節、災區範圍、預報期、搶救情況(時間、速度)、指揮組織等因素有關。就財產損失率而言,它取決於俺沒程度、洪災間隔時間、財產種類及耐淹性能,對農作物損失率而言,除上述因素外,還受洪泛區內土壤類型及其分布、作物品種、產量與耐淹能力的影響。兩者之間差另]J在於:前者幾乎與洪水在年內發生的時間無關,而後者與年內的時間關係密切。

另外,地形地貌不同,經濟類型、水平和發展狀況不同,財產種類、性質不同,遭遇同一頻率洪水時其淹沒程度不同,財產和農作物損失率也不相同。但對一個確定的地區而言,影響洪災損失的主要因素是淹沒深度和歷時。因此,目前洪災損失率大多是根據淹沒深度和歷時採用調查方法並參考其它地區資料確定的。

淹沒水深和淹沒歷時不同,農作物和財產損失率也不同。對同一種財產或農作物而言,損失率大小與淹沒深度和淹沒歷時成正比。淹沒深度越大,歷時越長,造成的損失越大,損失率亦隨之增大。不同種類的財產或農作物在同一淹沒深度或淹沒歷時下,其損失率是不相同的,甚至相差甚遠,如磚瓦房和土草房的損失率等等。當農作物完全遭受破壞或其實物價值減小到再也不會受到損害的程度,則就達到了損失最大的情況,此時的損失率為極限損失率。

洪水流速對財產與農作物損失率影響很大。高速水流可能衝垮建築物,沖蝕道路、堤防、渠道,沖走耕地中的各種肥料和土壤養分,惡化土壤質量。流速大小還會影響洪水水流中挾帶的泥沙量,而泥沙會破壞工商企業與家庭可動資產的耐用性。但是,國內外都還缺乏洪水流速對損失率影響程度的詳盡資料,難於正確評價水流速度的影響。不過,對某一局部區域而言,在同樣或相近水位條件下,不同時間發生洪水的流速幾乎沒有很大差別。因而,損失率與流速的關係又可近似地用損失率與水位的關係表示。對整個洪泛區而言,這樣替代似乎並不合適。兩次相鄰的成災洪水之間的間隔時間是影響洪災損失率的另一重要因素。

間隔時間較短時,由於先前洪水造成的損失沒有或僅有少部分恢復,則其損失率必然較小。反之,則可能完全恢復,損失率也完全相同或相近。對農作物而言,其損失還與洪災發生在年內的時間關係密切。農作物生長具有季節性。洪災在年內某一時刻發生時,某些農作物或因為已收穫,或因為尚未播種,將不會產生任何損失,只有處於生長期的農作物,才會產生損失,其損失值的大小與洪災發生時間有關。洪災在年內發生時間不同,農作物所處生長期不同,其抗災能力、已投入的生產成本(種子化肥農藥、人工等)、補救措施及其有效性、損失程度均不相同。在作物生長初期,已投入農本較少,並且尚可通過補種獲得收益,損失較少。反之,在作物生長晚期,已投入農本較多,且難以補種,損失必然增大。由此可見,農作物對洪水淹沒破壞的感受能力隨作物生長期(或作物高度)而異,故其損失率隨洪災發生時間、淹沒深度和淹沒歷時三者的組合而變化。此外還有其它一些影響因素,例如,含氮肥量高的地塊比含氮肥量低者影響要小得多,因為前者上的作物抗倒伏能力較強。洪水發生在種植初期時,氣候條件也會影響農作物損失率。當條件適宜補種時,損失就小。反之,無法補種或推遲補種都會使損失加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