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港

洪港

洪港,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支流富水上游,鎮域面積230平方公里,是湖北省東南部重要建制鎮。

洪港

洪港位於鄂贛兩省交界處,是湖北省東南部重要建制鎮。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支流富水上游,自東向西逆流

依次為丘陵、低山、高山地貌。最低處華坊畈海拔55米,最高處與江西省交界的太平山主峰1329米,鎮政府所在地洪港位於東經114°58′,北緯29°58′,海拔60米。1月平均氣溫為0度,7月平均氣溫30度,
年平均氣溫16.9度,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全年無霜期255天左右。
洪港史上屬興國州、陽新縣燕廈區轄,1950年3月隨燕廈、大畈、黃沙等區一起劃入通山縣轄。
1959年因富水水庫建設,燕廈區公所遷至洪港荒山新建集鎮。北為本縣燕廈鄉;東北鄰本省陽新縣龍港鎮;東南面與江西省武寧縣泉口鎮、大洞鄉共太平山,C型抱大洞鄉部分村莊;南面與江西省武寧縣甫田鄉、澧溪鎮共太平山、四面山;西鄰本
九宮山風景名勝區和九宮山鎮。
洪港鎮域面積230平方公里,轄下灣、洪港、三賢、賈家源、三源、茅田河、東坪、沙店、西坑、盤田、車田、楊林、江源、郭源、留咀15個村和一個居民社區,總人口約3.2萬人。農產以水稻、紅薯、玉米、小麥、油菜為主,鎮境內源豐富,有鎢、花崗岩、大理石、石英石、青石板、溫泉、礦泉水,盛產杉樹、松樹、株樹、楠竹等。
洪港的人物有:葉暢周、王義雊(革命烈士)。
洪港鎮域江源村進士府第清代古民居王氏老屋,三源村岩嶺山檀妃洞相傳為禹王奉舜帝命前往彭蠹(九江)治水的遺蹟。太平山佑聖宮始建於宋理宗六年(公元1233年),史上為國內重要道場。車田村北台山上有
龍圖書院,為北宋龍圖閣學士吳中復出仕前讀書的地方,後人在舊址上建起書院,曾名傳遐邇。
洪港鎮交通便捷,雖水路被富水大壩截斷,但有106國道、316國道、大慶-廣州高速公路穿過,距武漢、鄂州、黃石市、鹹寧、南昌、九江等大中城市在80—200公里之間。
2012年將有一條新的武漢經江西至廣州的鐵路穿境而過,並在洪港建立一個火車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