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升與西湖

《洪升與西湖》,是一本文化題材類圖書,又屬於人物傳記。是後人結合章培恆先生的《洪升年譜》,本著文化和歷史的負責任態度,以第三人稱的描述性語言對洪升人物的生平事跡和同西湖的淵源進行講述匯總。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本書對洪升生平的描述主要借鑑了章培恆先生的《洪升年譜》。這本書至今依然是對洪升研究最為詳盡完善的資料,其中對洪異的人際關係尤其與杭州本土及浙派文人交遊的敘述很周詳。書後所附《洪升年譜簡編》即參考章培恆的專著。近年許多學者對杭州地域文化包括西湖、西溪濕地研究的深入和開拓,對洪氏家族的研究,也為本書提供了必要準備和充分可能。

洪升與西湖

編輯推薦

猶如一杯杯芳香濃溢的醇醪,《西湖全書》以一種散射式的描述,對西湖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定和定格切換。那清麗的群山、那噴涌的泉井、那玲瓏的古塔、那精緻的亭閣,就像一幅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圖》。《西湖全書》內容引人注目,題材各具特色,並都體現了雅俗共賞的特點。本書是叢書之一,對洪升的生平進行了描述。

目錄

序言洪升、《長生殿》與西湖的“三生緣”

第一章三洪學士之世胄

第二章東城“洪伯子”

第三章師從“西泠十子”

第四章稱心歲月荒唐過

第五章西溪故園

第六章 蕉園詩社

第七章 家難、皋園之會與《沉香亭》

第八章 《舞霓裳》與《稗畦集》

第九章 狼狽仍走西湖湄

第十章 稗畦草堂

第十一章 吳越管弦君自領

後 記 洪昇與《紅樓夢》

書摘

第一章三洪學士之世胄

清康熙三年(1664),二十歲的洪升與表妹黃蕙在杭州成婚,他的啟蒙

老師、杭州著名文人陸繁弨作《同生曲》詩以示祝賀。在詩序中,善寫駢

文的陸繁以工麗的文字稱羨這門婚事,說洪家是“三洪學士之世胄,累

葉清華”(《善卷堂四六》卷五)。這並非溢美之辭,洪氏家族確是杭州的

名門望族,歷代不但多出仕宦,也屬書香門第,堪稱家風清華。而且,洪

氏家族在杭州的歷史可追溯到南宋著名的“三洪學士”洪适(音ku6)、洪遵

、洪邁兄弟或他們的父親洪皓。

杭州的洪氏家族在宋、明時期出過許多重要人物。其中包括南宋的洪

皓、洪适、洪遵、洪邁父子,明代的洪鐘、洪澄、洪瞻祖、洪楩、洪吉臣

、洪吉暉、洪吉符祖孫等等。西溪洪家埭(今屬杭州市餘杭區閒林鎮五常村

)舊有洪氏宗祠,內有楹聯:“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

。”上聯指南宋洪皓父子,下聯指明代洪鐘祖孫。洪皓曾任徽猷閣直學士

、提舉萬壽觀兼權直學士院,封魏國忠宣公。洪适曾任同中樞門下平章事

兼樞密使,即宰相兼軍事首長。洪遵曾任同樞密院事、端明殿學士、提舉

太平興國宮,位同宰相。洪邁曾任翰林學士,加端明殿學士,官居一品。

南宋時洪家實際計有一品宰相級官四位。洪鐘曾任刑部尚書、工部尚書、

太子太保,也為一品官。洪鐘曾祖父洪榮甫、祖父洪有恆、父親洪薪因洪

鍾而追贈刑部尚書、太子太保。洪鐘長子洪澄官至內閣制敕中書、翰林院

待制,次子洪濤以父蔭授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曾孫洪瞻祖曾任南京都察

院右都御史、江西巡撫,皆為正二品,視同尚書。明代實際計有一品宰相

級官四位,二品尚書級官三位。

杭州洪氏家族是從江西鄱陽遷來的,其始祖就是南宋初的著名忠烈臣

子——洪皓(1088—155),他被時人視為“宋之蘇武”。南宋初的建炎三年

(1129),洪皓奉詔出使金國,卻被扣留,後被流徙蠻荒邊地冷山,備受折

磨污辱,幾乎死去。在威逼利誘前,他始終不屈,堅守民族氣節。在危亡

困苦中,仍時時心繫宋室,不但尋機派人致書被幽禁在五國城的徽、欽兩

帝,還多次派人南下以金國虛實等敵情輾轉上達南宋朝廷,請求興師北進

擊金,以圖恢復。紹興十三年(1143),羈留金國十五年歷經磨難後,洪皓

終於回到故國。同時使金的十三人,倖存生還的只有三人而已。返宋後,

朝廷為了表彰他丹忱貫日、勁節凌霜的氣節,封他為“魏國忠宣公”。清

末杭州女詞人吳藻詠史詞《滿江紅·洪忠宣公祠和俞少卿世兄作》說:“

十五載,燕山雪;三千里,西湖月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