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拉·德·瓦朗斯像

洛拉·德·瓦朗斯像是愛德華·馬奈創作的古典主義風格的油彩畫。

基本信息

【畫作名稱】《洛拉·德·瓦朗斯像》又譯《瓦倫西的勞拉》
【創作者】愛德華·馬奈 Adouard Manet (法國)
【創作年代】1862年
【風格】古典主義
【題材】肖像
【規格】123cm×92cm
【材質】布 油彩
【存藏處】巴黎 奧賽博物館

作品賞析

馬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印象派畫家,在這幅作品中,他沒有把造型完全溶入“光”與“色彩”的表現中、而是體現出對固有色的敏感,如瓦朗斯的白色紗巾、黑花裙子等,都成為他繪畫的基礎。同時,他在大面積明暗對比中,展示出技藝高超的古典技法。這幅肖像畫標誌著馬奈爐火純青的油畫藝術與獨特的藝術思考。
這幅畫亦譯為《瓦倫西的勞拉》,是馬奈30歲時的作品。是他西班牙畫風中傑出的一幅。馬奈在畫中描繪的洛拉是西班牙康普魯比舞蹈團中女主角,是在巴黎訪問演出時畫家為她所作的肖像。這幅畫的成就並不在於舞女的形象和風姿畫得如何,而在於色彩的艷麗和大膽塗抹。畫面上嚴謹的造型和深棕色的背景仍然是古典式的,但這背景上突起的大膽響亮的色彩,卻成為印象派的前奏。舞女裙子上那些紅黃綠的花團,因黑色底子的襯托更顯其絢麗華美,而大面積的黑色塊,卻因這些艷麗直率的色彩顯得高貴。詩人波德萊爾曾以詩讚道:“洛拉好似一顆玫瑰紅與烏黑相間的瑪瑙,光彩炫目,散發出驚人的魅力。”

作者簡介

愛德華·馬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印象派畫家,他從沒有參加過印象派的畫展,但他和印象派畫家關係密切,深受印象派畫家崇敬,有人說他是印象派的奠基人。
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於1832年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內務部首席司法官。父母希望兒子學法律或當海軍軍官。16歲的馬奈在開往巴西輪船上當見習水手,旅途中大自然的魅力深深誘發了他那用色彩和線條描繪自然美的激情。在18歲時毅然走進巴黎古典主義畫家托馬斯·庫遲爾的畫室學習繪畫。在這裡前後學6年之久,受到嚴格的繪畫基本功訓練,獲得了紮實的造型功力,但他不滿古典主義。在這期間,他常到羅浮宮觀摩歷代大師作品,並遊歷德國、義大利、荷蘭和比利時,以獨立自主的見解獲取了在畫室中難以得到的真正清新厚實的藝術修養。
馬奈受過良好教育,養成一副紳士派頭,自視清高,熱情奔放,不受拘束,追求獨立自由,他反對保守,同情進步,維護共和主義,具有自發革命意識。19歲參加過革命暴動,還曾和德加、巴齊依參加過國民自衛軍,年輕畫家巴齊依陣亡。他同情巴黎公社起義,還被選為公社藝術家聯盟委員,這些都是他對自由的忠誠和浪漫的激情所致。當他把全部渴望自由的生命和熱情轉向藝術時,他在繪畫中開闢了一個新時代。
29歲的馬奈在沙龍展出《西班牙吉他演奏者》,在巴黎畫壇上嶄露頭角。他的畫具有古典造型基礎,又有明亮鮮艷、光與色的整體表現,仍保持著形象的真實感。31歲時,在落選沙龍展出《草地上的午餐》,在巴黎引起軒然大波,遭到拿破崙三世和輿論的攻擊。而左拉卻肯定他的藝術。
馬奈總是以古典的高貴氣質和華麗的印象派色彩一直交融在自己的畫中。1882年沙龍展出了他生前最後一幅作品《福利·貝熱爾的吧檯》,因而獲得極大成功,官方授予他“榮譽團勳章”。病中的馬奈說:“這實在太晚了。”第二年的4月30日,馬奈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光和色的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