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佛教寺廟

泰國佛教寺廟

泰國佛教寺廟,全球著名佛教寺廟集中地,其中最為出名的佛教寺廟分別是臥佛寺、玉佛寺、大王宮、雲石寺、集拉達宮和阿南達宮六大佛教寺廟,每一座寺廟都樸實無華,但在泰國人民心中,卻因務實與親和而成為聖地。

佛寺瑰寶——臥佛寺

又稱越菩寺,位於泰國首都曼谷大王宮以南,是曼谷市內最輝煌的建築群之一,也是泰國歷史最悠久的佛寺,系泰國三大國寶之一,也是此次奧運聖火在曼谷傳遞路線中首先接觸的泰式寺廟。

臥佛寺興建於泰國第二個王朝——大城王朝時代。1788,曼谷王朝拉瑪一世國王又對它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被泰國百姓稱為“臥佛”的巨型釋迦牟尼涅盤臥像就在寺院的大雄寶殿內。包金鐵鑄鑲寶石臥佛長45米,高15米,是世界最大的臥佛之一。佛祖側臥,右手托頭,佛足長5.8米,雙腳內側刻有108幅以須彌山圖、供品、神像等為內容的圖案。

臥佛寺內佛塔林立,故又有“萬佛寺”之稱。7米以上高的佛塔有71座,其中41米高的佛塔有4座,分別用青、白、黃、深藍色的瓷磚鑲嵌。4塔呈丁字形,巍然高聳,極為壯觀。

金宇銀榭——玉佛寺

位於泰國首都曼谷大王宮東北角,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三大國寶之一。玉佛寺是泰國大王宮的一部分,面積約占大王宮的四分之一。

玉佛寺建於1784年,是泰國曼谷王族供奉玉佛像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漫步玉佛寺,宏偉的屋宇亭榭,精巧別致的長廊高塔,或巧奪天工、玲瓏剔透,或金玉璀璨、高聳挺拔。

玉佛寺集中了泰國各佛寺的特點,寺外屹立著仿照中國佛寺守護神塑造的威武莊嚴金剛像。寺內有巍峨的玉佛殿,供奉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神像的先王殿,佛骨殿,藏經閣,鐘樓及燦爛的金塔。寺內四周有長約一公里的壁畫長廊,繪有178幅以印度古典文學《羅摩衍那》史詩為題材的精美彩色連環畫,並附有泰文譯詩。在玉佛寺內還陳設著幾塊《三國演義》大瓷屏風,其上彩繪人物栩栩如生。

泰國佛教寺廟 泰國佛教寺廟

玉佛殿是玉佛寺的主體建築,雄偉大殿正中的神龕里供奉著被泰國視為國寶的玉佛像。玉佛被供奉在11米高的金制禮壇上,四周立有多尊金佛,背後的牆上繪有精美的壁畫:在天上、人間和地獄的背景襯托下是佛陀成道的故事,兩側牆上畫的是佛傳和佛本生的故事。

玉佛高66厘米,闊48厘米,由一整塊碧玉雕刻而成。據泰國歷史記載,1434年在泰國北部清萊府一尊裂開的大石膏佛像里發現了這尊玉佛。隨後,玉佛被運到泰國各地及寮國的萬象等地供信徒膜拜。1780年,泰國吞武里王朝鄭信王將玉佛迎回泰國,供奉在鄭王寺殿內。1782年曼谷王朝拉瑪一世王在曼谷建立王宮和佛寺,將玉佛迎奉至玉佛寺內,同時還製作了三套適應不同時節的價值連城的金鏤衣衫。每當換季時節,泰國國王都親自為玉佛更衣,以保國泰民安。

尊威輝煌——大王宮

泰國佛教寺廟 泰國佛教寺廟

遊覽曼谷的人,第一選擇多為大王宮。大王宮又稱故宮,是泰國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的王宮,占地21.84萬平方米,依偎在湄南河畔,是曼谷市內最為壯觀的古建築群。

1782年,曼谷王朝拉瑪一世國王始建大王宮。1784年第一座宮殿阿瑪林宮建成,拉瑪一世即遷入宮內主持政事。以後歷代君主集泰國建築藝術之精華,不斷擴建大王宮,裝飾也日益宏雄華麗,使其達到了至今的規模。

大王宮四周築有暹羅式白色宮牆,庭園內常年綠草如茵,鮮花盛開,樹影婆娑,滿目芳菲。

大王宮內節基殿是拉瑪五世王朱拉隆功大帝於1876年修建的,是大王宮中最大的宮殿。大殿泰西合璧,殿身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式樣,雕塑著各種西式花紋圖案,而屋頂則是泰式三座錐形尖塔。這裡是拉瑪五世處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今天則僅用於舉行加冕典禮、宮廷慶祝等重大王室儀式。

泰國現任拉瑪九世蒲美蓬國王即位後,把王宮遷往距離大王宮約5公里的集拉達王宮,大王宮成為向遊客開放的景點。宮內至今保存著兩個200多年前由中國運去的大彩瓷花瓶和幾個景泰藍花瓶。大殿的幾塊大瓷屏風上也有《三國演義》故事的彩繪。院內矗立的幾尊高達數米的中國古代文臣武將石雕,據說是隨著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商船而抵達曼谷的,後被視為國寶而安放在王宮內。

琉璃佛寶——雲石寺

泰國著名的佛寺,亦稱大理石寺,位於首都曼谷國會大廈東。該寺建於大城王朝時。19世紀初,曼谷王朝拉瑪二世國王重修該寺,並在寺前興建了5座佛塔,以代表他同母的5位兄弟,並更名為“本差瑪布皮特寺”,意為“五王子寺”。

1899年,拉瑪五世王又增建了長廊、藏經閣、佛學院等建築。雲石寺是19世紀泰國建築和宗教藝術的典範。建築材料採用來自義大利卡拉拉的雲石以及中國的琉璃瓦等名貴材料。寺廟門楣的蛇狀橫樑吸取了古典高棉的藝術風格。通向寺廟兩旁的長廊則為古爪哇的建築風格,長廊內供奉著泰國自古以來不同時期的佛像50尊,造型比真人稍大,形象逼真,融入了中、印等佛教造像的藝術風格。廟中還供奉印度、緬甸和日本等國佛像的仿製品。

務實親和——集拉達宮

綠陰環繞之中的集拉達王宮始建於1913年,是泰國現任國王蒲美蓬自登基以來居住的王宮。集拉達王宮雖身處鬧市,卻十分幽靜,內部宮殿建築有別於大王宮等泰國王族宮殿的奢華,顯得相當樸實。

有意思的是,這處王宮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不可接近,相反,蒲美蓬國王在王宮內設立的許多國王開發項目,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泰國和外國各界人士前往參觀。

蒲美蓬國王十分注重農業生產,1961年倡導並捐資創建了國王開發項目,在王宮內開闢了許多農牧產品的試驗田,並且親自參與生產實驗,通過實踐獲得高產和豐產技術。

如今,在集拉達王宮依舊保留的國王開發項目包括奶製品加工廠、碾米廠、無土栽培植物基地等。30多年來,在國王的關心下,該項目在農、林、牧、副、漁和環保等領域的研究與開發工作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成為一個集農業開發研究和推廣套用於一體的綜合性試驗基地,主要開展中小型農業科研試驗,以提高泰國農業科技水平和增加農民收入。

泰西合璧——阿南達宮

坐落於曼谷五世王銅像廣場北側的阿南達王宮始建於曼谷王朝五世王時期,工程建設歷時8年,落成於1915年。這是一處融合了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特色和新古典主義色彩的王宮建築,其外部大理石均取自義大利,但內部許多裝飾風格仍採取了傳統的泰式建築風格。

自五世王以來,阿南達宮主要用於國王登基等重大慶典活動。1932年泰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以來,阿南達宮成為國會所在地。後因在阿南達宮北側新建國會大廈,“老國會”阿南達宮由此閒置,只有在新國會宣誓就職時,國王才會在阿南達宮發表講話並接見國會議員。

2006年慶祝蒲美蓬國王登基60周年時,國王曾站在阿南達宮南陽台,接受在五世王銅像廣場上的數十萬民眾朝拜。

泰國曼谷鄭王廟

泰國曼谷鄭王廟中的佛塔,鄭王廟是泰國王家寺廟之一,是紀念泰國第41代君王、華裔英雄鄭昭的寺廟。寺廟中的建築表面鑲滿了數不清的中國瓷片、瓷盤和瓷碗,非常壯觀。1768年,鄭昭領導泰國各族人民奮勇驅逐外敵重整江山,終被封王。

進入泰國寺廟禁忌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因此,佛像無論大小都要尊重,切勿攀爬。對僧侶應禮讓,但不要直接給錢,女性不能觸碰僧侶,如需奉送物品,應請男士代勞,或直接放在桌上。到寺廟參觀,著裝應整齊,不要穿短庫、短裙和無袖上裝,進入主殿要脫鞋。

泰國人視頭部為神聖之處,因此,不要隨便觸摸別人的頭部。不要用腳指人指物,特別是腳底不能衝著佛像,也不要用腳開門關門。給人遞東西要用右手,不套用左手。

泰國-人文風光

泰國是亞洲重要的旅遊國家之一,迷人的熱帶風情以及獨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泰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佛教國家,這個被稱為“白象王國”的美麗國度,擁有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族風俗,如豐富多彩的各種節日,水上人家的清新生話,聞名於世的古典舞和民族舞,饒有趣味的啞劇和洛坤劇,別具一格的泰拳、鬥雞、玩魚和美麗的人妖等,都令人“樂不思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