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哈達寺

瑪哈達寺

瑪哈達寺坐落於泰國南部的洛坤市區內,規模很大,建築眾多。“瑪哈達”是“偉大遺蹟神龕之寺”的意思,相傳是佛歷 1300 年(公元 757 年)所建。

位置

瑪哈達寺瑪哈達寺坐落於泰國南部的洛坤市區內,規模很大,建築眾多。

寺院介紹

“瑪哈達”是“偉大遺蹟神龕之寺”的意思,相傳是歷 1300 年(公元 757 年)所建。在 12 世紀中葉,錫蘭(今斯里蘭卡)佛教全盛時期,受其佛教的影響,拍昭是貪瑪速叻王執政時,下令仿錫蘭式塔寺改建,重新整修加高。改建後的瑪哈達寺,全塔高 76 米,聳入雲霄,塔尖用於裝飾的黃金就達800 公斤,金壁輝煌,熠熠生輝,成為泰國南部著名佛塔。神馬殿是全寺的中心,供奉著釋迦牟尼騎馬雲遊的塑像,乃參納手抓馬尾追隨在後,四周有形態威嚴的眾天神護衛佛像,此殿因此而得名。殿內右牆壁上繪有 3 尊立佛圖。神馬殿前面是佛骨塔,有紅漆台階可直達塔頂,台階口處有守護神、石獅和巨等塑像。神馬殿旁邊是泰國博物館分館,裡面珍藏著許多盤碗器皿及各種珍貴文物和石碑佛像,有幾百枚古代金戒指。館中最名貴的是金銀菩提樹和金銀佛像,每株金銀樹和每尊金銀佛都有文字說明何人何年鑄造。金銀樹的葉子是金銀片所塑,樹幹用金銀塊塑成,是洛坤全盛時期各藩屬的貢品。最大的一棵純銀樹高過正常人一頭,還有三、四株與正常人齊眉。金銀佛中有 2 尊金佛最為名貴,一尊高 2 米,通體嵌滿寶石鑽戒;另一尊高 1 米,全身上下用純金貼飾。一些陶瓷製品、生活器皿、古代石碑等也陳列在博物館裡。在寺內右邊有一小丘,丘上奉有佛足的大理石足印,長 2 米,寬 0.5 米。上面雕塑著各種佛像動物圖像。整塊足印放在精工雕琢的花紋相架上,擺在佛足亭內供人瞻仰。寺內佛堂四周和迴廊里,供奉著 200多尊佛像,佛廊前有多座白塔,埋藏著納那空王族人士的骨灰。白塔近旁塑有 8 尊佛像,相傳是洛坤城 8 位城長的公子所鑄。大城王族和那空濕貪瑪叻族後裔的骨灰都埋在佛殿周圍,表示死者願永遠追隨佛陀的意願。在白塔右邊有一棵從印度提伽耶移來的菩提樹,枝葉繁茂。塔旁不遠處還有一座古老銅鐘矗立,上面刻著“佛歷 2230 年(公元 1687 年)7 月 27 日星期五”字樣。遊人到此擊鐘禮佛,鐘聲嘹亮悅耳,響徹雲霄。為了紀念金塔的整修人拍濕貪瑪速叻,後人將其塑像供奉在三章殿內,並護以玻璃櫃。每年 10 月,瑪哈達寺都舉行禮佛盛會,各地香客紛紛至此,連續 10 個晝夜,香火旺盛至極。

地位

瑪哈達寺不僅是泰國南部最著名的佛塔,也是這一地區重要的佛教活動中心。

泰國-人文風光

泰國是亞洲重要的旅遊國家之一,迷人的熱帶風情以及獨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泰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佛教國家,這個被稱為“白象王國”的美麗國度,擁有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族風俗,如豐富多彩的各種節日,水上人家的清新生話,聞名於世的古典舞和民族舞,饒有趣味的啞劇和洛坤劇,別具一格的泰拳、鬥雞、玩魚和美麗的人妖等,都令人“樂不思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