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丁溴東莨菪鹼

基本信息

注射用丁溴東莨菪鹼注射用丁溴東莨菪鹼
【通用名稱】注射用丁溴東莨菪鹼
【英文名稱】Scopolamine Butylbromide for Injection
【成份】東莨菪鹼的丁基化季銨鹽(溴化物)。化學名稱:(1S,3S,5R,6R,7S,8S)-6,7-環氧-8-丁基-3-(S)-環氧托烷基托哌的溴化物。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疏鬆塊狀物或粉末。
【作用類別】
【藥理毒理】本品為M膽鹼受體阻滯藥。其外周作用與阿托品相似,僅在作用程度上略有不同:本品對平滑肌解痙作用較阿托品為強,能選擇性地緩解胃腸道、膽道及泌尿道平滑肌痙攣和抑制其蠕動,亦可用於解除血管平滑肌痙攣及改善微循環;其對心臟、眼平滑肌(散瞳及調節麻痹)和唾液腺等腺體分泌的抑制作用較阿托品弱。其中樞作用主要有:對呼吸中樞具有興奮作用;抗眩暈及抗震顫麻痹作用較阿托品強;但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顯著的鎮靜作用,套用較大劑量後多可產生催眠作用。因此,套用本品很少出現類似阿托品引起的中樞神經興奮、擴瞳、抑制唾液分泌等副反應。
【藥代動力學】本品靜脈注射後2~4分鐘,皮下或肌肉注射8~10分鐘產生藥效,時間約2~6小時。本品主要隨糞便排出,靜脈用藥後有一部分自尿中排出。
【適應症】(1)用於胃、十二指腸、結腸內窺鏡檢查的術前準備,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胃、十二指腸、結腸的氣鋇低張造影或腹部CT掃描的術前準備,可減少或抑制胃腸道蠕動;(2)用於各種病因引起的胃腸道痙攣、膽絞痛或胃腸道蠕動亢進等。
【用法和用量】肌肉注射、靜脈注射或溶於5%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成人:每次10~20mg,或一次用10mg,間隔20~30分鐘後再用10mg。3~12歲兒童:10mg,每日2或3次。3歲及以下兒童、嬰兒:5mg,每日2或3次。
【不良反應】可出現口渴、視力調節障礙、嗜睡、心悸、面部潮紅、噁心、嘔吐、眩暈、頭痛、皮疹、便秘、出汗減少以及視野模糊等反應。
【禁忌】1.嚴重心臟病、器質性幽門狹窄或麻痹性腸梗阻患者禁用;2.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3.對本品過敏者禁用;4.出血性大腸炎患者慎用。
【注意事項】1.本品套用出現過敏反應時應停藥;2.如果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停藥:眼睛疼痛和發紅,視力消失或視野模糊,在燈周圍看見光圈等;這些症狀可能是由於眼內壓升高所致;3.由於本品你可能導致視野模糊,因此在用藥期間應避免駕駛及機械操作;4.對於血壓偏低者套用本品時,應注意防止產生體位性低血壓;5.皮下或肌注時要注意避開神經與血管,如需反覆注射應不在同一部位,宜左右交替注射;6.禁與鹼、碘及鞣酸配伍。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尚不明確。
【兒童用藥】嬰幼兒、小兒慎用。如必須使用時,應對劑量進行調整。
【老年患者用藥】 老年人用藥前應排除外心臟病和前列腺肥大等病史。
【藥物相互作用】 1.與其他抗膽鹼能藥、吩噻嗪類等藥物合用時會增加毒性;2.可拮抗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的促胃腸動力作用;3.某些抗心律失常藥(如奎尼丁、丙吡胺等)與本品合用要謹慎,因前者具有阻滯迷走神經作用,故能增強本品的抗膽鹼能效應,導致口乾、視力模糊、排尿困難,老年人尤當注意;4.本品與擬腎上腺素能藥物合用(如:右鏇苯丙胺5mg),可增強止吐作用,減少本品的嗜睡作用,但口乾更顯著;5.與三環類抗抑鬱藥(阿米替林等)合用時,兩者均具有抗膽鹼能效應,口乾、便秘、視力模糊等副作用加劇,可使老年患者發生尿瀦留,誘發急性青光眼及麻痹性腸梗阻等,故而禁止這兩種藥物合用;6.本品分別與地高辛、呋喃妥因、維生素B2等合用時,會明顯增加後者的吸收;7.套用本品或其他抗膽鹼能藥物期間,舌下含化硝酸甘油預防或治療心絞痛時,因唾液減少使後者崩解減慢,從而影響其吸收,作用有可能推遲及(或)減弱。
【藥物過量】 如過量可引起心動過速、呼吸加快、高熱以及中樞神經症狀,表現為譫妄、激動不安甚至驚厥、呼吸衰竭乃至死亡;可用擬膽鹼藥和其他對症處理進行搶救。
【規格】
【貯藏】密閉,在涼暗乾燥處保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