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胡菜[桔梗目菊科植物]

泥胡菜[桔梗目菊科植物]
泥胡菜[桔梗目菊科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泥胡菜,菊科植物泥胡菜。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花果期3-8月。生於山坡、山谷、平原、丘陵,林緣、林下、草地、荒地、田間、河邊、路旁等處普遍有之,海拔50-3280米。除新疆、西藏外,遍布全國。朝鮮、日本、中南半島、南亞及澳大利亞普遍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我國東部。

全株可入藥。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莖單生,很少簇生,通常纖細,被稀疏蛛絲毛,上部常分枝,少有不分枝的。

泥胡菜 泥胡菜

基生葉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花期通常枯萎;中下部莖葉與基生葉同 形,長4-15厘米或更長,寬1.5-5厘米或更寬,全部葉大頭羽狀深裂或幾全裂,側裂片2-6對,通常4-6對,極少為1對,倒卵形、長橢圓形、匙形、倒披針形或披針形,向基部的側裂片漸小,頂裂片大,長菱形、三角形或卵形,全部裂片邊緣三角形鋸齒或重鋸齒,側裂片邊緣通常稀鋸齒,最下部側裂片通常無鋸齒;有時全部莖葉不裂或下部莖葉不裂,邊緣有鋸齒或無鋸齒。全部莖葉質地薄,兩面異色,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灰白色,被厚或薄絨毛,基生葉及下部莖葉有長葉柄,葉柄長達8厘米,柄基擴大抱莖,上部莖葉的葉柄漸短,最上部莖葉無柄。

泥胡菜[桔梗目菊科植物] 泥胡菜[桔梗目菊科植物]

頭狀花序在莖枝頂端排成疏鬆傘房花序,少有植株僅含一個頭狀花序而單生莖頂的。總苞寬鍾狀或半球形,直徑1.5=3厘米。總苞片多層,覆瓦狀排列,最外層長三角形,長2毫米,寬1.3毫米;外層及中層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4毫米,寬1.4-1.5毫米;最內層線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7-10毫米,寬1.8毫米。全部苞片質地薄,草質,中外層苞片外面上方近頂端有直立的雞冠狀突起的附片,附片紫紅色,內層苞片頂端長漸尖,上方染紅色,但無雞冠狀突起的附片。小花紫色或紅色,花冠長1.4厘米,檐部長3毫米,深5裂,花冠裂片線形,長2.5毫米,細管部為細絲狀,長1.1厘米。瘦果小,楔狀或偏斜楔形,長2.2毫米,深褐色,壓扁,有13-16條粗細不等的突起的尖細肋,頂端斜截形,有膜質果緣,基底著生面平或稍見偏斜。冠毛異型,白色,兩層,外層冠毛剛毛羽毛狀,長1.3厘米,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脫落;內層冠毛剛毛極短,鱗片狀,3-9個,著生一側,宿存。花果期3-8月。

生長環境

泥胡菜是一種野生牧草,生長於路旁荒地或水塘邊,或在較濕潤的丘陵、山谷、溪邊和荒山草坡,我國分布甚廣。

泥胡菜喜濕、耐微鹼的抗逆性和早春快速生長,具有緩解春季青飼料不足的價值。

分布範圍

除新疆、西藏外,遍布全國。生於山坡、山谷、平原、丘陵,林緣、林下、草地、荒地、田間、河邊、路旁等處普遍有之,海拔50-3280米。朝鮮、日本、中南半島、南亞及澳大利亞普遍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我國東部。

主要價值

泥胡菜蓮座期葉片柔軟,氣味純正,開花期前莖稈脆嫩,水分多,纖維少,花蕾和幼苗不僅為多數家畜所喜食,而且是人們春季食用的野菜,是豬、禽、兔的優質飼草,全株切碎煮熟餵豬,飼用價值更高。進入結籽期,根出葉老化,茸毛粗硬,葉綠體解體,葉片枯黃,除煮熟餵豬外,多數家畜不再採食。所以,泥胡菜是一種春季短期飼用牧草。另外,全草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功效,可治療乳腺炎,疔瘡、頸淋巴炎、癰腫,牙痛、牙齦炎等病症。

泥胡菜性味苦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祛瘀的功效。治痔漏、癰腫療瘡、外傷出血、骨折。《貴州草藥》載“清熱解毒,法瘀生肌。”。四川民間用於治療白內障,療效較好。

江浙一帶清明節有食用青團的習慣,做青團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種,泥胡菜、艾蒿、鼠麴草。 泥胡菜氽後色做碧綠,以前常用,今已用的不多見。桐鄉、德清一帶用泥胡菜與發芽的小麥等原料做成的青色糰子叫做甜麥圓子,又叫做甜麥塌餅,每年清明左右都會製作,深受當地人喜愛。

【來源】菊科泥胡菜屬植物泥胡菜,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洗淨,鮮用或曬乾扎捆,用時切段。

【性味歸經】辛,平。

【各家論述】

1.《質問本草》:煎湯,洗大腸痔漏。

泥胡菜[桔梗目菊科植物] 泥胡菜[桔梗目菊科植物]

藥材基源:為泥胡菜的全草或根。《貴州草藥》:清熱解毒,祛瘀生肌。

【功能主治】消腫散結,清熱解毒。用於乳腺炎,頸淋巴結炎,癰腫疔瘡,風疹瘙癢。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主痔漏;癰腫疔瘡;乳癰;淋巴結炎;風疹交通規則癢;外傷出血;骨折。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或煎水外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附方】

①治各種瘡瘍:泥胡菜、蒲公英各一兩。水煎服。(《河南中草藥手冊》)

②治疔瘡:泥胡菜根、苧麻根、折耳根各適量,搗絨敷患處。

③治乳癰:泥胡菜葉、蒲公英各適量。搗絨外敷。

④治刀傷出血:泥胡菜葉適量。搗絨敷傷處。

⑤治骨折:泥胡菜葉適量。搗絨包骨折處。(②方以下出《貴州草藥》

性味:味辛;苦;性寒。

採收儲藏

夏、秋季採集,洗淨,鮮用或曬乾。

栽培要點

泥胡菜[桔梗目菊科植物] 泥胡菜[桔梗目菊科植物]

泥胡菜是一種野生牧草,尚未見栽培報導。鑒於泥胡菜喜濕、耐微鹼的抗逆性和早春快速生長的特點,具有緩解春季青飼料不足的價值。從1983年起,連續3年在黃河背河窪鹼齊耕地上進行了人工播種育草試驗。 3年中分別獲得畝產342kg、356kg和325kg的乾草產量,比對照天然草地,分別平均增加產草量2.7倍、2.8倍和2.5倍,增草效益顯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