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旻

基本信息

人物

法旻(474—534年)南朝高僧。

簡介

俗姓孫,吳郡富春人,吳大帝孫權後裔。7歲出家,在虎丘西山寺學佛,聰慧過人。國子學祭酒張緒稱其“松柏雖小,已有凌雲之氣!”以此知名。13歲出都,師從莊嚴、曇景,與之共學經論,晚則合被而臥,晝則借衣而行,往返諮詢,無間寒暑。尚書令王儉禮請僧宗講《涅槃經》,法旻叩問連環,言皆摧敵,聽者折服。南齊永明十年(492年),初講《成實論》於興福寺,僧眾畢集,希風慕德者,亦不遠千里而來。梁天監五年(506年),復游京都,梁武帝倍加禮遇,下詔命與法寵、法雲等人入華林園講論經義;又敕於惠輪殿講《勝鬘經》,武帝親臨諦聽,乃選才學道俗30人,集合於上定林寺,抄錄一切經論。法旻與諸人纂輯《眾經要鈔》88卷。後因法旻感染風疾,詔遣還吳郡休養。中大通六年(534年)圓寂。著有《般若經注》、《論疏雜集》、《四聲指歸》、《詩譜決疑》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