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哲學

法律哲學

法律哲學是哲學在法律領域中的一個分支,如同科學哲學、政治哲學等領域一樣,是一門對於社會現象或者學術領域的基礎信念進行反思的學問。在不同的場合或者學術脈絡之下,法律哲學(法哲學)又被稱為“法理學”、“法理論”、甚至“基礎法學”,不過這些名詞的指涉原本不盡相同,但在許多時候他們都被用來代表法律哲學。

基本信息

法學分科

展開收起

法理學與基礎法學

至於基礎法學一詞並非是一個精確的學術用語,法學之基礎是否相當於基礎法學通常所包含的法律哲學、法律史、法律社會學等等,可能會引起爭論。

基礎法學的內容通常指的是法學和其他學術領域的交錯,或者以其他學術領域之成果和方法對法學或者法律進行反省和探索,一般來說基礎法學比法律哲學所包含的範圍來得廣,我們可以將台灣法理學學會章程所指的法理學清單整理如下。

範圍

一、法律哲學和法理論。子項目可大致分為(僅為列舉):

法認識論、法學方法論與法律及規範邏輯。

倫理學、政治哲學、社會哲學、實踐哲學等之研究與法律、制度或正義等問題相關者。

法律思想史。

二、法律之各種社會或自然科學研究,如:

法律社會學

法律人類學

法律心理學

法律與經濟分析

比較法學

法律文化研究

法律性別研究

法控制學

法資訊學等。

三、其他與法律有關之基礎理論研究者。

不過這個法理學的內容涵蓋毋寧比較適合“基礎法學”,或者我們以法律學者定義時常採用的廣義狹義分類,這是一種“廣義的法理學”,而“狹義的法理學”指的仍是法律哲學,也就是上述分類的第一款。

內容簡介

《法律哲學》講述了:邊緣法學是研究與法律有關的社會套用與發展規律的學科體系,邊緣法學是知識創新和理論創新的實驗場。它將法學與其他學科相結合,拓展了法律套用的疆域,擴大了法學研究的視野,增添了司法實踐的方法,成為法律科學的新亮點。

圖書目錄

導論:規範分析方法

一、何以我國法學長期以來方法缺席

二、法學領域中的三種實證

三、規範分析方法:一種合法/非法、運行/效果、權利/義務分析方法

四、規範分析方法的一般對象:制度事實

上編:法律模糊及其救濟

導言法律的病灶之一:模糊不明

第一章 法律解釋與法律模糊的釋明

一、法律解釋、一般問題與法律模糊的釋明

二、法律解釋、字面辨析與法律模糊的釋明

三、法律解釋、意義限縮與法律模糊的釋明

四、法律解釋、意義擴張與法律模糊的釋明

五、法律解釋、歷史溯源與法律模糊的釋明

六、法律解釋、比較分析與法律模糊的釋明

七、法律解釋、目的(體系)說明與法律模糊的釋明

典型案例(一)許霆案:擴張解釋還是類推定罪

第二章 法律推理與法律模糊的釋明

一、法律規定與案件事實之對接與乖張

二、法律推理,在法律解釋所不及處

三、演繹推理、大前提與模糊釋明

四、歸納推理、小前提與模糊釋明

五、辯證推理、實質性抉擇與模糊釋明

六、類比推理、判例制度與模糊釋明

典型案例(二)彭宇案:通過推理確定小前提

第三章 法律論證與法律模糊的釋明

一、觀點多元、複雜推理與論證解決

二、理性論辯、法律論證與模糊釋明

三、主體互動、推理交鋒與模糊釋明

四、疑難複雜案件、解決方案交涉與模糊釋明

五、實質合理、可接受性與模糊釋明

六、協商辯駁、理性妥協與模糊釋明

典型案例(三)河鱸科淡水小魚案:

通過論證釋明模糊

中編:法律衝突及其救濟

導言法律的病灶之二:法律衝突

第四章 效力識別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一、效力識別、原則優先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二、效力識別、上位法優先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三、效力識別、特別法優先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四、效力識別、新法優先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五、效力識別、程式法優先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六、效力識別、國際法優先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典型案例(四)李慧娟法官判決種子糾紛案:法官效力識別的邊界

第五章 利益衡量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一、利益衡量、價值衝突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二、利益衡量、利益衝突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三、利益衡量、主體身份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四、利益衡量、社會規範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五、利益衡量、社會輿情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六、利益衡量、社會形勢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典型案例(五)瀘州二奶遺贈案:

公序良俗的價值優先

第六章 事實替代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一、事實替代、調整不能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二、事實替代、事物規定性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三、事實替代、既有規則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四、事實替代、兩造協商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五、事實替代、社會交涉與法律衝突的消解

六、事實替代、(法官)規範構建與法律衝突

的消解

典型案例(六)頂盆過繼案:以習俗替代契約

下編:法律漏洞及其填補

導言法律的病灶之三:法律漏洞

第七章 類推適用與法律漏洞的填補

一、法律漏洞、類推適用與漏洞填補

二、類推適用、事實判定與漏洞填補

三、類推適用、效力等級與漏洞填補

四、類推適用、法律限制與漏洞填補

五、類推適用、可接受性與漏洞填補

六、類推適用、判例規則和漏洞填補

典型案例(七)中國網遊第一案:

虛擬財產也是財產

第八章 法律發現與法律漏洞的填補

一、法律發現、法律不能與漏洞填補

二、法律發現、個案規定與漏洞填補

三、法律發現、民間規範與漏洞填補

四、法律發現、社會政策與漏洞填補

五、法律發現、法學理論與漏洞填補

六、法律發現、生活常理與漏洞填補

典型案例(八)里格斯訴帕爾默案:

從公共政策中發現法律

第九章 法律續造與法律漏洞的填補

一、法律續造、法律擬制與漏洞填補

二、法律續造、法官造法與漏洞填補

三、法律續造、內心確信與漏洞填補

四、法律續造、道德取向和漏洞填補

五、法律續造、政治傾向與漏洞填補

六、法律續造、法官能力與漏洞填補

典型案例(九)米蘭達訴亞利桑那州:

通過判例續造憲法權利

……

法學分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