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報社

法制日報社

法制日報社主辦有《法制日報》、《法制日報·社區版》、《法治周末》、《法制文萃報》、《法制與新聞》、《法人》、《法制資訊》等報刊雜誌。

基本信息

報社簡介

辦報宗旨

作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民主法制建設的喉舌,為法律職業群體和其他關心民主法治人群提供高水準的、專業的法制新聞資訊,提供重要的法制思想觀念,用民主法制視角觀察一切。辦報目標:民主法制領域黨和國家最重要的主流媒體,中國最大的法律資訊提供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法律專業傳媒集團。設有要聞版、立法政法版、司法版、政府法治版、經濟版、視點版、國際版、公司法務專刊、法律人專刊、中國律師專刊。報社內設新聞編輯中心、新聞採訪中心、專刊中心、子報子刊中心、網路影視中心、運營中心和管理服務部門,建立了本報網站和中國普法網站等立體媒體,出版了《法制文萃報》、《世界報》、《法制日報.周末》及《法人》、《法制與新聞》雜誌,受法務部委託主辦了中華全國律師函授中心。社長賈京平,總編輯雷曉路;

位置

地址:中國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甲一號(郵編:100102)
北京東直門外四元橋畔,有一片占地30000平方米的米黃色樓群,這就是中國唯一向國內外發行,以宣傳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為主要內容的中央級大型綜合性日報——法制日報社的社址。

中央報紙

《法制日報》是中央主要報紙之一,是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的機關報,是中國政法戰線的喉舌,是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主要輿論陣地。它以宣傳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為宗旨,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大力宣傳中國在立法、司法、執法和普法方面的成就和信息,宣傳我國政法工作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成功經驗,報導市場經濟法制建設情況,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民主法治精神,謳歌法制戰線的先進集體和模範人物,反映人民民眾的要求和呼聲。《法制日報》力圖成為民主法制信息總匯,綜合治理的輿論嚮導,市場經濟的法律顧問,普法教育的生動教材。

歷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處於撥亂反正中的政法戰線,十分需要有一張上通下達,充分展示中國政法戰線風貌,反映中國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向法制化國家邁進的報紙。經黨中央批准,在中共中央政法領導小組當時主要領導同志的倡導和關心支持下,1980年8月1日,《法制日報》的前身《中國法制報》正式創刊。彭真同志為《中國法制報》題寫了報頭。
法制日報法制日報

發展

最初的《中國法制報》只是四開四版、每周一期的小報。隨著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發展,《中國法制報》由周一刊改為周三刊、周六刊,進而又改為對開四版的日報。1988年1日1日,《中國法制報》正式更名為《法制日報》,彭真同志再次為《法制日報》題寫了報頭。1994年1日1日,《法制日報》又增擴為每日八版,2002年底,《法制日報》又增擴為每日十二版。《法制日報》的發行範圍遍及全國,在國外也擁有一批熱心讀者。在當今報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目前發行量位列中央主要報刊前三位。1990年8月,在《法制日報》創刊十周年之際,鄧小平同志為本報題寫了“法制日報十周年”的題詞。2000年,在《法制日報》創刊二十周年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親切會見本報總編輯並接受專訪和題詞;2001年8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羅乾視察《法制日報》社。

機構設定

概述

《法制日報》編輯部設總編室、地方新聞中心、政法部、政文部、經濟部、理論部、評論部、海外新聞中心、社會新聞部、攝影部、社會生活部、法制時空專刊部、周末版編輯部、特刊部、新聞研究所、網路信息中心等部門,開設有眾多與法有關的欄目,內容包羅萬象。報社還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部分計畫單列市建立了30多個記者站和遍及全國的特約記者、通訊員網路;此外,還在美國、東京、漢城、基輔、阿拉木圖等地設立了駐國外記者站。
國內記者站:
北京記者站黑龍江記者站 遼寧記者站 吉林記者站 內蒙古記者站
河北記者站天津記者站 新疆記者站 青海記者站 甘肅記者站
陝西記者站河南記者站 山東記者站 青島記者站 浙江記者站
江蘇記者站江西記者站 安徽記者站 湖北記者站 湖南記者站
四川記者站重慶記者站 廣西記者站 貴州記者站 廣東記者站
深圳記者站上海記者站 海南記者站 雲南記者站 福建記者站
寧夏記者站山西記者站
海外記者站:
華盛頓記者站 日本記者站 韓國記者站 莫斯科記者站
烏克蘭記者站 中亞記者站

社會活動

法制日報社多次舉辦或聯合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與讀者建立了廣泛的聯繫,國際效也日益增多。法制日報社的領導和編採人員多閃應邀組團或隨團出訪美洲、歐洲、亞洲、大洋洲、非洲各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一些國家駐華使節和外國新聞媒體記者也曾多次到報社訪問。

行政管理系統

法制日報社還建立了一整套完備的行政管理系統。報社的印刷廠在國內具有先進水平,裝備了一批美國、日本、丹麥、德國的照相、製版、輪印設備,全部採用雷射照排,並且具有彩色膠印能力。為了保證讀者儘快閱讀到新出版的報紙,法制日報社在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了分印點。版面全部由通訊衛星傳輸。
法制日報法制日報

壯大

二十年過去了,今天的《法制日報》已由當初只有十幾名工作人員的周一刊小報,發展成為600多名職工的綜合實體,職工中三分之二的人員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在出版《法制日報》的同時,法制日報社還出版有《法制文萃報》、即將改刊出版的《法制晚報》、《法制與新聞》雜誌和《法人》雜誌。司法部委託法制日報社創辦的“中華全國律師函授中心”在全國設立了379個輔導站,分別開辦了法律專業和律師專業本科及專科班,通過函授,為社會培養了40多萬法律人才,其中一萬多人取得了律師資格。同時,法制日報社還在去年成立了中央新聞媒體中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影視中心,每日播出的號稱“法制類的新聞聯播”節目《法制播報》在全國近百個城市台播出,並攝製了大量電視連續劇作品。
東風浩蕩,日月如梭。今天的法制日報人正緊密團結黨中央周圍,在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指引下,為促進黨的十五大確立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治國方略的實施,為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不斷發展、奮發進取、不懈耕耘、同心同德,正傾力將法制日報社打造為中國最大的法制傳媒集團。

發展歷程

1979年
1979年10月24日,根據中央政法領導小組組長彭真提出的“政法戰線要辦一張報紙”的指示,法務部部長魏文伯指定法務部宣傳司的莊重同志負責籌辦《中國法制報》。
1980年
1980年1月,中央政法領導小組組長彭真同志、中宣部部長鬍耀邦、中宣部常務副部長朱穆之同志同意《關於創辦〈中國法制報〉方案》。
1980年4月2日,法務部黨組決定由宣傳司辦報,宣傳司司長莊重同志負責《中國法制報》的編輯工作,設編輯部和經理部。
1980年8月1日,《中國法制報》正式創刊,四開四版,毎周一期,中央政法領導小組組長彭真同志為該報題寫了報頭。創刊號發行了117,989份。
1980年10月1日起,《中國法制報》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1982年1月
1982年1月《中國法制報》改為對開四版的報紙出版,每周一期。
1983年
1983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央政法委聯合發文《關於進一步辦好〈中國法制報〉的通知》(政法(1983)1號):“《中國法制報》是中央政法委員會領導下由法務部主辦的政法戰線的重要報紙。”
1983年4月8日,中政委發文《關於建立〈中國法制報〉記者站的通知》(政法([983]4號)。本月,報社成立第一個地方記者站江蘇記者站。
1984年
1984年1月,《中國法制報》由周一刊改為周三刊。
1985年
1985年9月11日,慶祝《中國法制報》創刊5周年暨加強法制宣傳研討會在政協禮堂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衝出席研討會並講話。
1986年
1986年7月1日,《中國法制報》由周三刊改為日報(星期日休刊),11月中央宣傳部新聞局同意給《中國法制報》以首都大報待遇。
1988年
1988年1月1日,《中國法制報》更名為《法制日報》,彭真同志再次題寫報頭。
1990年
1990年,鄧小平同志為報社十周年社慶題詞“法制日報十周年”;8月15日,慶祝法制日報創刊十周年暨加強法制宣傳報導茶話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喬石、陳丕顯、習仲勛、任建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到會作了重要批示並接見報社駐站記者和工作人員。
1991年
1991年1月1日,《法制日報》由周六刊改出周七刊。
1994年
1994年3月16日,攝影部主任王毅同志拍攝“江澤民同志看法制日報”
1995年
1995年7月27日,“《法制日報》創刊15周年座談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雷潔瓊、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秘書長束懷德、法務部長肖揚到會祝賀並講話。
1998年
1998年12月14日,李鵬委員長對本報進行批示:“《法制日報》是專門作民主與法制建設報導的,幾年來加強了報導的力度,很有成績。希望按照已定計畫,繼續努力,作出更大貢獻。”
1999年
1999年,《法制日報》網路版(電子報)正式開通。
2000年
2000年,全國人大委員長李鵬同志為報社二十周年題詞“宣傳民主法制促進長治久安”;8月1日,《法制日報》創刊20周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浙江廳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出席。
2001年
2001年8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羅乾同志視察報社。
2002年
2002年8月,《法制日報》改為每周二、三、四對開版面。
2003年
2003年10月,《法制日報》由法務部主辦變更為法制日報社主辦;6月,法制日報網站更名為“法制網”。
2006年
2006年3月8日,中央政法委員會發文《關於充分發揮<法制日報>職能作用進一步做好政法綜治宣傳的通知》(政法辦[2006]69號),各地政法委轉發了檔案。

現任領導

賈京平
黨委書記、社長
主持報社全面工作

雷曉路
黨委副書記、總編輯
協助賈京平同志主持全面工作、負責日報編輯部工作,分管辦公室(編委辦)、總編室、政法新聞部、網路信息部(法之光公司)。
陳會禮黨委委員、副總編輯
分管政文新聞部、人力資源部、財務部、離退休人員服務部、出版部(印刷廠),管黨務工作。
常少揚黨委委員、副總編輯
協助分管網路信息部(法之光公司),分管美術攝影部、技術部、《法制文萃報》影視中心、法治研究所(籌)。
張亞黨委委員、副總編輯
分管經濟新聞部、評論部、《法制日報·社區版》。
周秉鍵黨委委員、副社長
分管發行部、同人廣告公司、品牌推广部、經營管理部,協助各社屬報刊的發行、廣告及品牌推廣工作,共同分管記者部,協助分管辦公室(編委辦)
伍彪黨委委員、副總編輯
分管國際新聞部、法學新聞部(含《法制資訊》)、《法治周末》、中華全國律師函授中心,分管紀檢監察工作。
李群黨委委員、副總編輯
分管視點新聞部、內參部、《法制與新聞》、《法人》。
趙廣俊副總編輯
負責國際新聞及台港澳新聞和《世界報》報導工作

通信地址

《法制日報》全年訂閱價為300元,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法制日報》現任社長:賈京平總編輯:雷曉路
國內統一刊號:CN11-0080
郵發代號:國內1-41、國際D454
地址:中國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甲一號
郵編:10010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