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眼鎮

泉眼鎮

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轄鄉。1949年為泉眼區,1956年置泉眼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5年由原雙陽縣劃入二道區。位於區境東北部。地處大黑山脈低緩丘陵,面積116平方公里,人口1.6萬。鄉政府駐泉眼溝。圖(們)烏(蘭浩特)公路過境。轄泉眼、趙家、勤勞、新立、火石、雙山、崗子、胡家8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農機修配、磚瓦、綜合加工、陶瓷等廠。農業主產玉米、高粱。

基本信息

自然情況

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泉眼鎮泉眼村坐落於泉眼鎮街道,是泉眼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位於長吉南線13.7公里處,長吉南線一級公路橫貫泉眼鎮東西,二道東部中線公路毗鄰相依,長雙煙鐵路縱經泉眼鎮南北,泉眼鐵路中心站座落在村中心,可謂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有山有水有平地。泉眼鎮總戶數1376戶,總人口6700人,幅員面積25平方公里。村內擁有一處占地8.7平方公里的工業小區;兩處牧業小區;兩處園藝特產基地。泉眼鎮較大工業企業項目23個,較大農業產業項目14個,初 步形成了以工業為先導、農業為基礎、旅遊、園藝、餐飲服務、交通運輸、養殖等第三產業為輔的多元產業結構。由於村內沒有“三廢”排放項目,再加之山林和水面資源豐富,所以生態環境較好。

內轄泉眼村、火石村、新立村、勤勞村、趙家村、崗子村、流沙村、雙山村。

經濟發展

梅花鹿養殖場 梅花鹿養殖場

該鎮經濟發展速度較快,2005年農民人均收入達到4165元,村域內工業項目較為集中,有占地8.7平方公里的省級工業小區一處,工業小區內較大的工業項目有:投資4000萬元的吉林省鵬程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投資3500萬元的吉林省邁豐藥業、投資3000萬元的日月星水泥製品廠和投資800萬元的天宇膠粘製劑廠等項目。目前投資1.5億元、年產值超億元的長春市電爐廠也在該工業小區內落戶。村內的其他產業包括19戶餐飲業、95戶商貿服務業、120戶交通運輸業等。做為特色產業的泉眼華夏陵園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長春的十三陵”。村域內以山林、水面資源為依託,旅遊經濟發展潛力較大,效果明顯。

2005年桃園村山莊和松泉山莊運營良好,每年可接待遊客3000人;古遺蹟2處,分別是先鋒屯前廟、後廟,既可以通過開發弘揚民族文化,也可以做為進一步開發該村旅遊經濟的又一載體。畜牧業發展迅猛,年出欄存欄生豬9000頭;牛、馬、羊等大牲畜年出欄存欄達4500頭;梅花鹿260頭;家禽年出欄存欄23000隻;該村年可實現肉產品100噸;奶類產品90噸;蔬菜年產量3600噸;該村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突破2億元,村集體積累達到120萬元,總債權60萬元,沒有負債。

基礎設施

泉眼鎮醫療 泉眼鎮醫療

村內的居民和農民的房屋面積平均在90平方米左右,對於危倒房屋近幾年通過鎮村兩級幫扶及民政局實施的危倒房改造試點工作基本得到解決。水、電、路、通訊、醫療等網路健全。水網:該村水面資源豐富,泉眼鎮水資源面積達40萬平方米。其中較大的流域是霧開河,該河主幹流流經本村6個社,支流流經本村8個社,猶如發達的根系擴張延伸到每個屯社。為了實現水面資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進程,鎮政府和村委會於2004年和2005年分別在霧開河主流段實施了攔河蓄水工程,耗資300萬元建成了兩道攔河壩,蓄水量達到200萬立方米。村內較大水庫為臨近長吉南線公路的浪頭溝水庫和沈家水庫,其它各類水庫和塘壩總計16處。豐富的水面資源和對流域的綜合整治使該村建立了較為健全的水網。

路網:隨著村村通的實施和村級每年春秋兩季對屯路的修整,使村屯路交通便利。再加之長雙煙鐵路經由該村並在該村建有貨場以及長吉南線公路的貫通使該村四通八達,路網健全。

電網:按照電業部門的統一部署,該村於2004年至2005年全部完成了低壓線路改造,實現了同網同價。、

泉眼鎮街道 泉眼鎮街道

通訊網:泉眼鎮現擁有程控電話1252門,占總戶數的91%,同時基本達到了戶均一部手機;有線電視戶數830戶,覆蓋率達90%以上。醫療網:泉眼鎮有一所衛生院、五所診所、16個藥店,醫療網點總計22個,具有很健全的醫療網。

其它設施:村內擁有一所中學、一所國小、兩所幼稚園、5所託兒所,有一處省級標準的敬老院,郵電、通訊、電業、銀信等社會事業單位俱全,同時污水排放、垃圾處理等設施完善。

農業建設

隨著農業稅綜合配套改革,鎮班子進行了重新調整,領導幹部的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年齡低,領導水平較高,班子團結,有很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作為鎮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很高,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級幹部都渴望這一工作的開展。鎮黨委、政府對該項工作熱情極高,在建設過程中有投入能力。

重點內容

1、在村村通水泥路的基礎上,完成屯屯通。

2、加大“四改”設施建設,在改水、改側的基礎上完成改廚、改院,布局統一,“四改”率達到100%。

3、在霧天河上已建設完成的攔河蓄水工程基礎上,完成兩側菜田,設施建設。

4、進一步改善明溝排水。

5、擴大有線電視網覆蓋率,力爭達到100%。

6、房屋磚瓦化率達到100%。

7、加大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建成一處文化體育場所。

8、加快完成工業集中區內的路網建設。

上述是我鎮經濟及各項基礎設施的基本情況,搞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工作我鎮有較強的優勢,概括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領導班子團結,有較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有勇於開拓,艱苦創業的精神,有建設美好家園的願望。

二是經濟發展相對較好。區域內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先導,以第三產業為經濟成長點的產業格局已經形成,農民收入水平較高,有建設投入的能力。

三是基礎設施建設沒有一定的基礎,牧業小區建設進展較快。

四是民風優良,在打造“平安泉眼”活動中,社會治安良好,沒有不良現象。

五是交通便利。靠近城市,長吉南線公路、長雙煙鐵路均經由我鎮,且設有站點。

六是我鎮旅遊資源豐富。

領導分工

黨委書記、鎮長

負責黨委、政府的全面工作,重點抓好招商引資、財源建設、黨的建設,確定黨委、政府的重點工作任務,負責全鎮財務收支的確認,代表黨委、政府簽署檔案、簽訂契約。對上協調區委領導、區政府領導、區委、區政府各部門。

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紀委書記:李景德

負責人大紀檢的全面工作,協助黨委書記抓好黨的建設、機關作風建設及信訪工作,負責鎮財政支出的審批;分管黨政辦公室、文化站、後勤。對上協調人大、政協、組織部、宣傳部、文明辦、統戰部、信訪局、區紀檢委、監察局、機關黨工委、工會、婦聯、團委、黨校、老幹部局、檔案局、文體局、人事局。對下聯繫崗子村。

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鎮長:魯景文

主持政府的日常工作,負責鎮政府、各站、所、辦的財務審批。分管綜合治理、司法、“610”、財政所、農機站、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城建、規劃、土地、稅務、民政、機關車隊及其它行政社會事項。對上協調區政府領導、區政府辦公室、區公安分局、區檢察院、區法院、區政法委、司法局、財政局、民政局、區殘聯、審計局、國稅二道分局、地稅二道分局、建設局、交通局、環保局、區規劃局、國土資源局、執法局、區愛衛會。對下聯繫胡家村。

副鎮長:張德柏

張海波 張海波

重點抓好農業經濟、教育、衛生、計畫生育、農業統計工作,負責八個行政村及八十五個社的財務審批工作。分管農業站、林業站、水利站、畜禽防疫服務中心、社會管理辦公室、計畫生育工作站。對上協調農業水利林業局、統計局、科技局、科協、衛生局、教育局、計生局。對下聯繫趙家村。人武部長:張海波

負責人民武裝工作,重點抓好工業經濟及其它企業經濟。負責招商引資、項目開發、企業管理工作。分管經濟辦公室、陽光辦公室。對上協調經濟合作局、發展改革局、勞動局、就業局、安全局、民營經濟局、工商聯、橫向協調國稅所、地稅所。對下聯繫雙山村。

組織委員、黨辦主任:張雪松

負責組織工作,兼任黨政辦公室主任,協助張海波部長抓好企業管理工作,兼任趙家村支部副書記。對下聯繫火石村。

宣傳委員:於生

負責宣傳工作,協助魯景文鎮長抓好城建規劃工作。對下聯繫新立村。

黨委委員、紀委副書記:趙大光

負責黨委的文秘工作,協助李景德書記抓好信訪工作,協助張德柏鎮長抓好農業、林業、水利工作。對下聯繫勤勞村。

黨委委員、泉眼村黨總支書記:沈有林

負責泉眼村的全面工作。

黨政機構

1、黨政辦公室

黨政辦公室 黨政辦公室

主要承擔鎮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紀委、信訪以及共青團和婦聯等群團組織的各項日常工作,負責各項中心工作的組織和綜合協調。2、經濟辦公室

主要承擔工業、第三產業發展規劃、招商引資、項目開發、市場開發與管理、統計、安全監察、勞務輸出和人力資源管理等項工作,協調與經濟發展相關的工作。

3、社會管理辦公室

主要承擔民政、民族宗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社會保障、教科文體衛生工作,協調與社會事務相關的工作。

4、財政所

參與制定鎮經濟發展規劃,組織編制鎮財政收支預決算,掌握預算執行情況,定期向鎮政府及上級部門匯報預算收支情況,負責鎮職工工資的審核與發放及鎮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與管理,鎮轄區耕地占用稅(代征)及契稅(助征)的徵收,並負責向鎮人民代表大會做年度預算決算報先告以及國有資產管理等項業務。

事業單位

1、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

村級財務的監督、檢查、管理,村級集體收入的預決算的初審,村級財務的審核。

梅花鹿 梅花鹿

2、畜牧防疫服務中心

畜禽改良技術的推廣和套用,畜禽災病的防治和申報,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

3、農業站

對農村經濟活動進行引導,為農民提供可靠信息,組織農民參加科技培訓,對農業產業結構提出合理化建議,對農業產前、前中、產後進行技術性指導。

4、林業站

森林防火、綠化、退耕還林、封山禁牧、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項工作的組織和實施。

5、水利站

防汛、抗旱、小流域規劃、水資源保護以及全鎮的水利工程管理。

6、農機站

新型農機具的宣傳推廣,農機具維修,農機手培訓,農用車駕駛證的考級和申報。負責規劃、城鎮建設、建房審批、街道衛生、農貿市場管理以及全鎮的交通道路的自製設計、養護和管理。

7、計畫生育工作站

貫徹宣傳國家用人口政策,計畫生育政策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育齡婦女的普查,節育優生優育知識的宣傳,流動人口的管理,監督檢查計畫生育執行情況,負責避孕藥具的管理和發放,技術指導和諮詢服務。

8、文化站

文化市場的合理安排管理,農民業餘生活的豐富及水平的提高,有線電視的管理及維修。

吉林鄉鎮(四)

吉林省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物產豐富。讓我們一起走進白山松水孕育的吉林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