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弘一法師紀念館

泉州弘一法師紀念館

還有宣統二年庚戌(1910年),大師31歲,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 民國九年庚申(1920年),大師41歲披袈裟之相。 中年時代,還有民國五年丙辰(1916年)大師37歲執教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簡介

泉州弘一法師紀念館泉州弘一法師紀念館
弘一法師紀念館設在泉州佛教博物館內,為該博物館第五展區。弘一法師紀念館為兩層,全棟大殿由四十八根峽石柱構成框架。廣七間,高13.36公尺,正門懸“弘一法師紀念館”金字匾,結構堅固,巍巍壯觀。柱掛長聯“老圃秋殘猶有黃花標晚節,澄潭影現仰觀皓月鎮中天”。兩側聯文系弘一法師手筆。
一樓為弘一法師藝術室,所展出的圖片生動地展現了弘一法師的生平事跡。法師的文藝造詣極深,詩詞、文章、書畫、金石、戲劇、音樂無不精妙。他是我國到日本學習西洋畫最早的一位留學生。是我國話劇創始人之一,是我國早期西洋音樂的傳播者,是我國提倡板畫的前輩。他詩詞所作不多,但別具風格,出家前的油畫,大部分送藏於北京美專印章封藏於西冷印社的壁中,出家後拒絕藝事,但仍繼續寫字,是二十世紀我國的一位全能藝術大師。
一樓藝術室為法師生前所照的照片合影,共28幅,經書書籍15本,書法8幅,古琴一隻。其中有法師光緒二十四年戊(公元1898年)19歲,志學之年,即知愛國,謂“老大中華非變法無以圖存”。戊戌失敗後,知北方無事可為,遂攜屬奉母南下,至上海加入城南文社,所為詩賦,冠絕一時。展出的照片,有光緒二十九年癸卯(1903年)大師24歲攝於天津興桐岡公對時之影;光緒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大師22歲,扮褚彪之劇照;光緒二十七年辛丑,在上海南洋公學扮黃天霸之劇照。1907年,大師扮《茶花女》之主角瑪格麗特之劇照;還有民國二年,法師未出家時任教於杭州師範學校為美術課人體寫生之照片;民國五年,法師在杭州第一師範學校所畫之木碳畫。原畫藏於豐子愷君在杭州期間焚燒江灣綠綠堂。
光緒三十三年丁未(1907年),大師28歲,於東京創建中國戲劇革命之先軀春柳劇社,聯合留日同學。曾延年、李清瀛、歐陽予倩等演《黑奴籲天錄》之照片。還有宣統二年庚戌(1910年),大師31歲,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民國九年庚申(1920年),大師41歲披袈裟之相。中年時代,還有民國五年丙辰(1916年)大師37歲執教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秋間,入杭州定慧寺斷食之情形,大師斷食之像。
民國七年(1918年)大師39歲入山修梵行時攝,右為漫畫家豐子愷,左為音樂家劉質平。 還有示寂處照片,泉州溫陵養老院,1942年農曆九月初,法師圓寂照片。1918年9月法師在杭州靈隱寺受戒等照片。民國三十七年9月15日奉大師靈骨由泉過滬在杭州招賢寺由弘傘法師接收上供儀式。另外還有法師所作《廈門第一屆運動會會歌》、《祖國歌》、《春遊》。特別要提到的是法師收藏的古物珍本《法師注意藏經),對於流散海外的古物珍本,盡力以求。《大般若波羅密多經》第195卷 ,原為宋代福州東禪寺刻印本;《大乘阿毗達摩雜集論》卷第13,系17世紀中葉日本最早藏經雕板之一,法師從日本帶來,雖是殘本,但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值得珍視。
二樓為弘一法師的遺留實物及墨寶字畫、真跡和有關文物。其中有著名畫家徐悲鴻所畫的弘一法師油畫及豐子愷的作品。
玻璃櫃裡陳列著法師寫的各種書,其中有法師編撰的三種入門次第,都是為後人開拓出深入研究門徑的書,這充分體現了法師認真鑽研的治學精神和為法為人的一片苦心。 二樓陳列書法共51幅。其中橫幅14幅、油畫1幅、照片2幅、石版圖像1幅。印章38枚、印譜2冊、筆21枝、墨14塊、遺物49件。

相關

法師臥室陳列原為法師日常生活的遺物。這次陳列,一般力求照其原狀安置。裡面有法師用過的床、被子、濾水曩、大師用的楊枝等遺物。從這些遺物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師戒行謹嚴、生活儉樸的真實面貌。特別要提到的是,臥室有法師吉祥西逝的照片(民國三十一年壬午1942年)九月初四晚上八時, 大師63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