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空

沽空

沽空(賣空)是指賣出投資者所有持有股票的(或借入投資者帳戶的股票)交易,並希望在將來以較低的價格買入該股票。和“做多”是反的,理論上是指投資人在手中不持有證券的情況下,先借貨賣出,再買進歸還。做空的部位需於一定時間內回補或事先向第三方借入股票,否則構成違約交割。做空是指預期未來行情下跌,將手中股票按目前價格賣出,待行情跌後買進,獲取差價利潤。其交易行為特點為先賣後買。實際上有點像商業中的賒貨交易模式。這種模式在價格下跌的波段中能夠獲利,就是先在高位借貨進來賣出,等跌了之後再買進歸還。比如預計某一股票未來會跌,就在當期價位高時借入此股票(實際交易是買入看跌的契約)賣出,再到股價跌到一定程度時買進,以現價還給賣方,產生的差價就是利潤。

基本信息

股市術語

沽空沽空
期貨交易中

平倉=close position,原先買入的就賣出,原先是賣出(沽空)的就買入

沽:賣出(源自粵語)

交易預期未來期貨、外匯市場的價格將下跌,即按目前市場價格賣出一定數量的貨幣或期權契約,等價格下跌後再補進以了結。

定義

沽(gū)空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賣空。沽空是指賣出投資者所有持有股票的(或借入投資者帳戶的股票)交易,並希望在將來以較低的價格買入該股票。當沽空時,須由經紀人介入股票或安排由其他方面介入股票的交付事宜。當您預計股票的價格下跌後,您便可在較低的價格買入這些賣出的股票。如果隨後的買入價格低於賣出價格,二者之間的淨差便是您的利潤。

舉例說明

例如,假設現在股票的市價是120元。您相信股價將很快跌至110元。此時您可以120元沽空(賣空)1000股股票,這樣您的賬戶將記入120,000元,並獲得利息。三天后,若股價下跌至110元,則您可透過用110,000元從市場購回1000股股票,然後將股票退還予您的經紀人。

現狀

自2007/09年間的市場谷底後,目前香港和內地股市的沽空倉位,已上升到08年10月至09年3月金融風暴以來的高位。現在讓我們重新考慮這當中的一些原則問題。沽空者原則上看淡經濟情況和股市,並預期金融體系會突然出現大崩盤。不過打從無論是1907年的華爾街還是其他金融市場,一律都能從持續、大量的沽空行為中重新振作,甚至出現牛市。內地也不例外,亦支持我對內地股市將會反彈的看法。…

分類

根據賣空者目的不同,賣空可分為三類:
一是投機性賣空。在這種情況下,賣空者出售股票的目的是預期該股票價格的下跌,到期時再以較低的價格補進同樣的股票,兩種價格的差距就是賣空者賣空的利潤。這種賣空的投機性強,風險大,利潤也大。投機性賣空對股票市場有較大的影響,因為當賣空者出售股票時,股票的供給會增加,股票的價格也會隨之下跌;補進時,股票市場需求增大,價格也隨之上漲。
二是用於套期保值的賣空。這種賣空的根本目的在於避免股票由於市價下跌而帶來的損失。
三是技術性賣空。這種賣空行為又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以自己所有股票為基礎的賣空,它包括以稅收為目的,以保值為目的和以預期交貨為目的等情況;第二種是以套利為目的賣空,它又有不同市場的套利和不同時間的套利;第三種是經紀人或證券商經營的賣空,其中不僅有專業會員,證券商,還有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
由於賣空交易的投機性強,對股票市場影響較大,賣空者的行為具有明顯的投機性,因而各國的法律都對賣空有較詳細的規定,以儘量減少賣空的不利影響,在某些國家通過法律形式禁止股票的賣空交易。

實施要點

實施做空時應注意的要點是:
一、要求投資者要具備對市場整體趨勢的研判能力。
因為做空只適用於大盤處於下跌趨勢通道時的,其它時間,像大盤處於橫向整理階段或牛市行情階段都不可以採用這種操作技巧。因此,要求投資者必須要認清未來趨勢的大致運行方向。
二、做空要把握好股價運行的節奏,要趁股價反彈時賣出,趁股價暴跌時買入。
在弱市的下跌途中經常會出現短暫的反彈行情和跳水般的暴跌行情,投資者要充分利用這種市場的非理性變動機會,最大限度的利用股價的寬幅震盪所創造的差價機會來獲取利潤。

主要影響

做空機制是強者的遊戲,作為股票市場的弱勢群體,如果沒有法律和制度的保護,中小投資者參與這種危險的遊戲是極易受到傷害的。
做空機制對莊家來說,固然也有很大的風險。但是其暴利的誘惑是巨大的。在暴利誘惑和監管乏力下,他們會不擇手段,會散布更多難以辨真偽的虛假信息,會更頻繁地做莊、聯手操縱價格等等。特別是在做空機制下,股指和股價的暴跌將會經常發生,而且這樣的暴跌將使一部分集團和個人獲得暴利,市場中將出現真正的空方,而對於只能依靠股價上漲而獲利的中小投資者來說,不可能與空方進行搏殺並戰而勝。
做空機制對於股票市場來講,固然有著積極的意義和作用,但負面作用也很明顯;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歷史短暫、法制尚不健全、規則尚有漏洞、信息極不對稱的新興市場而言,其負面影響如果不能引起足夠重視,並得到有效控制的話,其殺傷力足以摧毀整個市場並引發金融動盪,破壞穩定的局面,阻礙中國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海外證券市場發展的歷史曾多次表明了做空機制的巨大負面效應。
對於廣大中小投資者來說,對做空機制一定要有一顆戒備和警惕之心;對於監管當局來講,強烈呼籲,在推出做空機制時,一定要慎之又慎,特別是要同時出台相關法律、法規,並加強監管,切實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觀點理論

中國股市的基本矛盾決定了不能設計做空機制。
實際上,中國股市的本質是為非流通股東圈錢而存在的,而不是為了資源配置!這個本質是由中國股市的基本矛盾——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矛盾,或者說是流通股東與非流通股東的矛盾——所決定的。正是這個基本矛盾的存在,決定了中國股市不能設計做空機制。
具體來說,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矛盾,或者說是流通股東與非流通股東的矛盾,最突出的表現是:在IPO、配股或增發時,由於流通股東的出價遠遠高於非流通股東,其溢價部分作為資本公積被所有股東所共享,這樣,非流通股東就從流通股東處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中國股市實際上淪落為一個為非流通股東“圈錢”的市場。
舉個例子:假設一家股份上市公司,總股份1000股,其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東占70%的股權即700股;社會流通股東占30%的股權即300股。非流通股東按股票的面值每股1元,共出資700元,社會流通股東卻要溢價出資,每股7元,總計出資2100元。這樣這家上市公司設立後總計擁有1000股總股本,2800元的總資產,非流通股東占70%的股份,所以占總資產2800元的70%計應該是1960元;社會流通股東,占有總資產2800元的30%總計840元——原來出錢700元的非流通股東一下子增值擁有了1960元,原來出錢2100元的流通股東只剩下840元。
要達到為非流通股東圈錢的目的,就必須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流通股東的出價要遠遠高於非流通股東,而流通股東的出價與二級市場股價水平息息相關,所以,二級市場的股價水平就需要遠遠高於非流通股東的出價,二級市場的價格越高,為非流通股東圈的錢越多。換句話說,如果流通股東的出價與非流通股東差不多,那么“圈錢”的遊戲就沒法繼續了。
因為存在為非流通股東“圈錢”的潛規則,中國股市只能做多便是一種必然的選擇,如果存在做空的機制,就使流通股東有了從股價下跌中獲利的可能,就有可能使股票價格水平大幅下跌,從而使非流通股東無法獲得圈錢所帶來的利益!因為做空機制也許意味著圈錢遊戲的結束——而那些排著長隊等著IPO、配股和增發的非流通股東是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

建議意見

商品價格不會為"0"
投資者都知道,股票對應的上市公司如果管理不善,則有可能面臨退市的風險,其股價有可能回歸至"0",而目前我國的期貨市場上市的期貨品種,除了股指期貨外,其他的均為商品期貨,而商品由於有生產成本的存在,使得其在下跌時價格不會跌至"0",在跌破成本時,生產者面臨虧損,減少供給,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使得商品逐漸供不應求,這種市場的力量會使得價格逐漸回歸至成本之上,而不會跌至"0",因此,在商品價格跌至成本線附近時,不宜做空,比如08年金融危機,鋼材價格大跌,最低跌至3300元附近,已跌破成本,此時則不宜再做空。
順應大的趨勢
進行投資最終要的是講究順勢而為,在上漲趨勢中逢低買入,在下跌趨勢中逢高賣出,這就要求投資者要具備對市場整體趨勢的研判能力。因為做空只適用於大盤處於下跌趨勢通道時,其它時期,如大盤處於橫向整理階段或牛市行情階段都不能採用這種操作技巧。因此,要求投資者必須要認清未來趨勢的大致運行方向。而不能逆市而為,不能為了"做空"而"做空",一旦方向做錯,最終只能是丟了西瓜撿芝麻。

相關案例

沒有貨先賣後買
舉例說明:看到10元的A股票,分析其後市在一定時間裡會跌至8元,而你手中又沒持有A股票,這時你可以從持有A股票的人手中借來一定的A股票,並簽好約定,在一定的時間裡要把這些借來的股票還給原持有人,假設現在你借來100股A股票,以10元的價位賣出,得現金1000元,如在規定時間內,該股果真跌到8元,你以8元買進A股票100股,花費資金800元,並將這100股還給原持有人,原持有人股數未變,而你則賺到了200元現金。但是,如果該股漲到12元,你就要以每股12元的價格買入A股票100股,花費資金1200元,並將這100股還給原持有人,原持有人股數末變,而你則賠了200元現金。
熱錢“做空”中國計畫
進入2007年以後,熱錢輿論以短期實現“自由浮動匯率和資本項目可兌換”為目標,不斷增強了對中國金融決策的影響力,人民幣升值速度不斷加快,逐漸偏離了匯改“主動性、漸進性和可控性”的基本軌道,隨著人民幣不斷加速升值,人民幣兌美元的收益差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熱錢投機中國,外匯儲備加速增長驚人,通貨膨脹也因此進入了加速通道,對熱錢的駕馭有失控之虞。
進入2008年,種種跡象和事實說明,熱錢及其背後勢力已經逐漸掌控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漲跌節奏,逐漸控制了國內金融市場的主導輿論。那些熱錢投機客甚至做到了成功地將美國次貸危機轉化為中國的股市危機這么一件不可思議的事。至2008年4月中旬,道瓊斯指數僅跌10%左右,A股竟跌了50%,而這發生在人民幣加速升值,人民幣資產升值的背景下。
所幸的是,國務院決策者在2007年10月果斷中止了已經被宣布開通的“港股直通車”,擱置了更方便熱錢借力打力、操控中國金融市場的“股指期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