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瀆神·風緊雁行高

河瀆神·風緊雁行高

《河瀆神·風緊雁行高》的作者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納蘭性德,這首詞極富意境,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描寫所見所想之景,是其眾多的代表作之一。他的詩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箇中國文學史上,也以“納蘭詞”在詞壇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之地。

作者簡介

清代詩人納蘭性德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州人。自幼勤於修文習武。1677年(康熙十五年)應殿試,賜進士,任殿前侍衛。曾隨從康熙巡遊北方。為人謹慎,避涉世事。工於詩詞,擅長書法,精於書畫鑑賞。詞作自然流麗,淒婉蘊藉,鄭振鐸稱“纏綿清婉,為當代冠”。形式上以小令見長,語言清淡素樸不尚雕飾。抒情狀物不落俗套,以白描手法寫眼前景物,自然流露出真摯之情。王國維評價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內容上題材範圍狹小,多寫離別相思和個人閒愁,很少接觸社會問題。著有詞集《飲水詞》、《側帽集》,輯有《全唐詩選》、《詞韻正略》。

作品原文

河瀆神·風緊雁行高

風緊雁行高,無邊①落木蕭蕭。楚天②魂夢與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斷續涼雲來一縷,飄墮幾絲靈雨③。今夜④冷紅浦漵,鴛鴦棲向何處?

作品注釋

①無邊:此處用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之典。這裡是描繪了一幅深秋的景色。

②楚天:《文選·宋玉高唐賦序》云:“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於雲夢之台,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雲氣,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雲者也。’王曰:‘何謂朝雲?’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願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雲。’”後來在詩文中便以此作為男女情事的常用之典。

③靈雨:好雨。《詩經·鄘風·定之方中》:“靈雨既零,命彼信人。”箋:“靈,善也。”

④今夜:紅,指水草,一名水葒。 浦(xù),水濱。此言秋已深,夜已深,水邊紅草萋萋,寒意襲人,那鴛鴦又棲息何處呢?意思是說不知那可愛的人如今身在何處。

作品賞析

這首詞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描寫所見所想之景。上闋運用疊詞手法,使該詞具有韻律美的特點,還運用典故的手法,營造出一種淒清的氛圍。下闋借景抒情,用“涼雲”、“靈雨”等意象描繪出一幅擴大的景象,最後一句卒章顯志,表現出對自己所想之人的盼望之情。

作者性格

詩人落拓無羈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脫俗的秉賦,加之才華出眾,功名輕取的瀟灑,與他出身豪門,鐘鳴鼎食,入值宮禁,金階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構成一種常人難以體察的矛盾感受和無形的心理壓抑。加之愛妻早亡,後續難圓舊時夢,以及文學摯友的聚散,使他無法擺脫內心深處的困惑與悲觀。對職業的厭倦,對富貴的輕看,對仕途的不屑,使他對凡能輕取的身外之物無心一顧,但對求之卻不能長久的愛情,對心與境合的自然合諧狀態,他卻流連嚮往。他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然後便一病不起,七日後於五月三十日(7月1日)溘然而逝。

納蘭性德雖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卻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詞人之一。在當時詞壇中興的局面下,他與陽羨派代表陳維崧、浙西派掌門朱彝尊鼎足而立,並稱“清詞三大家”。然而與之區別的,納蘭性德是入關不久的滿族顯貴,能夠對漢族文化掌握並運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為稱奇的。

納蘭性德詞作現存348首(一說342首),內容涉及愛情友誼、邊塞江南、詠物詠史及雜感等方面。儘管以作者的身份經歷,他的詞作數量不多,眼界也並不算開闊,但是由於詩緣情而旖旎,而納蘭性德是極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詞作盡出佳品,倍受當時及後世好評。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就給其極高讚揚:“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而況周頤也在《蕙風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

納蘭性德24歲將自己的詞作結集為《側帽》後更名為《飲水》,後人多稱納蘭詞。縱觀納蘭性德詞風,清新雋秀、哀感頑艷,頗近南唐後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賞李煜,他曾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後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此外,他的詞也受《花間集》和晏幾道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