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瀆神·古樹噪寒鴉

《河瀆神·古樹噪寒鴉》是晚唐五代詞人張泌創作的一首詞。上片由遠及近,從小到大地描寫祈賽時祠廟外圍景物,給人一種蕭瑟的感覺。下片寫畫閣主人倚樓眺望,和所見夜幕下的江面、匆匆行人和農家生活。作品寓情於景,藉助蕭疏的秋景,抒發了惆悵的心緒,特別是結末兩句,意象清冷,神韻悠遠,餘味深長。

作品原文

河瀆神

古樹噪寒鴉,滿庭楓葉蘆花 。晝燈當午隔輕紗,畫閣珠簾影斜 。

門外往來祈賽客,翩翩帆落天涯 。回首隔江煙火,渡頭三兩人家 。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1、河瀆神 唐教坊曲名,雙調四十九字,上片四句四平韻,下片四句四仄韻。

2、寒鴉:秋冬時節的烏鴉。

3、“晝燈”一句:晝燈:祠廟中的長明燈。輕紗:指燈罩。畫閣:畫閣:彩繪的樓閣,指祠廟。斜:斜著的燈影。

4、祈賽:即祈報,祭祀名。春祈豐年,秋報神功。又遇水旱則祈,既如願而報。祈賽客,祈報的百姓。翩翩:往來的樣子。

5、煙火:百姓做飯時的炊煙裊裊。渡頭:渡津。三兩人家。

白話譯文

古樹上鴉聲噪鳴一片,秋風吹落的蘆花楓葉,撒滿寺廟的庭院。青紗帳的後面,供神的燈中午還亮著,斜斜的燈影投給畫閣珠簾。

寺門外來來往往的人聲嘈雜,求神還願的香客步履沓沓。遠去的白帆似在江風中起舞,漸漸地消逝在茫茫的天涯。回頭遠望,隔江的炊煙裊裊,寂寥的渡口有三兩戶人家。

創作背景

這首詞創作具體時間不詳。作者乘船經過河神廟內外,恰巧遇到祠廟祈賽,行客過往匆匆,暮靄沉沉,隔岸遙觀,只能隱約見到星星點點的人家煙火散落江上。詞人內心倍感孤獨和淒涼,於是寫下這首詞,表達詞人深濃的客途秋恨。

文學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詞賦本題,寫神祠一日祈賽所見所感。上片從外而內,寫神祠之靜穆楓葉如霞,蘆花似雪,此為尋常秋景;古樹參天,寒鴉霜色。此為不尋常之秋色。點染外景,渲染出莊嚴的色彩。“晝燈”二句,摹寫內景。日已當午,輕紗拂籠,光線幽暗,晝燈冪冪,珠簾垂墜。當午猶如此,朝暮之昏暗幽冪當可知。由“當午”到“影斜”,神祠一日已過矣。

下片由近而遠,寫眾人之歸。祈賽已畢,渡水而來的香客,也由“門外往來”到“翩翩帆落”。與上闋神祠的古穆神秘相比,“門外”二句,顯出塵世擾擾的況味來。一日喧囂,帆去如蝶,輕忽無痕,終歸天涯。於神祠而言,熙熙攘攘,終究只是門外過客,來者終去,留者難留,一切部將回歸到古樹楓葉的寂寂中。所祈所盼的由衷之誠和殷切之志,讓帆遠人去的香客神思縈繞,不禁頻頻回首,但望中所見並非神祠,而是隔江煙火、三兩人家。村戶寥落,渡口人家,神且難佑;千里之遙,往來祈賽,神有什麼靈驗。天涯客的回首,極見回味後的沉靜之思。由起句之古樹寒鴉,到結語的三兩人家,畫境蒼朴,餘韻裊裊。

這首詞詠祈賽,卻略寫祈賽過程,更沒有正面描寫畫旗喧鼓,全擬祈賽者口吻。上片寫祈賽客一路接近神祠時所見,下片寫祈賽客離開神祠時回首所望景象。上片未見人蹤,全寫神祠,而筆筆隨人之視線而動;下片筆筆隨人,而言外心中,依然隱隱有神祠在焉。在多詠閨思別愁的唐五代詞中,此詞別具面目,另呈一格。

名家評價

清·李冰若《栩莊漫記》:“回首隔江煙火,渡頭三兩人家”,可作畫景,與首二句同一蕭然其為秋也。

作者簡介

張泌,唐末五代詩人。字子澄,淮南(治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不詳。南唐時初為句容縣尉,後主征為監察御史,累官至中書舍人。隨後主歸宋,仍入史館,遷虞部郎中。後歸家毗陵(今江蘇常州)。存詞二十七首,《全唐詩》存其詩一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