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學院生物工程系

河南城建學院生物工程繫於2001年6月成立,現有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兩個本科專業和生物技術與套用專科專業,現有本專科在校學生700餘人。我系有一支敬業奉獻的教師隊伍,現有教師2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已獲博士、碩士學位者12人,還有一批有志的年輕教師,正在攻讀博士、碩士學位。

簡介

河南城建學院生物工程繫於2001年6月成立,現有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兩個本科專業和生物技術與套用專科專業,現有本專科在校學生700餘人。我系有一支敬業奉獻的教師隊伍,現有教師2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已獲博士、碩士學位者12人,還有一批有志的年輕教師,正在攻讀博士、碩士學位。為了生物工程系的建設與發展全體教師都兢兢業業地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
建系以來,面向市場需求,轉變教育觀念,加強教學改革,提倡素質教育,逐步形成了一套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科研管理模式。
該系現有為本、專科生實踐教學服務的普通生物學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微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化學、儀器室等實驗室,目前正在籌建發酵工程等實驗室,實驗儀器設備先進,種類齊全。除校內實習場所外,該系在校外還與一些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穩定的實習與就業基地10餘家,加強了校企之間的聯繫,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該系近年來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和地廳級科研課題24項,發表論文60餘篇,主編和參編正式出版的相關專業論著10餘部。
21世紀是生命科學飛速發展的時代,生物工程技術已被廣泛套用於工業、農牧業、醫藥衛生、食品釀造等各個行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隨著河南城建學院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該系將不斷拓展專業範圍,加大教學和科研力度,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多的適合市場需求的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為河南城建學院的騰飛做出更大的貢獻。

領導班子

系主任: 陳蘭英
黨總支書記:趙楨
系副主任:趙安芳

師資力量

教授:陳蘭英 趙楨 劉瑞芳 趙安芳 單林娜 侯玉傑
副教授:李冰冰
博士:劉俊紅 佘秋生 謝朝暉 孫婕
講師:姬曉娜 屈二軍 方改霞 張現青 郭端強 朱濤 王曉濤 李文建 王福梅 萬亞濤
廖春麗 王蓮哲 尹國友 楊海波 胡建業 張紅波‍

專業設定

1、生物工程專業(本科)

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新世紀及生物工程發展需要,基礎紮實、知識面廣、綜合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掌握生物工程及其產業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能在生物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特別是新技術研究、新產品研發、生物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高級工程技術套用人才。
主要課程:本專業主要開設有高等數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等方面的基課程;還有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生物工程設備、生物工藝學、生物製品、釀造工藝學、發酵工廠設計、食品安全檢測與現代生物技術等方面專業課程。另外,還開設有實驗、實驗設計、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等實踐課程。‍

2、生物技術專業(本 科)

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生物技術專業需要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教學、開發管理等工作,能在工業、醫藥、食品、農、林、魚、環保、園林等行業,特別是企業、事業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套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本專業開設有高等數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等基礎課程;普通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原理、細胞工程、微生物發酵工程、現代生物技術、生物製藥與檢驗技術等方面的專業課程。另外,還開設有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等實踐課程。‍

3、生物技術及套用專業(專科)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新世紀及生物技術發展需要,基礎紮實、知識面廣、綜合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及相關領域從事生產、管理,檢驗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生物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高級工程技術套用人才。
主要課程:本專業開設有高等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等方面的基礎課程;及動、植物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遺傳學、免疫學、生態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發酵工程、微生物生物技術、食品衛生檢驗技術、微生物檢驗技術、動植物檢疫技術等方面的專業課程。另外,還開設有實驗、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等實踐課程。

辦學條件

該系現有省級精品課程1門,校(院)級精品課程3門 ,與同類院校的系部相比優勢明顯。該系建有生物工程系實驗中心,包括微生物學實驗室、普通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化學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發酵工程實驗室和多媒體機房等六個實驗室,分別承擔我系生物工程本科專業、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生物技術及套用專科專業以及給排水工程、環境治理工程等專業實驗課教學任務。具體情況如下:

1、精品課程‍

省級精品課程:普通生物學
院級精品課程:分子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
生物化學‍

2、實驗中心

生物工程系實驗中心成立2001年12月,伴隨著河南城建學院和生物工程系的發展和壯大,在過去的幾年裡生物工程系實驗中心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實驗中心現有微生物學實驗室、普通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化學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發酵工程實驗室和多媒體機房共六個實驗室,分別承擔生物工程系生物工程本科專業、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生物技術及套用專科專業以及給排水工程、環境治理工程等專業實驗課教學任務。
生物工程系實驗中心現有實驗室工作人員五人,其中教授一人,講師四人。現有儀器設備總值近380萬元,尼康倒置螢光顯微鏡、奧林巴斯正置顯微攝影系統、BUCHI旋轉蒸發器、比歐發酵罐等儀器設備充分滿足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要。
生物工程系實驗中心大型儀器設備一覽表‍

實驗室 儀器 購置時間
微生物學實驗室 奧林巴斯正置顯微攝影系統 2000.09
普通生物學實驗室 尼康TE2000-U倒置螢光顯微鏡 2006.09
多媒體投影系統 2006.09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EPPENDROF梯度PCR 2008.02
VILBER凝膠成像系統 2008.02
Sigma高速冷凍離心機 2008.09
發酵工程實驗室 瑞士比歐發酵罐 2008.02
上海保興發酵罐 2008.09
Christ冷凍乾燥機 2008.09
BUCHI旋轉蒸發儀 2008.02
BUGBOX厭氧個工作站 2008.02
BUCHI噴霧乾燥器 2008.02
‍

學生工作

1.組建生物工程系學生黨小組,加強思想教育 該係為加強黨員隊伍管理,強化黨員思想政治意識,最佳化良好的德育環境,特成立系學生黨小組。設組長一名,組織委員三名、宣傳委員四名,其各自職能如下:
1.組長對黨支部負責,負責黨小組日常全面工作,加強與黨支部的交流和溝通,匯報黨小組的發展情況,完善規章制度。
2.宣傳委員:負責學生黨小組活動的策劃、報導及學生黨小組網站的維護與更新,與學生會宣傳部配合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發揚我系優良的黨政作風。
3.組織委員:對全系學生黨員的資料進行分類歸檔,對學生黨員生活會會議內容進行詳細記錄,安排會場,負責發展黨員的資料審核工作。‍

2. 舉辦各類晚會等文藝活動,豐富學生生活

每逢學生開學、畢業等時間,該系會組織各類晚會,以豐富學生的在校生活。
‍‍‍‍‍‍‍‍‍‍‍‍‍‍‍‍‍‍

科學研究 ‍

一、獲得獎勵和榮譽

1.醒腦注射液的使用安全性和促醒作用研究, 獲平頂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證書號:2004045), 市科技局, 一等獎, 2004年9月
2.胃癌患者的細胞遺傳學研究, 省教育廳二等獎(證書編號:2004.03605), 省教育廳二等獎, 2004年9月
3.湖壘黃酒的研製與開發. , 鶴壁市市級科研成果獎, 鶴壁市, 三等, 2003
4. 消化道腫瘤特異性抗原的分離及其單抗誘導癌細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 河南省教育廳科技進步獎,省教育廳二等獎, 2007
5.性分化異常率上升的原因探討,河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 科技廳 , 二等, 2003
6.趾跖嵴紋數與智力發育的相關性研究, 河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 科技廳 , 二等, 2003
7.胃癌患者的染色體畸變分析 , 河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 科技廳 , 二等, 2006
8.生物工程與生物技術課程最佳化研究, 河南城建學院教學改革 , 河南城建學院, 二等, 2006
9.《普通生物學》教材, 河南城建學院教學改革 , 河南城建學院, 一等, 2006
10.水產動物重金屬富集狀況研究,河南省科技廳,豫教【2008】06857,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二等獎,2008
11,誘導人肝癌細胞分化過程中核基質蛋白變化的研究,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二等獎,2009
12,基於生物預處理的生活垃圾厭氧消化處理技術研究,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二等獎,2009 ‍

二、科研項目

1, 固定化芽胞桿菌對水產養殖水體污染的修復技術研究, 河南省科技攻關計畫項目,2006,0424440012 , 已結題
2,性發育異常率上升的病因研究, 河南省科技廳鑑定,國內領先水平2006, 已結題
3,穎河濕地植被生物多樣性和保育, 河南省教育廳 2005,200511765005, 已結題
4,基於3S的城市土地利用與景觀格局最佳化研究——以平頂山市為例, 河南省科技廳鑑定,國內領先水平2007, 已結題
5,消化道腫瘤特異性抗原的分離及其單抗誘導癌細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 河南省科技技廳, 已結題
6.平頂山地區水產動物重金屬富集狀況調查, 平頂山科技局 , 已結題
7.食用菌產業的現狀與可持續利用對策研究, 河南省科技廳鑑定,國內領先水平2007,
8. CLSM、TEM、 TUNEL染色技術在胃癌細胞凋亡研究中的套用
9,高效安全的啤酒酵母選育, 省科技廳
10.套用細胞工程培育優質高產型苔韮的研究, 省科技廳(重點攻關)
11.誘導人肝癌細胞分化過程中核基質蛋白變化的研究,河南省科技廳,20081078,國際領先
12.遺傳性牙本質發育不全Ⅱ型致病基因新突變的研究,河南省科技廳,20081077,國際先進
13.基於生物預處理的生活垃圾厭氧消化處理技術研究,河南省科技廳,[ 豫科鑒委字2008 ] 第 333 號,國內領先
14.葛仙米活性物質的分離純化與生物活性研究,河南省科技廳,[豫科鑒委字2008] 第334號,國內領先
15. 河南平頂山野生花卉資源開發利用研究,平頂山科技局
16. 無公害畜產品養殖基地無害化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平頂山科技局‍

三、出版教材

1 陳蘭英(主編) 普通生物學 地震出版社,2004
2 劉瑞芳(主編) 生態學 地震出版社,2007
3 劉瑞芳(參編) 環境生物學 黃河水利出版社,2003
4 劉瑞芳(參編) 普通生物學 地震出版社,2004
5 趙楨(參編) 生物統計學 2006
6 方改霞(參編) 水處理微生物學 2005
7.李冰冰 生物化學指導 地震出版社,2007
8.萬亞濤(參編)土著知識與農業生物多樣性,2008
9.陳蘭英、劉瑞芳、趙安芳(主編) 現代生命科學實驗指導,2008
10.陳蘭英 普通遺傳學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9
11.李冰冰 現代生命科學導論 科學出版社 2009 ‍

四、發表論文‍

2004年及以前
1, 陳蘭英, HSP70的腫瘤免疫作用及其基因表達調節, 中國腫瘤,2004,13(7)。430~432
2, 陳蘭英, HSP70的結構、功能和特性研究進展, 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04,13(2)41—43
3, 陳蘭英, 胃癌患者的染色體畸變分析, 癌變 畸變 突變 ,2004,16(4)237~238
4. 單林娜, 甘薯病毒嫁接檢測技術研究, 安徽農業科學,2004,32(6):1126~1127
5, 單林娜, 具鉤豎毛螯石蛾(毛翅目,螯石蛾科)幼蟲的線粒體DNA鑑定和記述, 動物分類學報,2004,29(3):434~439
6. 單林娜, 線粒體DNA序列分析在鱗石蛾科(昆蟲綱,毛翅目)成、幼蟲聯繫中的套用, 動物學研究,2004,25(4):351~355
7. 劉瑞芳, 胃癌組織中HSP70基因高表達與癌變關係分析, 陝西醫學雜誌,2004,30(9)
8. 劉瑞芳, HSP70基因在人胃癌、宮頸癌中高表達與癌變的關係, 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04,
9. 趙安芳, 不同類型水產養殖對水環境影響的差異及清潔生產探討, 環境污染與防治,2003,12
10. 趙安芳, HSP70基因在人胃癌、宮頸癌中高表達和癌變關係的研究, 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04,3
11, 趙安芳, 水產養殖對水環境的影響及生物修復, 河南城建學院學報 2003年第4期
12, 趙安芳, 重金屬污染土壤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其可持續利用的措施, 河南城建學院學報 2003年第2期
13, 劉俊紅, 銀杏葉的保健作用及其功能保健食品[J]., 食品研究與開發,1999,12:48-51.
14, 劉俊紅, 石墨爐直接進樣法測奶粉中銅的含量[J]., 食品研究與開發,2003,1:93-94
15. 趙楨, 細胞調亡的研究進展, 現代醫藥衛生2004;20(13)
16. 趙楨, 120例自然流產史夫婦的染色體分析, 現代醫藥衛生2004;20(21)
17. 侯玉傑, 大學生性健康教育問題調查分析, 《現代醫藥衛生》 2003.10 CN50—1129/R ISSN1009—5519
18. 侯玉傑, 遺傳性牙釉質發育不全家系的調查與分析,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誌,2002:10(6),101
19. 侯玉傑, 醒腦注射液的促醒實驗研究, 解剖學報,2003.06 CN11—2228/R 0529-1356
20. 屈二軍, 抗癌基因研究, 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04:13(2)
21. 王曉濤, 大鼠十七種組織器官的蛋白圖譜和它們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分析, 河南科學2003,21(1)
22. 張現青, 溶氧對丙酮酸發酵的影響, 天津科技大學學報2004,3(19)
23. 張現青, 丙酮酸高產菌株TP19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廣州食品工業科技2004,2(20)
24. 方改霞, 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改進, 牡丹江大學學報2003,5
25. 方改霞, 目前我國溫室氣體CO2排放及對策, 工業安全與環保2003,9
2005年
1. 陳蘭英, HSP70基因在人胃癌、食道癌及宮頸癌中高表達和癌變關係的研究, 癌變 畸變 突變 ,2005,17(4):211~212
2. 單林娜, 傅氏鱗石蛾和弓突鱗石蛾幼蟲記述,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5,28(1):44~47
3. 單林娜, 南陽市甘薯病毒病調查與病原血清學鑑定, 河南農業科學,2005,1:38~40
4. 趙楨, 人食管癌及宮頸癌組織中HSP70基因的表達, 中國生物製品學雜誌. 2005:18(2)
5. 趙楨, 醒腦注射液的臨床促醒研究, 醫藥世界2005:7(11)
6. 趙楨, 電焊作業工人血液中必需元素影響, 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5:22(2)
7. 侯玉傑, 菊花的組織培養研究, 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CN41—1107/N ,2005.03
8. 郭端強, 產環己醯亞胺菌株YIM41004T發酵條件的研究, 工業微生物2005 Vol.35 No.2 P.37-40
9. 李文建, 口蹄疫抗原決定簇融合基因轉化胡蘿蔔的研究, 廈門大學學報, 2005,Vol.43(2)
2006年
1. 陳蘭英, 食管癌細胞中HSP70—多肽複合物的分離, 中國生物製品學雜誌,2006,19(5): 522-523
2. 陳蘭英, 生物工程與生物技術專業課程建設的探索, 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文集,2006,157
3. 趙安方, 轉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問題與管理對策研究, 河南師大學報2006,34(3)
4. 趙安芳, 食管癌細胞中HSP70基因的表達及其多肽複合物的分離研究, 基礎醫學與臨床,2006,26(10)
5. 劉俊紅, Empirical Analysis: Influence of Straw Densification briquette Fuel on Farmers’ Energy Structure.., Natural science research, Vol.8, December 2006:141-146
6. 劉俊紅, 生物質成型燃料產業化的理性思考[J], 農業工程學報,2006,Vol,22:138-141
7. 劉俊紅, 影響物質成型燃料項目經濟效益的因素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2006,13:3230-3231
8. 單林娜, 莫氏斑胸鱗石蛾和長叉瘤石蛾幼蟲記述,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6,29(3):142-145
9. 劉瑞芳, 轉基因製品存在的安全性問題研究, 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06,2,39-41
10.郭端強, 產環己醯亞胺新菌株YIM41004種子培養基最佳化研究初報, 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 Vol.28 No.2
11.郭端強, 一种放線酮化合物含量的幾種測定方法比較, 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8(s1):338~341
12.姬曉娜, 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景觀規劃途徑, 城市問題,2006,134(6):16-20
13.姬曉娜, 城市生態旅遊開發和規劃的景生態學模式, 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06,15(6):3-4
14.屈二軍, 生物技術方法在大腸癌治療中的套用, 醫藥世界2006,8(1)
15.王福梅, 豬帶絛蟲六鉤蚴45W-4B重組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06,14(3)
16.王蓮哲, 鋁脅迫對小麥胚誘導及超微結構的影響, 生物技術 2006.16(5):25-28
2007年
1. 陳蘭英, 環六亞甲基雙乙醯胺誘導人肝癌SMMG-7721細胞分化過程中核基質-中間纖維系統的構型變化, 電子顯微學報,2007,26(3);212~217
2. 陳蘭英, HSP70單抗誘導胃癌細胞凋亡研究。, 解剖學研究,2007
3. 陳蘭英, A novei DSPP mu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ype Ⅱ 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in Chinese family, BMC Medical Genetics.2007.8:52;1471—1477
4. 劉瑞芳, 萬家寨引黃工程沿線植物群落優勢種群分布格局研究, 生態環境2007,16(4)
5. 劉瑞芳, 汾河臨汾段濕地植被的數量分類和排序, 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7,20(3)
6. 劉瑞芳, 基於3S技術的平頂山市土地利用景觀格局分析, 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07,16(1)
7. 劉俊紅, Comprehensive Benefit and Sensitivity of the Straw Densification Briquette Fuel., Natural science research, Vol.10, April 2007:78-83.
8. 劉俊紅, 生物質成型燃料在農村推廣的經濟性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2007,11:3331-3332.
9. 趙楨, 牙釉質發育不全患者的家系的調查與臨床檢查, 武漢大學學報 2007,28(4),511-513
10.趙楨, 單抗誘導胃癌細胞凋亡後電鏡檢測, 中國公共衛生2007,23(9)
11, 王曉濤, 分子生物學技術在中藥材品質鑑定中的套用進展, 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07,16(1)
12, 姬曉娜, 白龜山水庫周邊土壤中微生物的初步調查, 許昌學院學報,2007,26(5):148-150.
13. 姬曉娜, 生態旅遊區的景觀生態問題及其調控, 生態學雜誌,2007,26(11):1884-1889
14. 姬曉娜, 區域旅遊環境質量預警評價研究, 牡丹江大學學報,2007,16(3):80-82
15. 姬曉娜, 平頂山生態城市建設規劃方案探討, 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07,16(5):5-8
16. 萬亞濤, 雲南省疣粒野生稻資源的現狀調查, 雲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7/02 003
17. 廖春麗, 回響面法最佳化β-胡蘿蔔素液體發酵培養基,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2007年03期, 是,
18. 陳蘭英, 環境激素的危害與防治研究, 環境 腫瘤 防治。2007,5(3) 11-12
19. 趙楨, 白龜山水庫水產動物食物鏈重金屬富積研究, 環境 腫瘤 防治。2007增刊,89-90
2008
1.侯玉傑, 廟街水庫植被調查與分析, 平頂山工學院學報, 2008-9-1, ISSN1671-9662 CN41-1347/Z
2.孫婕, 牛乳骨橋蛋白的分離純化及初步鑑定, 食品工業科技, 2008-10-1, ISSN 1002-0306
3.姬曉娜, 乳清飲料的調配及分析, 安徽農業科學, 2008-6-18, CN34-1076/S
4.姬曉娜, 生物入侵對生態安全的影響及其對策, 平頂山工學院, 2008-6-3, CN41-1347/Z
5.劉俊紅, 博弈論方法在生物質成型燃料推廣中的套用, 安徽農業科學, 2008-10-1, CN34-1076/S
6.萬亞濤, ISSR Analysis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34 Populations of Oryza meyeriana Distributing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RICE Science 中國水稻科學, 2008-8-1, CN 33-1146/S
7.趙楨, 平頂山地區水產動物組織中重金屬富集研究, 《環境、腫瘤、防治》, 2008-5-15, jl01-0144
8.陳蘭英, 薑黃素對人食管癌EC9706細胞凋亡的誘導作用,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08-9-1, ISSN 1673-6273 CN 23-1544/R
9.廖春麗, 蛹蟲草主要有效成分分析, 安徽農業科學, 2008-6-1, CN34-1076/S
10.廖春麗, β-胡蘿蔔素髮酵培養基的最佳化,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原鄭州工程學院學報), 2008-2-1, CN41-1378/N
11.屈二軍, 一株高產纖維素酶的米麴黴菌種的選育, 中國釀造, 2008-7-20, CN11-1818/TS
12.屈二軍, 人消化道癌組織HSP70的檢測及其多肽複合物的分離研究, 山東醫藥, 2008-12-20, CN 37-1156/R
13.屈二軍, 自殺基因治療在消化道腫瘤中的套用, 癌症進展, 2008-11-20, CN11-4971/R
14.屈二軍, 平頂山地區水產動物組織中重金屬富集狀況的研究, 陝西農業科學, 2008-8-1, CN61-1089/S
15.屈二軍, 醒腦注射液的安全性實驗研究, 四川動物, 2008-9-8, CN51-1193/Q
16.屈二軍, 韭菜愈傷組織誘導條件最佳化的研究, 種子世界, 2008-6-1, CN23-1213/S
17.屈二軍, 細胞凋亡的機理與調節研究進展, 現代醫藥衛生, 2008-7-5, CN50-1129/R
18.屈二軍, 細胞凋亡與疾病研究進展,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誌, 2008-8-15, CN11-4749/R
19.屈二軍, 植物激素對韭菜愈傷組織誘導的影響, 安徽農業科學, 2008-6-20, CN 34-1076/S
20.屈二軍, 線粒體與細胞凋亡關係的研究, 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 2008-6-1, CN41-1292/R
21.屈二軍, 高產纖維素酶的枯草芽孢桿菌的選育, 中國釀造, 2008-8-15, CN11-1818/TS
22.屈二軍, 植物激素對大蒜愈傷組織誘導及繼代培養的影響, 安徽農業科學, 2008-7-18, CN 34-1076/S
23.屈二軍, 高產纖維素酶的黑麴黴菌種的選育, 安徽農業科學, 2008-8-20, CN 34-1076/S
24.方改霞, 豬瘟病毒流行特徵及診斷方法研究進展, 養殖技術顧問, 2008-12-5, CN23-1476/S
25.方改霞, 深化教學改革,預防大學生違紀行為, 科技信息, 2007-12-25, ISSN1001-9960; CN37-1021/N
26.方改霞, 乳品消費市場行銷策略, 平頂山工學院, 2008-9-1, ISSN1671-9662; CN41-1347/Z
27.方改霞, 正交旋轉回歸法最佳化β-胡蘿蔔素髮酵培養,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 2008-4-20, ISSN1673-2383; CN41-1378/N
28.柳靜, 伏牛山自然保護區植物功能群組成種的生態位研究, 武漢植物學研究, 2008-12-1, ISSN1000-470X
29.李冰冰, Prepration of CoPcS/Tio2/Beads And Their Photocalytic Reactivity for Photodegradation of Vegetable Oil Floation on Water, CHINESE T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 2007-12-20, CN12-1146/04
30.李冰冰, 實現生物學教學多元化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中國成人教育, 2008-5-1, CN37-1214/G4
31.李冰冰, 武漢東西湖區養殖廠固廢循環經濟工程技術設計, 可再生能源, 2007-5-1, CN21-1469
32.李冰冰, FISH技術及其在環境微生物監測中的套用, 生物技術, 2007-5-1, CN-23-1319
2009
1.姬曉娜,用乳清廢液生產新型乳清飲料的技術探討,貴州農業科學,2008年第6期
2.姬曉娜,水質淨化過程中生物載體的套用現狀與發展,水處理技術,2009年第8期
3.王福梅,腫瘤標誌物在臨床診斷中的套用述評,中醫學報,2009年第5期
4.廖春麗,蛹蟲草多糖的研究進展,中國科技信息,2009.1
5.廖春麗,回響面方法在最佳化β-胡蘿蔔素培養基的套用,中國釀造,2009.4
6.廖春麗,枯草芽孢桿菌wlcl芽孢生成條件最佳化及淨水作用研究,安徽農業科學,2009.6
7.廖春麗,關於蛹蟲草產胞外多糖發酵培養基的研究,安徽農業科學,2009.9
8.廖春麗,生物工程下游技術實驗教學改革初探,中國基礎教育研究,2009.12
9.萬亞濤,幾種重要腫瘤標誌物的發展套用,醫學理論與實踐,2009年9月
10.郭張彥,沈從文湘西世界的潛在模式及其成因淺析,西安石油大學學報,2009.7
11.郭張彥,對五四新文學源流探析的再認識,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5
12.郭張彥,女性的自我堅守與迷失,語文學刊,2009.6‍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