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院,是省保、省離休、市保(含居民)、鐵路醫保、區保、新農合醫療保險定點單位。院區環境幽雅、整潔、舒適。臨床醫技科室設定齊全,布局合理,設有急診、ICU、內、外、婦、兒、骨傷、五官、針灸、腔鏡中心、重症醫學科等40餘個臨床醫技科室,其中腫瘤科、腦病科、心血管科、骨傷科為國家級重點專科和省級重點專科;急診科為國家級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臨床基地項目建設單位;肝病科為河南省重點專科。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河南省中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院,是省保、省離休、市保(含居民)、鐵路醫保、區保、新農合醫療保險定點單位。

院區環境優雅、整潔、舒適。醫院現有職工近1000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名老專家3人,河南省名中醫4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7人,正副主任醫師180餘人。醫院設備精良,擁有核磁共振、螺鏇CT、C型臂、DR、四維彩超等高、精、尖診療設備,能滿足現代化檢查治療的需要。

臨床醫技科室設定齊全,布局合理,設有急診、ICU、內、外、婦、兒、骨傷、五官、針灸、腔鏡中心、重症醫學科等40餘個臨床醫技科室,其中腫瘤科、腦病科、心血管科、骨傷科為國家級重點專科和省級重點專科;急診科為國家級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臨床基地項目建設單位;肝病科為河南省重點專科。心血管科、消化科、骨科為河南省中醫名科。為突出中醫藥特色及優勢,醫院開設了集防病、治病、康復、養生、保健為一體的傳統醫學診療中心,內設省直幹部保健優診室、中日中醫遠程會診中心、名師傳承研究室、治未病研究室、疑難雜病研究室及省內第一家“精品中藥房”。雲集了省內著名的中醫藥專家,運用中醫傳統療法解決疑難雜病、亞健康的防治及病後康復等問題。

醫院始終遵循“一切為了病人”的辦院宗旨,堅持“弘揚祖國醫學,博採現代科技”的辦院方向,以“文明、精湛、開拓、奉獻”的精神給病人提供優質、高效、便捷、安全的醫療服務。先後榮獲“三級甲等中醫院”,“省級文明單位”、“全省醫院行風建設先進單位”、省、市、區“執行物價計量政策法規最佳單位”、“省直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先進單位”“愛嬰醫院”,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狀”等多項榮譽稱號。

科室設定

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健康體檢▪治未病中心

重症醫學科介紹

急診科

小兒腦病科

傳統醫學治療中心、名醫堂

內一科(心血管科)

內二科(腦病科)

內三科(消化內科)

內四科(腫瘤內科)

內五科(糖尿病腎病科)

內六科(血液科)

骨一(骨病科

骨二科(創傷骨科)

外一科

肛腸科

婦產科

兒科

外三科(腫瘤外科)

皮膚性病科

泌尿(男科)生殖中心

耳鼻喉科

口腔科

眼科

乳腺科(中華中醫乳腺疾病防治研究中心)

針灸科

周圍血管、燒傷瘡瘍病專科

碎石中心

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心理諮詢科

重點專科

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腫瘤內科(內四科)

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河南省中醫院)腫瘤內科是全國中醫腫瘤重點專科,現有床位60張,醫護人員26人。技術力量雄厚,有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8人;博士2人,碩士4人,本著以人為本,循證、規範、個體化的原則,以中醫中藥為主,中西醫並重,合理安排綜合治療方案,提高了腫瘤的治癒率及生存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科室診療設備齊全,開展有胃鏡、纖維支氣管鏡下微波治療惡性腫瘤,以及射頻熱療機、粒子植入系統、免疫治療系統等分別進行熱療、粒子植入治療、免疫治療等先進治療方法。還開展有艾灸升白治療、氣功治療、心理治療、音樂療法等康復治療手段。科室以往獲得科研成果4項,出版專著8部,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近期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2項:國家科技部“十五”重點攻關課題“提高肺癌中位生存期的治療方案研究”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及中國中醫研究院創新工程項目多中心臨床研究“延長肺癌術後生存期的中醫藥治療方案的研究”。目前在研課題2項,正在申請成為國家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基地。科室成立15年來,累計診治病人6300餘人次,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在周邊各省具有一定的影響,病人遍及全國各地,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我國台灣省的患者也慕名前來求醫。科室的氣功療法曾與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的同行進行過經驗交流。

腦病科治療特色暨院內製劑

卒中單元模式:融急救、中西醫診療、康復為一體,可減少住院時間和費用,消除或減少併發症及後遺症。全腦血管造影(DSA)、彩色經顱都卜勒(TCD)、血流變、腦電圖、肌電圖:用於腦血管病的診斷。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經側腦室腦脊液置換術、腦動脈瘤、動靜脈畸形栓塞術:治療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腦動脈、靜脈溶栓術、腦血管內支架植入術:治療腦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頸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腦供血不足等。綜合康復療法:早期進行肢體功能、語言、腦力、吞咽、心理及針灸、按摩、中藥浴洗等康復訓練。腦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常見腦病的中西醫綜合療法等。專病門診:腦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失眠、抑鬱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癲癇、頭面痛、肌病、神經免疫病等專病門診。 院內製劑:血管軟化丸,龜羚帕安丸,腦萎霧露散,消痰通絡丸,血腫消沖劑,中風防治靈,二參消栓膠囊,參琥膠囊,銀杏心腦通膠囊,蠲痛丸,定眩丸,神衰膠囊,熄風降壓丸等。

腫瘤內科專科特色療法

1.專病專藥治療:(1)各期肺癌――消瘤保肺丸,各期食管癌――管食通丸、通道化噎丸,各期乳腺癌――凋瘤丸。放化療所致骨髓抑制者――九聖升血膠囊,廣譜抗癌藥――十二味抑瘤膠囊。(2)經驗方:食管癌梗阻、湯水難下者――晴天丸、消炎解痙液,癌性潰瘍久治不愈者――黃連紫草油,癌痛者――止痛神膏、加味如意金黃散等。

2.艾灸治療:選取大椎穴、雙脾俞、胃俞、膈俞、腎俞9個穴位艾灸治療9~15天為1療程,對各種原因導致的白細胞低下及貧血的患者療效明顯,還可以減輕放化療的毒副反應,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

3.體內伽瑪刀治療:CT引導下放射性粒子(I125)植入瘤體內(體內伽瑪刀)是一種近距離放療方法,適用於各期實體瘤患者。

4.深部熱療:是目前腫瘤治療中療效較肯定的一種物理療法。通過高頻電磁波使組織加熱達到能夠殺滅癌細胞的溫度。

5.免疫治療儀治療:通過極高頻聲電波對人的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分子實行群體水平調節,全方位、多層次協同刺激免疫系統,以及與免疫相關的神經、內分泌、經絡等系統的免疫調控點,強化人體的免疫功能。

6.氣管鏡、胃鏡下微波治療:氣管鏡除可以取活檢,還可以清除氣管、支氣管內的痰液、異物,套用微波治療病灶、局部止血。胃鏡下也可以有效消除病灶、止血等。

7.介入治療:是治療中晚期肝癌的首選方法,還用於經全身化療不能緩解的食管癌、肺癌、膀胱癌、胰腺癌、腎癌等惡性腫瘤的治療;另外,對頑固性膀胱癌尿血有止血作用等。

8.氣功治療:我科於1993年引進“自控氣功快速療法”,針對性的用於惡性腫瘤的康復和治療。該功法的基本特點是以中、西醫理論為指導,有補有泄,辨證施功。

9.心理治療:由具有高級職稱的醫務人員對病人進行“話療”,與其談心、交朋友,是施行依從性教育的重要手段。

10.音樂治療:採用我國古典音樂和現代輕音樂為主要內容,使患者身心輕鬆,情緒平穩。

腦病科科室

河南省中醫院腦病科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重點專科,國家衛生部推廣顱內血腫微創清除技術河南技術指導中心,河南省中醫腦血管病協作組組長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帕金森病協作組組長單位。科室開設病床70張,設有兩個病區、康復室(針灸理療室、點穴熏蒸室、運動訓練室、作業訓練室、語言吞咽訓練室、心理疏導室等)、功能檢查室、專科門診、腦病研究室、實驗室、動物室及腦血管病急救綠色通道。

技術力量雄厚:既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名老專家,又有中西醫技術兼備的中青年新秀,其中主任醫師5人,副主任醫師6人,醫學博士5人,碩士8人。 醫療設施先進:擁有螺鏇CT掃瞄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儀(DSA)、彩超、全自動呼吸機、多參數監護儀、24小時心電檢測儀、除顫器、彩色經顱都卜勒(TCD)、多導睡眠呼吸監測及腦電監測儀、肌電圖、誘發電位檢測儀、腦電地形圖儀、全自動血流變檢測儀、語言吞咽治療儀、智慧型降溫儀、及整套的康復訓練器材和十餘台計算機等先進的專科診療設備和辦公設備。專科設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科研成果豐碩獲省部級和廳局級科技成果獎10項,編寫腦病專著1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

(乳腺癌)的治療

一.概述

乳腺癌是發生於乳腺小葉和導管上皮的惡性腫瘤,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本病屬中醫“乳岩”、“乳疳”等病的範疇。其主要病因病機為七情太過,肝氣鬱結;肝鬱脾虛失運,氣滯痰凝;年高體虛,沖任失調,日久致氣滯血瘀,經絡阻塞,結於乳房而成。臨床表現為乳房腫塊,疼痛,乳頭溢液或為血性,乳頭縮陷,皮膚粘連以及腋下或鎖骨上淋巴結因轉移而腫大等。

二.診斷依據

(一)西醫診斷依據

1.臨床症狀和體徵

①腫塊:乳癌多為單個,極為少見同一乳房內多個病灶者,腫塊形態差異較大,一般為形態不規則,邊緣不清晰,質地較硬,固定或活動度較小。②乳頭溢液:乳頭溢液有多種原因,其中乳癌約占1~7%,乳頭溢液為乳癌唯一症狀者少見,多數伴有乳腺腫塊。溢液的性質可為血性、漿血性、黃色水樣、乳汁樣。③乳頭改變:可見雙側乳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乳頭扁平、回縮、凹陷、乳頭糜爛等。④乳房皮膚改變:乳癌表麵皮膚改變與腫塊部位深淺和侵犯程度有關,腫瘤小、部位深,皮膚多無變化,腫瘤大、部位淺、較早與皮膚粘連,使皮膚呈現凹陷,成“酒窩征”。若癌細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引起皮膚水腫,形成橘皮樣變,已屬晚期表現。⑤區域淋巴結腫大: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可為單個或多個,初期活動,其後可融合或與周圍組織粘連,病情發展,同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也有極少數乳腺癌患者僅表現腋窩淋巴結腫大而摸不到乳腺腫塊。

2.相關檢查

(1)常規必做的檢查項目

①全面的體格檢查

②可疑腫塊且難以臨床定性者作乳腺鉬靶照片

③腫塊經皮細針或粗針抽吸活檢

④穿刺活檢不能定性或雖為陽性但臨床有懷疑者作區段切除活檢(或術中快速冰凍切片檢查)

⑤腫瘤標記物檢測:CA15-3、CEA

⑥三大常規:血常規(包括血型、出凝血時間)、尿常規、大便常規

⑦血清學檢查:肝腎功能、AKP、脂糖三項、電解質三項、Anti-HIV

⑧影像學檢查:胸、腹部CT、腦CT、骨掃描等

⑨心電圖

⑩標本作ER、PR及CerbB-2檢測

(2)參考檢查項目

①乳腺CT掃描:適用於“隱匿型乳腺癌”

②MRI:適用於晚期患者

3.診斷要點

臨床見侵潤性生長的無痛性乳腺腫塊,或與皮膚粘連,或有乳頭血性溢液,或較大腫塊引起乳腺皮膚水腫、橘皮樣變、乳頭回縮,或患側乳腺抬高等結合鉬靶X線等檢查及病理活檢可診斷。腫塊較小,臨床表現不典型時,應結合鉬靶X線等檢查及穿刺活檢進行診斷,必要時可行切除活檢。組織細胞學檢查可明確診斷。

4.臨床分期

按國際抗癌聯盟制定的TNM分期標準進行(1997,第五版)

(二)中醫證候診斷

1.肝鬱氣滯

主症:乳房結塊,皮色如常,質地堅硬,精神抑鬱,胸悶不適,舌苔薄白,脈弦緩或弦滑。

2.痰瘀互結

主症:乳房結塊,皮色青紫,形體多肥,面色晦暗,舌質紫黯或淡暗,有瘀斑,苔厚而白,脈弦而滑。

3.沖任不調

主症:乳房腫塊堅硬,伴有月經不調,婚後未生育或生育過多,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

4.熱毒蘊結

主症:岩腫潰爛,血水淋漓,臭穢不堪,色紫劇痛,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5.氣血兩虛

主症:晚期乳岩,破潰外翻如菜花,不斷滲流血水,疼痛難忍,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肺癌)的治療

一、概述

肺癌,又稱為原發性支氣管肺癌,屬於中醫“肺積”、“息賁”等病證的範疇,是由於正氣內虛,邪毒外侵,氣機不暢,宣降失職,痰濁瘀血阻結於肺所致。臨床以咳嗽、胸痛、血痰、喘促、發熱為主要表現的一種惡性疾病。

二、診斷依據

(一)西醫診斷依據:

1.臨床症狀和體徵:肺癌的臨床表現複雜,可因癌灶部位、體積大小、壓迫和侵犯鄰近器官程度以及轉移情況的不同而各異。一般認為咳嗽、血痰、胸痛、發熱、喘促乃常見的五大症狀,此外,較為多見的表現還有消瘦、乏力、食慾減退等,鎖骨上下、頸部和腋下觸及到堅硬單個或多個淋巴結。腫瘤本身或腫大的淋巴結壓迫鄰近器官時可產生相應的症狀。胸腔積液亦較為多見,到晚期可出現腦、肝、骨、心包等廣泛轉移而引起相應的表現。

2.相關檢查

⑴胸部X線攝片,CT檢查,MRI檢查,PET檢查。

⑵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⑶組織學細胞學檢查。是明確診斷肺癌的重要方法,包括痰脫落細胞學檢查胸水脫落細胞檢查,經纖支鏡刷檢和鉗取活檢,經皮肺穿刺活檢,經皮胸膜穿刺活檢,,淋巴結切檢或穿刺活檢等。

⑷免疫學檢查:血清標誌物CEA等檢查。

臨床掌握必須取得病理學診斷方可進行放、化療等治療,一般不做診斷性治療。

3.病理分類

⑴非小細胞肺癌鱗癌、腺癌等,占肺癌的75%

⑵小細胞肺癌占肺癌的25%。

⒋分期:

參考UICC制定的TNM肺癌分期。

(二)中醫證候診斷

1.陰虛毒熱乾咳少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帶血,氣短胸痛,心煩寐差,或低熱盜汗,口乾便乾,或咽乾聲啞,脈細數,舌質紅或暗紅,苔薄黃或黃白。

⒉痰濕蘊郁痰多咳重,胸悶納呆,便溏虛腫,神疲乏力,胸痛發憋,舌質暗或胖淡,苔白膩脈滑或滑數。

⒊痰瘀互結咳嗽痰多,胸悶胸痛,痰血色暗,納呆食少,舌質瘀暗,苔白厚或黃厚,脈弦滑或細澀。

⒋肺腎兩虛咳嗽氣短,動則喘促,咳痰無力,胸悶腹脹,面色白光白,腰膝酸軟,身倦乏力,自汗便溏,肢涼畏寒,脈沉細無力,右寸、尺脈弱,舌質偏淡,苔白或白膩。

5.氣陰兩虛氣短乏力,動則喘促,納呆食少,易感冒,口乾便乾,盜汗自汗,舌質紅或有裂紋,苔少或無苔,脈沉細無力。

特色優勢

中醫特色突出,專科優勢明顯: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開展中藥內服、外敷、灌腸、針灸、理療、薰蒸等傳統中醫藥療法,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腦病科、腫瘤科為國家級重點專科,乳腺病專科為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乳腺病防治研究中心。腦病科為河南省中醫腦血管病醫療中心,肝病科為河南省肝病治療中心創建單位,心血管科、婦產科、骨傷科為我院重點專科。同時該院還為“全國帕金森病協作組”、“河南省中醫腦血管病協作組”、“河南省中醫腫瘤協作組”組長單位,其診療技術位居河南乃至國內同行的先進水平。

醫院專家

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專家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專家

申亞暉,男,副主任醫師,從事內科臨床工作30年。曾在上海市第一肺科醫院、北京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北京朝陽醫院進修學習。擅長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哮喘、肺間質纖維化、肺梗死、胸部腫瘤、胸腔積液、發熱性疾病、呼吸衰竭和危重症病人的搶救治療。呼吸內科的各項診療操作技術嫻熟,尤其熟練套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肺泡灌洗、胸膜及肺活檢和呼吸機套用等技術。對急危重症及各種疑難病症的診治有豐富的經驗。撰寫專著1部,發表醫學論文15篇,獲省級科研成果2項,市級科研成果12項。獲市“五一”勞動獎章、河南省抗擊“非典”英模。

董曉瑞,男,主治醫師,碩士,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98-03年工作於濮陽市中醫院,從事大內科及心電生理檢查工作,並在北京積水潭醫院進修心電生理及心電向量。06年工作於河南省中醫院,先後在心電圖室、心內科、急診科工作,07年院派在全國呼吸機研究所天津三中心醫院ICU進修學習,重點學習了呼吸機的臨床套用及血液動力學監測等技術。擅長於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常見病、急診急救、重症監護等病人的診治,並擅長分析動態心電圖、心電向量圖、疑難心律失常心電圖、起搏器隨訪及運動平板心電圖。工作期間呈發表論文數篇及市級科技成果一項。

王麗輝,女,副主任醫師,1994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取得學士學位。此後在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先後從事心血管內科和老年病科工作,2000年在北京紅十字朝陽醫院心臟中心進修學習一年。2009年6月調入河南省中醫院ICU工作。擅長於心血管疾病、老年常見病、急診急救、重症病人的診治。

李華,女,主治醫師,碩士。2001年畢業於山東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取得學士學位。畢業後繼續深造,2007年取得鄭州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碩士學位。2007年在全國呼吸機研究所天津三中心醫院ICU進修學習,此後在我院ICU工作。工作認真負責,對病人耐心細緻。熟練掌握心肺復甦術、氣管插管術、呼吸機治療、靜脈置管術等急危重症搶救技術,搶救成功率高。治療心肺腦系統常見危重症如心衰、呼衰、腦出血、腦栓塞等,療效顯著。

范魯鼎急診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兼任河南省神經外科學會委員。從事神經外科臨床工作近20年,擅長於重型顱腦損傷、高血壓腦出血、顱腦脊髓腫瘤的外科治療等,率先在省中醫院成功開展了腦幹腫瘤切除術、巨大顱咽管瘤切除術等。對腦血管疾病、癲癇病及顱腦脊髓各種先天性疾病的外科治療有獨到的見解。多次獲省市級科委科技進步獎,發表論文十餘篇、論著兩部。

宋文翔副主任醫師,急診學科主任,鄭州市醫學會急診急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河南省醫學會急診醫學專業委員、內科學專業委員、河南醫師協會急診與復甦專業委員,長期在急診一線工作,擅長急危重症搶救。

羅小鵬副主任醫師、副教授。20餘年來,一直從事骨傷科醫療、教學、科研工作。業務專長衛骨關節損傷的診治及各種創傷急救,對頸、肩、腰、腿痛疾病的診治具有豐富的經驗。

朱作峰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擅長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多臟器功能衰竭、各種藥物中毒及微創治療腦出血。

肖亞珍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急診一線工作,對冠心病急症、腦血管意外、各類中毒、各類臟器功能衰竭等病症搶救經驗豐富,擅長呼吸系統疾病、顱內血腫微創治療,對內科疑難雜症的診治具有較豐富的經驗。

趙彥青醫學博士,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腦病專業,主要從事腦血管病的臨床與科研工作。曾先後師從於著名的臨床中藥學家侯士良教授、著名的腦病專家孫塑倫教授,擅長於中西醫結合診治中風、失眠、頭痛等神經內科疾病。

王玉花急診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河南省急診護理學會委員,長期從事急診一線工作,具有豐富的臨床護理工作經驗,擅長急危重症的搶救與護理。

毛開顏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國家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郭氏背三針學術經驗繼承人。

臨床二十年來致力於現代康復醫學與傳統醫學療法相結合的研究,在腦病的康復治療方面有其獨到的建樹。擅長運用針灸推拿相結合治療腦病,其創用的“推拿手法結合Bobath神經發育療法治療腦癱運動功能障礙”在臨床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突破了腦病治療中中西醫結合的難點,並且在國內具有領先地位。

郭轉副主任醫師小兒腦病康復科顧問,名醫堂坐診專家,河南省針灸學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小兒推拿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特種針法“郭氏背三針”學術經驗繼承人。曾受衛生部委派赴國外開展醫療工作,並赴歐州短期學術訪問、講座;1999年受香港大學醫學院邀請赴香港講學和應診。多次接受歐美及東南亞國家電視媒體的專訪,將祖國傳統醫學推廣到世界。擅長針藥結合治療腦癱、癲癇、智障等,其技術獨特,手法嫻熟,並對多發性神經炎、特異性遺傳疾病等疑難疾病的治療有豐富的經驗。

程書卿副主任醫師

擅長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癲癇,腦癱,腦損傷,腦損傷合併聽力、視力、智力障礙,中樞性協調障礙,腦炎後遺症,腦外傷後遺症,面癱,臂叢神經損傷的診斷和康復,對新生兒小兒危重症搶救有豐富經驗。擅長套用穴位+位點注射、針灸、功能訓練、理療等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腦癱和運動障礙,療效居於國內領先水平,在國家級和核心期刊發表專業論文十幾篇。

李振華:中醫教授、主任中醫師,原河南中醫學院院長。全國首屆“國醫大師”、首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曾兼中國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終身理事、中國中醫理論整理研究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中醫藥分會副會長、名譽會長、衛生部高等醫藥院校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河南省中醫藥高級職稱評審會副主任。從事中醫醫療、教學、科研工作60年餘年,研究生、本科生及師帶徒學生桃李滿天下。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8部,負責科研項目5項,分別獲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和國家“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被國家科委錄入中國科技名人。擅長診治內科疑難雜病及溫熱病。

張磊:80歲(1929年生),主任中醫師、教授,原河南省衛生廳副廳長,河南中醫學會會長,中藥學會會長。《河南中醫》編委, 《中醫研究》顧問,河南省中藥新藥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二部一局第二批師承制導師。系國家“十五”攻關“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經驗繼承研究”課題的名老中醫,首屆全國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榮獲越人杯河南省優秀醫師獎。由於長期從事教學和臨床,經過眾多名師的教誨,加之治學嚴謹,攻讀勤奮,故而醫理純熟,醫術精湛,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於內科雜病的治療,先後在雜誌發表學術論文多篇,注釋《產鑑》一書,著《張磊臨證心得集》、《醫餘詩聲》專著。

邵夢揚: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帶徒指導老師,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幹部醫療保健專家組成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藥學會新藥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中醫藥學會腫瘤專家會診中心副主任,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中醫藥專業委員會委員,原河南省中醫腫瘤學會主任委員,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河南省全民健康促進會副會長。從事腫瘤醫療、教學和科研50餘年,從未脫離臨床一線,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中西醫治療相結合,多種傳統療法有機結合,建立了整體觀指導下全方位綜合治癌策略,改善了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療現狀。擅長全方位中西醫綜合治療肺癌、肝癌、胃腸道癌、乳腺癌、腎癌、卵巢癌及子宮癌等。

趙時雨:主任中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帶徒指導老師,中國中醫藥學會消渴病專業委員會常委,河南中醫學會理事、消渴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河南省藥品評審員,省科委技術成果評審委員。1965年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中醫系,從醫40餘年,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守常達度,師古而不泥古,提倡“病證並重”辨證論治思想,兼收並蓄,衷中參西。臨證中思想活躍,對呼吸、咳嗽、支擴、哮喘、肺間質纖維化;消化、胃炎、糜爛、膽返流、消化潰瘍;泌尿內外、腎炎、腎衰;精神神經系統病、痿證、郁證等;肺癌、胃腸癌等各種疑難病症均有較豐富的經驗,奇方迭出,廣為病家稱道。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編著三部,獲科技成果獎3項。

趙國岑:主任醫師。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帶徒指導老師,河南省高級技術職務中醫系列評審。歷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河南分會常務理事、資深理事。中國名醫學術研究會理事、河南分會常務理事。全國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脾胃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名譽主任委員。原河南省中醫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從醫近50年。主張辨證辨病相結合,倡導“要健康調脾胃,要長壽先補腎”。擅長採用調陰陽、調氣血、疏理氣機、健脾補腎法治療消化病、糖尿病、腫瘤、男科病及內科雜病。

鄭啟仲:主任中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中醫兒科學會副會長、河南省中醫藥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中醫藥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勞動模範、中共十四大代表、河南省優秀專家、首屆河南優秀醫師,受聘世界中醫藥科技學院傳統醫學博士。從醫40餘年,擅長腎病綜合徵、急慢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百日咳、發熱、咳嗽、哮喘、腹瀉、厭食症、B肝、多動症、抽動穢語綜合徵、復發性口腔潰瘍、麻疹、猩紅熱、水痘、乙腦、病毒性腦炎、流行性出血熱等疾病的診治及小兒亞健康狀態的調治。

門成福:教授,主任中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名老中醫帶徒導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遴選的全國500名名老中醫之一。從醫60餘年,擅長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男女不育症及婦科疑難雜症。以精微的辨證施以論治,調經,止帶,種嗣,保胎,救人無數。

王自平:河南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1965年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中醫系。國家衛生部確定的全國名老中醫專家,被河南省政府授予中醫事業終身成就獎。曾任河南省婦科學會委員,鄭州市婦兒科學會主任。從醫50餘載,在長年醫療實踐的同時一直潛心鑽研前人之古典醫籍及歷代婦科專著,不斷學習當代醫家和現代醫學的最新理論,並將祖國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相結合,勇於探索,開拓創新,對中醫婦科病的診治,提出了很多獨特的學術觀點,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著書7部,撰寫發表臨床、科研論文60餘篇,完成科研項目7項。 臨證施治注重整體的調治,務使病理狀態恢復為生理常態。同時結合婦人特有的經、帶、胎、產及雜病特點,四診八綱,辨證施治。對中醫婦科疾病的病因、病機、診斷、治療均有獨特的見解及顯著的療效,尤其擅長診治婦科各種疑難雜症,如帶下病(急慢性盆腔炎)、男女不孕症(輸卵管梗阻)、胎漏、胎動不安、滑胎、症瘕(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目前仍堅持從事中醫婦科的教學、臨床、科研一線工作,弟子桃李滿天下。其精湛的醫術和“仁愛救人”的醫德受到同行及廣大患者和家屬的稱讚。

先進設備

設備先進,技術精良:擁有螺鏇CT、C型臂、彩超、鉬靶乳腺攝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動態心電圖、熱療機、粒子治療儀、免疫機、腹腔鏡、體外碎石機等大型進口醫療設備和先進的診療手段。

科研成果

科技興院,成就斐然:獲得省部級及其以上科技成果獎54項,主持科研項目90餘項,其中,“帕金森病綜合治療最佳化方案研究”為“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課題。出版專著52部,發表學術論文千餘篇。同時,還走出國門,同美國、加拿大、韓國等國際學術團體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友好合作。

其他相關

河南中醫學院

教學相長,共同發展:設定中醫學、中醫骨傷學兩個專業,八個學科,中醫內科學科、中醫骨傷學科為河南省重點學科,擁有4個碩士學位授予點,碩士生導師20餘人。

醫院榮譽

全院職工始終遵循“一切為了病人”的辦院宗旨,堅持“弘揚祖國醫學,博採現代科技”的辦院方向,秉承“承古納今,厚德為民”的院訓,發揚“文明、精湛、開拓、奉獻”的辦院精神,以精益求精的技術,嚴格高效的管理,給病人提供優質、高效、便捷、安全的醫療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先後榮獲“三級甲等中醫院”、“愛嬰醫院”、“省級文明單位”、省、市、區“執行物價計量政策法規最佳單位”、“河南省醫院行風建設先進單位”、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狀”、鄭州市“花園式綠化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河南省三級甲等醫院一覽

三級甲等醫院簡稱三甲醫院,是中國大陸對醫院實行“三級九等”的劃分等級中最高的一級。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民營醫院也可以參與等級評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依照《醫院分級管理辦法》中的條例進行判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