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ohai Campus),簡稱河北農大渤海校區,其總校河北農業大學是省屬重點建設高校,創建於1902年(清光緒28年),是我國最早實施高等農業教育的院校,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河北農大渤海校區是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學校。河北農大渤海校區坐落在渤海新區黃驊新城中心地帶的科教園區,緊鄰渤海公園風景區和CBD企業總部,校區規劃占地面積1900畝,規劃建築面積53.89萬平方米,項目一期已投資6億元,建築面積近28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超過15億元。校區建設規劃以“生態、人文、創新”為指導思想,緊緊圍繞打造“水城中的綠洲,綠洲中的校園”這一主題,校園南區集中展現了“一軸八景十二園”的園林式景觀特色,綠化率達到了56.9%。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
河北農業大學創建1902年(清光緒28年)河北農業大學創建,是我國最早實施高等農業教育的院校,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先後經歷了直隸農務學堂、直隸高等農業學堂、直隸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河北大學農科、河北省立農學院、河北農學院、河北農業大學等歷史時期。
1952年,森林系整建制調整到北京,參與組建了北京林學院(現北京林業大學);畜牧獸醫系整建制調整到內蒙古,參與組建了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現內蒙古農業大學);1955年農田水利系整建制調整到武漢,參與組建了武漢水利學院(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的前身,現已併入武漢大學)。
1995年,與原河北林學院合併組建了新的河北農業大學;2000年,原河北水產學校(位於秦皇島市)和原河北畜牧科技學校(位於定州市)兩所中專先後併入學校。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渤海新區。新區北依京津,南連齊魯,下轄“一市四區”,即黃驊市、港城區、中捷產業園區、南大港產業園區、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3360平方公里,人口60萬,海岸線130公里。域內交通路網四通八達,國道205、307、337,與石黃、榮烏、沿海、保滄四條高速和朔黃鐵路、邯黃鐵路、黃萬鐵路、滄黃鐵路、京滬鐵路、黃大鐵路多條鐵路縱橫互動,形成了連線冀中南的“大通道”,實現了與京津、周邊省份和中西部地區的快速通達,是我國北方綜合交通體系較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渤海新區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開放發展、環渤海合作發展、河北沿海率先發展四大戰略機遇的交匯之地,是建設首都經濟圈和國務院批覆的《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區全面實施“港口國際化、產業集群化、全域城市化、環境生態化”戰略,深入推進綜合性大港建設,全力打造亞歐大陸新通道橋頭堡;加大構建以石油化工、冶金裝備、商貿物流等主導產業為支撐,以新材料、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的現代臨港產業體系;積極打造“一港(黃驊港)、一城(黃驊新城)、三組團(臨港商務城區、南大港生態城區、南排河海濱城區)、九園區(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園區、臨港物流園區、石化產業園區、黃驊汽車產業園區、南大港生態產業園區、中捷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海洋經濟產業園區、中歐產業園區、黃驊港綜合保稅區)”產業聚集新格局,努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臨港產業聚集區;著力構建靚麗繁華、生態宜居的“沿海強區,壯美港城”,為打造河北省沿海率先發展經濟成長極和京津冀新增長極,實現“建設大港口、培育大產業、發展大城市”的宏偉目標,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河北農業大學乘勢而上,順勢而為。2008年,學校與中捷產業園區簽署共建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的協定,為學校整體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校區規劃占地面積1900畝,建築面積53.89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超過15億元。2009年開工奠基,項目一期已投資6億元,其中,現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校園(南區)占地734畝,建有綜合樓、行政樓、教學樓、學院樓、學生公寓、博物館、大學生活動中心、食堂、超市浴室等樓宇20餘棟。化學、儀器分析、計算機、網路、水產養殖、海洋技術、水利、ERP等40種專業實驗室,已完成建築面積近28萬平方米。
渤海校區於2011年實現首次招生。目前在校生近7000人。2013年8月,被河北省教育廳列為高校綜合改革試點學院。經過辦學過程中的不斷探索,2014年校區增設“兩院一部”(即文管學院、理工學院、基礎課部),同年,海洋學院從秦皇島校區抽調精幹師資管理隊伍常駐渤海校區進行學科建設工作。目前,校區設有“三院一部”和7個行政管理部門,常駐教職工及行政管理人員近300人。2015年12月,經學校批准渤海校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實現了從“條條管理”到“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全新管理模式的轉變,激發了校區改革發展新動力。伴隨著管理體系的逐步完善,渤海校區現已形成文理並重、基礎寬厚、協調發展、突出套用與創新的辦學特色。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
2016年,共有126名應屆畢業生成功考取碩士研究生,渤海校區考研成績再創新高。2016年,渤海校區全部納入一本專業招生,理工學院、文管學院、海洋學院共涉及16個本科專業招生,包括:化學工程與工藝、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科學與工程、製藥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工程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會計學、公共事業管理、水產養殖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海洋科學類(海洋技術,海洋科學),招生計畫1710人。學校本科教育實施按類培養,注重“厚基礎、寬口徑、廣交叉、精專業”,培養具有較強專業素養、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專科教育在保證專業培養的同時,增設部分素質教育課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適應能力。
本科
水產養殖學 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化學工程與工藝 食品質量與安全 物流管理
工商管理 市場行銷 會計學 工程管理 公共事業管理
海洋科學類(含海洋科學、海洋技術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體工程 網路工程
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方向) 製藥工程 食品科學與工程
專科
食品加工技術 人力資源管理 水產養殖學 商務英語 會計電算化
法律事務 金融保險 建築工程技術 水環境監測與保護 商務英語

水產技術推廣站、飼料辦等事業單位從事漁業行政管理、教學、科研、開發工作,可在漁業生產、飼料、漁藥、水族館、觀賞魚養殖等相關企業從事水產動物苗種繁育、飼養管理、疾病防控、飼料加工、產品研發、技術推廣、經營管理、市場行銷等工作。
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學生掌握生物學、環境科學、海洋學的基本理論和海洋生物資源和環境保護、海洋法規、漁政管理、漁業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掌握海洋生物資源調查和環境保護、漁業行政執法、航海、捕撈、水產動植物增養殖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培養具備一定管理能力、研發和推廣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的綜合素質高、能力強的套用型複合型專業人才。
二、主要課程:漁業資源生物學、漁業資源與漁場學、海洋生物資源和環境調查方法、漁業資源評估與管理、水化學、海洋生態學、漁業環境保護與監測、海洋學、航海學、漁具漁法學、漁業工程學、海洋法規與漁政管理、海洋漁業經濟管理、海水魚類增養殖學等。
三、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船檢局(站)、漁政處(站)、海洋局、水產局、農業局、水利局、農開辦等政府漁業管理部門和海洋與水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水產技術推廣站等事業單位從事漁業行政管理、教學、科研、開發工作,可在漁業生產、遠洋漁業、海洋館、網具、飼料、漁藥等相關企業從事水產動物苗種繁育、飼養管理、疾病防控、飼料加工、網具生產、產品研發、技術推廣、經營管理、市場行銷等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學生在思想道德、文化、身心素質、業務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計算機硬體與軟體基礎理論知識;掌握本領域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具備基於web的套用軟體開發、安卓/蘋果等移動設備套用軟體開發及嵌入式系統開發的能力。
二、主要課程:離散數學、C/C++語言程式設計、數據結構、彙編語言程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與系統結構、作業系統、計算機網路、編譯原理、資料庫系統原理、人工智慧、計算機圖形學、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Java技術、多核多執行緒技術、B/S架構系統開發等。
三、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軟體企業、科研院所以及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信息技術部門等單位從事軟體工程領域的技術開發、教學、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食品質量與安全
一、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食品科學、食品檢測與分析、食品安全監控和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在食品生產、食品衛生和技術監督部門從事分析檢驗、質量管理、執法監督、安全評價、企業管理和科學研究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二、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無機及分析、有機化學、生物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分析、儀器分析、食品安全與衛生學、食品微生物檢驗學、食品毒理學、食品質量安全控制體系、食品安全風險分析。
三、就業方向:畢業後可在食品生產、食品衛生和技術監督部門從事分析檢驗、質量管理、執法監督、安全評價、企業管理和科學研究,或攻讀碩士學位。
化學工程與工藝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化學工程與化學工藝方面的知識,能在化工、煉油、能源、環保和醫藥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工程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化工工程技術人才。
二、培養規格: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工程學與化學工藝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化學與化工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套用、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對生產過程進行模擬最佳化和革新改造、對新過程進行開發設計和新產品研製的基本能力,並在化學工程、化學工藝、能源化工、精細化工等方面形成特長。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化學工程、化學工藝、套用化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化工裝置工藝與設備設計方法,掌握化工過程模擬最佳化方法;
(3)具有對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對於化工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化學工程學的理論前沿,了解新工藝、新技術與新設備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7)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三、就業方向:化工、煉油、能源、環保和醫藥等部門企業事業單位。
工程管理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能在工程施工、房地產開發、建設監理、建設行政管理、物業管理等單位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級管理人才。
二、主要課程:管理學基礎、工程經濟學、運籌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經濟法學、工程造價、工程項目管理、房地產估價、契約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與管理、工程力學、工程結構、房屋建築學等。
三、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工作去向主要為建設單位、設計與施工企業、房地產企業、工程諮詢監理企業、建設行政管理及其他行政企事業單位從事工程項目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房地產估價、建設監理、造價管理、物業管理和建設管理等工作。
食品科學與工程
一、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現代食品科學與工程技術及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領域內從事食品生產技術管理、品質控制、分析檢驗、產品開發、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等工作的食品工程技術高級人才。
二、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食品化學、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藝原理、食品機械與設備、食品貯運學、食品工廠設計、食品衛生檢驗、食品標準法規等。
三、就業方向:畢業後可在食品領域內從事食品生產技術管理、品質控制、分析檢驗、產品開發、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等工作,或攻讀碩士學位。
製藥工程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製藥工程的基本知識,能在醫藥、獸藥、農藥、精細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門從事醫藥產品的生產、科技開發、套用研究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主要課程: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藥物化學、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免疫學、發酵工程、生物分離工程、生化藥物學、微生物藥物學、製藥工程研究進展等。
三、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在醫藥、農藥、獸藥和生物化工等部門從事醫藥產品的生產、科技開發、套用研究和經營管理等工作。
水利水電工程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在水利、水電等部門從事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主要課程:水力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工程水文學、建築材料、水工鋼筋混凝土、水工鋼結構、水利工程經濟、水利水電規劃、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項目評估與管理等。
三、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從事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及河道整治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監理、運行管理等領域的工作。
工商管理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面向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的套用型高級專業人才。
二、主要課程: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金融學、財務管理、戰略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企業運營管理、管理系統工程等。
三、就業方向:各類工商企業、銀行、證券公司、金融機構,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管理、行銷管理及生產運營管理及等相關工作。
會計學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需要,具備人文精神、良好的政治素養與道德修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掌握熟練的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等綜合能力,具有經濟、管理、法律和會計學等相關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營利組織和非營利組織從事會計實務的高等技術套用型專業人才。
二、主要課程:會計學基礎、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審計學、會計電算化、財務分析、國家稅收、經濟法等。
三、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宜到各類企事業單位、中介機構和社會團體等從事會計、審計、稅務、金融、統計等相關工作。
物流管理
一、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養,具有較好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堅實的外語、數學、計算機基礎,具有紮實的經濟、管理、信息、系統科學及相關學科理論基礎,熟練掌握物流各環節工作的基本知識,具備物流管理與運作、供應鏈管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專業套用型人才。
二、主要課程:西方經濟學、管理學、經濟法、會計學、運籌學、物流管理、採購管理、物流運作管理、國際物流、港口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供應鏈管理等。
三、就業去向:本專業畢業生適宜到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物流和供應鏈系統最佳化、物流業務運作及組織管理等相關的教學、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市場行銷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經濟管理理論基礎知識、市場行銷知識、企業管理知識、電子商務知識和較強的電子計算機套用能力,能熟練運用現代經濟管理理論,獨立進行市場行銷活動,熟悉各種行銷專業技能的高素質綜合性行銷人才。
二、主要課程:管理學、市場行銷學、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消費者行為學、廣告學、國際商務談判、行銷策劃、銷售管理、現代企業管理、物流管理等。
三、就業去向:在經濟管理、公司企業、行政事業等單位從事行銷策劃、市場調查預測、商務談判、廣告設計宣傳、電子商務等工作。
公共事業管理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套用這些知識的能力,能在文教、體育、社會工作、環境保護、社會保險、城市社區等公共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及相關企業從事管理的複合型、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二、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公共關係學、公共經濟學、社會統計學、管理定量分析、公共組織行為學、公共管理學、行政管理學、公共政策學、公共組織財務管理、公共工程項目管理、電子政務、管理文秘、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概論。
三、就業方向:在文教、體育、社會工作、環境保護、社會保險、城市社區等公共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及相關企業從事管理工作。

師資力量

在職教職工數 人數
專任教師 1662
博士生導師 147
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439
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732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0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3
河北省“百人計畫” 2
河北省高端人才 2
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 5
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 17
河北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7
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一層次人選 6
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層次人選 8

基礎設施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
教學樓
學校擁有兩棟教學樓,分別為第一教學樓和第二教學樓。
學生公寓
學校現有學生宿舍樓6棟,1號和2號為男生宿舍樓,2號和3號、5號為女生宿舍樓,6號宿舍樓為男女混合宿舍樓,宿舍內有陽台,取暖設施為地熱方式。
學生餐廳
學生餐廳共建有三層,一層分為大食堂和回民餐廳,二層分為教師餐廳和學生用大餐廳。三樓為大學生創業園,設有各種設施及商店方便大學生創業。
操場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操場設有塑膠跑道,觀禮台。
田徑場地跑道表層的結構為塑膠質地,有籃球場,足球場地,單雙槓。能夠滿足學校學生的日常鍛鍊和運動會等慶典的舉辦。
實驗樓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現有實驗樓兩座,分別為第一實驗樓和第二實驗樓,其中第一實驗樓為機房,英語語音室,物理實驗等,第二實驗樓為生物,化學等實驗室。
學院樓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現有學院樓一座。
行政樓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現有輔導員辦公行政樓一座。
綜合樓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現有綜合樓一座綜合樓一到四樓為校區圖書館,五樓到十二樓為校區各辦公室和學院辦公地點及會議室、學術報告廳
大學生活動中心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現有大學生活動中心一座,用於各組織辦公室以及文藝活動場所。
校史館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現有校史館一座。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的建設和發展將適應國家新興戰略產業、河北省現代產業體系構建需求,瞄準渤海新區社會發展和支柱產業建設,結合學校的戰略發展規劃,以海洋科技、食品化工、工商管理、信息技術、機械製造、現代農業等學科類群為重點,更新教育理念,創新辦學模式,構建教育教學、套用研究和產業開發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將人才培養、研究開發與區域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高校在知識創新、技術創新、高端人才培養方面的核心功能,把渤海校區建設成為河北農業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成為環渤海濱海經濟產業帶套用型專業人才培養基地,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之源,為我省沿海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撐。
作為入駐地方的唯一一所河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國家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共建的河北省重點骨幹大學,渤海校區積極融入地方發展,先後與滄州市產品質量檢驗所、滄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中捷司法局、黃驊司法局、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合作共建實習實訓基地。為實現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的宏偉目標,渤海校區搶抓機遇,創新發展,積極開拓國際合作與交流,先後與捷克查理大學、斯洛伐克農業大學、捷克托馬斯巴塔大學、美國多恩大學、烏克蘭文尼察國立技術大學、烏克蘭國立化工大學等境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的建設和發展將適應國家新興戰略產業、河北省現代產業體系構建需求,瞄準渤海新區社會發展和支柱產業建設,結合學校的戰略發展規劃,以海洋科技、食品化工、工商管理、信息技術、機械製造、現代農業等學科類群為重點,更新教育理念,創新辦學模式,構建教育教學、套用研究和產業開發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將人才培養、研究開發與區域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高校在知識創新、技術創新、高端人才培養方面的核心功能,把渤海校區建設成為河北農業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成為環渤海濱海經濟產業帶套用型專業人才培養基地,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之源,為我省沿海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撐。
截止2015年10月23日河北農業大學共有8個研究所分別為:河北省山區研究所、科學技術研究院、河北農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河北林果研究、河北農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河北農業大學學報、河北農業大學教學成果網、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與分子植物病理學實驗室。

科研成果

“十二五”以來,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712項,到位經費4.5億多元,其中主持承擔中央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3項、國家科技支撐課題5項。鑑定科技成果259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73項,獲河北省突出貢獻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18項、二等獎38項,連續多年在全省高校名列前茅。審定新品種27個,授權專利190項,三大索引論文1358篇。主持的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課題,實施區覆蓋全省68個糧食大縣,連年取得新突破,有力支撐了河北糧食生產“十一連增”,2011年獲“國家科技計畫執行突出貢獻獎”。

學術交流

與20餘所國(境)外高校建立了學術交流和校際合作關係,招收外國博士留學生。通過“援外技術培訓班”先後培訓開發中國家學員400餘名。

文化傳統

校慶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
薪火傳承一百一十載,跨越發展盛世譜華章。2012年10月16日,河北農業大學迎來了建校110周年盛典。花團錦簇、彩旗飄揚,師生把手再敘往日情誼,同窗促膝共話輝煌明天,秋雨過後,空氣異常清新,溫暖的秋陽下,整個農大校園沉浸在母校生日的喜悅氣氛中。

校訓

崇德、務實、求實

學生團體

學生組織名稱
上級指導機構 指導老師 首屆主席或第一負責人 副主席或其他負責人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學生會 團委 王洪東 李軍健 韓金霖,劉鵬,李依雪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社團聯合會 團委 王洪東 黃浩 任洪民等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大學生科技協會 團委 胡楊峰 李澤生 楊林娜,孫菲等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大學生藝術團 團委 王洪東 李依雪 李莉,劉宗英等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志願者協會 團委 王洪東
李軍健 張海靜,石亞倩,劉洪亮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國旗班 學工辦 管春峰 高佳豪 -----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校園自律委 學工辦 鄭文獻 張亞男 -----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公寓自律委 學工辦 李增友
閆占偉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大學生就業創業協會
學工辦 王洪東 夏必琳 王珊珊 喬燕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教務信息站 教務辦 黃勇 呂雅光 褚夢凡,張飛飛,張柯佳

學校領導

根據2016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的現任領導如下:
黨委書記:饒桂生
黨委副書記、校長:申書興
黨委常委:李彤
紀委書記:李俊卿
黨委常委,黨委組織部部長(兼):陳琳元
副校長:馬峙英
副校長:孫建恆
副校長:王益民
副校長:高寶嘉
副校長:楊會來

校園環境

渤海校區坐落在渤海新區中捷高新區中心地帶的高教園區,與博海公園、布拉格廣場風景區、渤海新區大學科技園交相輝映。緊鄰河北工程學院研究生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泊頭職業學院渤海分校、北京師範大學滄州渤海新區附屬學校。距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渤海理工職業學院、黃驊職業技術學校約12公里。風景秀麗,交通便捷,校區距沿海高速25公里,距黃石高速10公里,距榮烏高速10公里。校區建設規劃以“生態、人文、創新”為指導思想,緊緊圍繞打造“水城中的綠洲,綠洲中的校園”這一主題,融入古典園林景觀設計元素,藍瓦紅牆,氣勢恢宏,布局精巧,典雅大氣,集中展現了“一軸八景十二園”的園林式景觀特色,綠化率達到了56.9%,被評為“河北省園林式單位”,校區環境優雅靜謐,配套設施齊全,教學條件先進,是師生科研學習的理想場所,現已成為展示當地形象的靚麗名片。

知名校友

徐瑞林,現為中國文化信息協會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會員。中國市長書畫院院士,中國書法家協會廣西分會會員,廣西老年書畫研究會顧問、廣西對外友好交流書畫家協會會員、梧州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書畫函大梧州分校顧問。
董玉琛,1950年畢業於河北省立農學院,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王祖武,現任全國民辦高教委員會高級顧問、河北省老年大學校長、河北省教育基金會會長、河北炎黃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河北黃河文化經濟發展研究會會長、河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第一副主任等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