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跳岩

沱江跳岩

沱江跳岩,位於鳳凰古城[湖南]北門外沱江河道中。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舊時是進出鳳凰古城的主要通道之一。乾嘉苗民起義,辛亥革命[1911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鳳凰光復起義、解放戰爭,這裡都是進攻古城鳳凰的主要通道。沈從文、黃永玉等文學藝術大家,也是從沱江的“跳岩”走向世界的。

基本信息

簡介

沱江跳岩沱江跳岩
跳岩全長100米。共有15個岩墩,依次橫列在沱江河床上。岩墩均用紅砂塊石修砌,墩與墩之間相距5米,上面用木板搭鋪,木板再用鐵鏈捆牢,固定在河兩邊的鐵樁上,防洪水沖走。幾度風雨霜雪,幾度滄海桑田,跳岩仍堅固牢實,保存完好,如今不僅是沱江河上人們來往的要道,而且成為鳳凰古城頗具民族特色的亮麗風景。

鳳凰古城北門外,沱江河水由西向東緩緩流淌,15個岩墩在河面上依次的排列,人們或挑擔、或背簍,行走在這個沒有橋面的小橋上,當地人叫“跳岩”。沱江是古城的精華所在。

沱江上的跳岩古樸有趣,不僅有潮漲潮落的情趣,而且時常有苗家姑娘背著山貨飄逸行走的風景。橋岸那一溜清光岩石鋪就的碼頭,整天不絕的棒槌聲,嘻嘻哈哈的喧鬧聲,匯成了女人們世襲的樂園。

作用

沱江“跳岩”,是湘西特有的交通方式,也曾是進出鳳凰古城的主要通道之一。乾嘉苗民起義、辛亥革命鳳凰光復起義、解放戰爭,這裡都是進攻鳳凰古城的主要通道。沈從文黃永玉等文學藝術大家,也是從沱江的“跳岩”走向世界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