沢

沢是日本漢字,形聲,從水。沢[zé] 同“澤”中國漢字(本義:光澤,潤澤),日語平假名寫法[たく],羅馬音[taku] 。如日語單詞 沢山[たくさん],【很多、充分】之意。讀作[さわ]時,指澤,沼澤,濕地。積著淺水,蘆葦和荻等生長茂盛的地方。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zé
漢字漢字

注音:ㄗㄜˊ
簡體部首:氵
部外筆畫:4
總筆畫:7
繁體部首:水
五筆86&98:INYY
倉頡:ESO
鄭碼:VXS
筆順編號:4415134
四角號碼:3718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CA2

詳細釋義

【ze】 澤
damp; luster; pond; pool;

⑴澤zé
⑵(形聲。從水。睪(yì)聲。本義::光澤,潤澤)
⑶同本義 [luster]
澤,光潤也。――《說文》
共飯不澤手。――《禮記·曲禮》
澤劍首。――《禮記·少儀》
實諸澤器。――《考工記·慌氏》
順非而澤。――《荀子·禮論》
芳與澤其雜糅兮。――《離騷》
熱多則淖澤。――《素問·經絡論》
色沃不澤。――《素問·玉機真藏論》
色澤瑩潤。――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根色鮮澤。――宋·沈括《夢溪筆談
仁義不足澤其性,禮樂不足錮其情。――王安石《太古》
⑷又如:澤雨(潤澤萬物之雨);澤器(潤澤光滑的器皿);色澤(顏色和光澤)
⑸水深的湖澤或水草叢雜的湖澤 [marsh]
下而有水曰澤,言潤澤也。――《釋名》
水草交厝名之為澤。言其潤澤萬物以阜民用也。――《風俗通》
澤水之鐘也。――《國語·周語》
川壅為澤。――《左傳·宣公十二年》
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韓非子·五蠹》
山澤不避。――《史記·貨殖列傳》
行吟澤畔。――《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在某澤中。――《漢書·李廣蘇建傳》
⑹又如:澤陂(池沼);澤皋(沼澤);澤淖(泥潭);澤農(指在水澤地區耕作的農夫);澤鹵(地低洼而多鹽鹼);澤藪(大澤);川澤
⑺恩澤,恩惠 [beneficence;favor]
澤及萬世而不為仁。――《莊子·大宗師》
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澤流後世。――《史記·西門豹傳》
⑻又如:澤民(施恩惠於民);澤物(施恩於人,做好事);澤枯,澤骨(恩澤施及死去的人。形容恩情深厚);澤霈(恩惠普施);澤潤(恩澤普施)
⑼仁慈的行動 [benefit]
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澤。――《書·多士》
⑽雨和露 [rain and dew]
兩澤下注。――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⑾又如:澤下尺,升上尺(天上的雨下落一尺,地上的禾苗就向上長一尺。比喻君王賜給臣民恩澤,臣民就擁戴君王)
⑿土壤中的水分 [moisture]
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齊民要術
⒀津液、唾液或汗水 [body fluid,saliva or sweat]
幾扇門窗上就留著他的手澤了。――葉聖陶《小銅匠》
⒁潤頭髮或皮膚的油脂 [oil]
你讓我來分你一些香澤吧!――郭沫若《王昭君
⒂又如:芳澤;香澤
⒃汗衣;內衣 [undershirt; underclothes]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詩·秦風·無衣》
⒄祿位;遺風 [custom left by a preceding generation]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孟子》
⒅又如:手澤
澤國zéguó
⑴[a land that abounds in rivers and lakes]∶多水的地區;水鄉
澤國用龍節。――《周禮·地官·掌節》
江村夜漲浮天水,澤國秋生動地風。――唐·杜牧《題白雲樓》
⑵[inundated area]∶遭水淹了的地區
那年發大水,這裡成了一片澤國
澤蘭zélán
[boneset] 澤蘭屬草本植物的一種,特點是具有對生的貫穿葉和白色、排列成傘房狀的頭狀花序,過去用作家常藥品
澤瀉zéxiè
[oriental water plantain] 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橢圓形,開白色小花。生長在沼澤中。根可以入藥,是利尿劑
澤1
(澤)zé ㄗㄜˊ
⑴水積聚的地方:大~。湖~。潤~(潮濕)。沼~。
⑵金屬或其他物體發出的光亮:光~。色~。
⑶恩惠:恩~。~及枯骨(施惠於死人)。
⑷洗濯。
⑸汗衣,內衣。
鄭碼:VXBI,U:6CFD,GBK:D4F3
筆畫數:8,部首:氵,筆順編號:44154112
damp;luster;pond;pool;
澤2
(澤)shì ㄕˋ
古同“釋”,解散。

漢英互譯

damp;luster;pond;pool;
English
◎ marsh,swamp; grace,brilliance

拼音是ze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