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面旅遊區

沙面旅遊區

沙面可能是中國最富有歐陸風情的地方,位於荔灣區珠江白鵝潭北岸,是一個橢圓形的小島,面積為0.3平方千米的彈丸之地。最近由於其島上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群頗具特色,而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稱之為"羊城第九景"。

基本信息

簡介

沙面旅遊區沙面旅遊區
沙面原為珠江沖積而成的一個沙洲,早期稱為中流沙、拾翠洲。

此地自宋至清代均為廣州對外通商要津。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同意把沙面"租"給英、法帝國主義,該地淪為英法租界,改為現名。1859-1862年挖掘沙面涌時,將沙面與珠江北岸隔開,只在東面架設一座石橋與北岸相通。現在沙面有沙面北街、沙面大街和沙面南街3條東西走向和沙面一至五街5條南北走向的共8條主要街道和馬路。而在東、北、西三面則分別有東橋、西橋、新西橋等與六二三路相通。島上綠樹成陰,環境幽雅,有勝利賓館、沙面賓館、白天鵝賓館廣州國際海員俱樂部波蘭駐廣州領事館、朝鮮輸出入商業、中波輪船股份公司廣州辦事處、沙面網球場、沙面游泳場等建築和外事單位及體育娛樂設施。

意義

沙面旅遊區沙面旅遊區
沙面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意義,所以沙面最值得關注的是其控制規劃區,也即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範疇的,包括有近代沙面建造的外國租界建築群在內的範圍。這片地方,1859年劃為外國租界後,陸續便設有英、法、美、德、日、意、荷、葡等領事館及銀行、洋行。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由國民黨政府接管。舊建築中不少為西洋的古典格局。1959年周總理視察沙面時便指示要妥善安排、保護舊貌,作為半殖民地的歷史見證,並可開放為旅遊區供遊人參觀。

廣州市旅遊景點

廣州別名羊城,簡稱穗,廣東省省會。是華南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我國著名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素有“羊城”、“穗城”的美稱。本期任務讓我們來盤點羊城的各處美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