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西鎮

沙西鎮

沙西鎮位於福建漳浦縣西南部,北部為梁山餘脈山地,隔梁山山脈與盤陀鎮交界,東與杜潯鎮交界,西隔梁山蓮花峰(海拔960米)與雲霄縣東廈鎮交界,南臨東山灣海域,全鎮總面積765平方公里,海岸線225公里,俗稱其地理格局為“三山六海一分田”。發源於梁山南麓的幾條溪流自北而南縱貫鎮境入東山灣。東西走向的省道漳東線公路及漳詔高速公路貫穿全鎮。村莊多處於毗連,人口密集。鎮政府設在河村嶺仔頂,距縣城40公里。在這地帶之北,則是群山綿亘,沒有村莊,只有公社化階段開墾今尚存的農果茶場,其中有沙西場、枋林場、蓬山場、莊前場、塗樓場、三皇場等。漁業(灘涂養殖、圍墾養殖和近海捕撈)和新興的榕樹盆景產業是本鎮的兩大產業經濟支柱。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榕樹盆景之鄉中國榕樹盆景之鄉

沙西鎮位於福建漳浦縣西南部,北部為梁山餘脈山地,隔梁山山脈與盤陀鎮交界,東與杜潯鎮交界,西隔梁山蓮花峰(海拔960米)與雲霄縣東廈鎮交界,南臨東山灣海域,全鎮總面積76.5平方公里,海岸線22.5公里,俗稱其地理格局為“三山六海一分田”。發源於梁山南麓的幾條溪流自北而南縱貫鎮境入東山灣。東西走向的省道漳東線公路及漳詔高速公路貫穿全鎮。

轄14個行政村。漳詔高速公路,漳(浦)雲(霄)、漳(浦)沙(西)公路過境。有下寨碼頭。景點有建於宋代的海月岩。 村莊多處於毗連,人口密集。鎮政府設在河 村嶺仔頂,距縣城40公里。在這地帶之北,則是群山綿亘,沒有村莊,只有公社化階段開墾今尚存的農果茶場,其中有沙西場、枋林場、蓬山場、莊前場、塗樓場、三皇場等。漁業(灘涂養殖、圍墾養殖和近海捕撈)和新興的榕樹盆景產業是本鎮的兩大產業經濟支柱。

沙西人以擅長培植榕樹盆景而著稱。品種有榕樹瓜、風景榕、榕樹樁、根雕榕樹盆景等四類,其中以榕樹瓜盆景為最,素有“榕樹第一鎮”的美稱。沙西榕樹盆景,形態自然。似龍獅虎豹、飛禽走獸,古典人物、山景秀石,無奇不有。大的風景樹樁氣魄豪放,頂天立地;小的根、瓜、婆姿娑影,嬌人玲瓏;老的樹樁、樹根已有幾百年歷史,古香古色,自然純樸,令人心曠神宜。榕樹花卉盆景是沙西鎮一大支柱產業。

歷史

重大歷史事件

1、清康熙元年(1662年)漳浦執行清廷“遷界”命令,沙西一帶沿海劃為“棄土”,至康熙十八年清軍攻克廈門,大陸沿海才“復界”,被內遷的村民大部分回歸故里。

2、民國13年(1924年),漳浦紳士楊士鵬、黃寶忠陳啟芳等組織“鄉約”民軍,反對北洋軍閥張毅的統治,配合廣東國民革命軍北伐,沙西陳、林、李、黃四姓參加“鄉約”,各組織民軍隊伍,於1925年1月31日(農曆正月初八日),上午乘退潮從梅宅涉過舊鎮港,與駐守舊鎮的張毅部發生激戰,被打敗,紛紛從原路涉港逃命,時潮水已漲,陣亡及溺水而死者九十多人,一部份民軍退入石橋樓堡繼續抵抗,最後被消滅。是役,沙西一帶的民軍共死158人。

沿革

1952年設沙西區;

1956年改杜潯區沙西鄉;

1958年改杜潯公社沙西管理區;

1961年置沙西公社;1984年改鄉;

1993年改鎮;

1997年,面積76.5平方千米,人口4.3萬,轄沙西、河墘、枋林、蓬山、院前、莊前、嶼頭、下寨、塗樓、高山、高林、庵兜、白衣、北旗14個村委會。

地理位置

沙西鎮地處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西南部,北靠梁山山脈,南臨東山內澳。西對漳江口,東與古雷半島接壤,漳雲線及漳詔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境內有兩個500噸級碼頭,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這裡山青水秀,海月岩、石礬塔等名勝古蹟猶如珍珠般鑲嵌在黃金海岸線上。

下轄村

沙西鎮轄屬一覽表
行政村 所轄自然村或居民點
沙西村 沙崗、西山
塗樓村 塗樓、埔頭、丹舟、埔里
高山村高山、塘南、窯里、前埭、新墟
蓬山村 蓬山、打山
莊前村 莊前
高林村 高林、沙里、新城
嶼頭村 嶼頭西平、東平、下墩
河 村 河、西莊、普前、山頭
枋林村 枋林、上阿邊、下阿邊
院前村 院前、寨仔內
下寨村 下寨、潘寮
庵兜村 庵兜
白衣村 白衣、下埔
北旗村 北旗、下崎、炮台腳、羅宛井、彎溪、寺里

海堤設施

中型祖媽林水庫以渠道灌溉本鎮上半鎮各村(高山、莊前、高林、蓬山、嶼頭)水田。
沿海海堤歷年來得到加固,獲全省“千裏海堤加固達標建設先進鎮”稱號。

交通水利

下寨港建有500噸雙泊位機械裝卸碼頭。鄉村道路連通各村及漳東線公路。漳詔高速公路在庵兜附近有預留一個互通口(目前尚不開通),距今開通的杜潯互通口僅6公里。水陸交通利便。

礦產:花崗岩、綠輝岩儲量近1億立方米。

經濟狀況

沙西是山、海、田兼有之鄉鎮,地理位置比較優越。

一、山為梁山山脈的南坡及其餘脈諸丘陵,從南到北蜿蜒起伏,逶迤數十里,蘊藏著尚待開發的林業和水利資源優勢和發展茶果之地利優勢。

二、海為東山內灣,東有古雷半島,南有東山島,西南有雲霄 山 列 嶼、陳岱、東廈沿海諸山作為屏障。漳江自西而東,在本鎮的下埔、下寨入海,為天然的潮汐河口。全鎮東起莊前,西至北旗,共有9個行政村處在東山灣北岸二十多公里的海岸線上(其中7個村屬半漁半農,2個村以農業為主,漁業為副),近岸淺海地勢平緩,潮間頻寬闊,灘涂土質為黑褐色泥質土,海水無污染且微生物藻類浮游生物豐富,適合海岸帶各種魚類、貝類、蟹類繁殖生長(這就是沙西紅 紅蟳、漳江口泥蚶品質優良,享有盛名的原因,也是沙西鎮以漁業為經濟支柱的理由)。

三、田,現有的耕地多為河口沖積和人工圍墾相結合的濱海小平原,歷經幾代、十幾代人的開墾耕耘,加上水利建設,灌溉條件改善,至今,都成為濱海良田。縣人民政府選擇在杜潯、沙西濱海萬畝連片的耕地作為漳浦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園區,今正在繼續完善之中。改革開放以來,以高山、莊前、高林為主體的榕樹苗木培育和榕樹盆景的栽培悄然興起,成為一個前景看好的產業,這三個村有1700多戶栽培榕樹2000多畝,建成盆景園圃的有160多戶,其中有65戶發展成為銷售大戶。沿漳東線沙西路段6里長的榕樹盆景走廊,年銷售額1000多萬元,產品銷省內外及日本、朝鮮韓國台灣馬來西亞荷蘭,被譽為“中國根”。2000年6月沙西鎮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榕樹盆景之鄉",鎮政府對這產業已作出規劃:建設“十里榕樹花卉走廊”,發展栽培和行銷大戶120戶,種植面積增至4500畝,年產榕樹盆景120萬盆,產值3500萬元。

主要農產品有稻穀、番薯、黃豆、花生和蘆筍、白菜、花菜、四季豆、荷蓮豆、辣椒、西紅柿等各類蔬菜。水果有荔枝、龍眼、楊梅、枇杷等。(新近發展的東魁楊梅800多畝,經濟效益很好)主要海產品有魚、蝦、 紅蟳、牡蠣、海 蟲 間、泥蚶、花蛤血鰻、青鰻等,紅膏蟳、泥蚶享有盛名。

三資企業有晨光紙塑有限公司、全宏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有個體工商業戶155戶。

經濟發展

全鎮近四千戶培植榕樹千餘畝,年產榕樹瓜半成品五百萬株,成品榕樹瓜盆景三十萬盆,根雕盆景二萬盆,樹樁大景四千株,創產值一千九百萬元。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及日本、韓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漳浦縣沙西鎮榕樹盆景產業區位於省道漳雲線兩側,距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覽會主展區—漳浦馬口45公里,漳浦下寨貨運碼頭10公里。區內有規模花卉企業60家,面積300餘畝,擁有技術人員120名,其中省、市花協會員6名。產業區採用了公司加農戶的路子,聚集了漳州地區所有的榕樹系列品種,是一個榕樹品種較齊全、數量較多,檔次高中檔相結合,集種植、雕刻、包裝銷售為一體的功能區,發揮著全鎮商貿紐帶和形象視窗的作用。

教育

全鎮有2所中學(沙西中學、高林中學)和16所國小。

名勝古蹟

有海月岩、石礬塔、羅宛井甘泉、羅宛井社宋代瓷窯群遺址等。

旅遊發展

漳浦縣榕樹產業區熱忱歡迎海內外客商前來參觀考察,洽談生意,投資興業。沙西鎮位於漳浦西南部,南臨東山內澳,西接雲霄縣,北靠梁山山脈,土地總面積76.5平方公里,現轄14個行政村45000人口,海岸線長22.5公里,淺海灘涂養殖面積3萬畝,境內擁有儲藏量約1億立方米的花崗岩及大量青石,擁有1個上千噸位下寨碼頭,貨輪通往香港澳門台灣廈門寧波上海青島等地。有聞名海內外的旅遊風景聖地海月岩,還有石礬塔、羅苑井等古蹟,每年遊客近10萬人次。省道漳雲線和國家九五計畫項目漳詔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海陸交通十分方便,通信發達,計算機網路已進入居家生活。

評價和榮譽

中國榕樹盆景中國榕樹盆景

中國根

海峽西岸有個文明古縣,素稱“金漳浦”,縣西南部有一個與古雷港相接壤的鄉鎮沙西,以其獨特的人文、地理優勢,孕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榕樹盆景,尤其是“塊根榕”(又稱人參榕),更是出類拔萃,在海外廣受歡迎,被稱為“中國根”。
沙西鎮這個“中國榕樹盆景之鄉”,綠蔭如蓋,公路兩旁的榕樹,連綴成十里綠色走廊。踏進榕樹盆景生產基地,眼前出現造型各不相同的榕樹盆景,令人目不暇接。這裡有蒼勁古樸、老乾虬枝;有枝葉扶疏、橫條斜影;有亭亭玉立、風姿綽約;有懸根露爪、古奇雅致……野趣橫生,千姿百態的盆景,或蒼勁雄渾,或瀟灑輕盈,被觀賞者稱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尤以那“中國根”的人參榕盆景分外典雅,其觀賞性和經濟價值俱高。她適用於室內裝飾,又可擺設於庭院深巷,也可陳列於廣場、門前、路旁。她香飄五洲四海,暢銷海內外。
漳浦沙西所以能建構起榕樹盆景王國,有其別處無法替代的人文、地理優勢。由於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適宜榕樹氣根快速生長,有利盆景造型。此地又有豐富的風飛沙資源,提供培養人參榕樹的上等營養土配製材料。加上此處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技術人才隊伍,他們不斷創新,改進栽培和製作技術,發揮科技力量,同時善於吸收嶺南派和閩派盆景之精髓,在修剪、蓄枝裁乾、吊扎、嫁接等方面師法自然,又高於自然。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園林泰斗、北京農業大學教授陳俊愉先生來此考察時稱讚這是“福建發展花卉業的希望所在”。
沙西榕樹盆景,已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名牌產品”稱號。2008年沙西又被漳州市評為花卉專業鄉鎮。2009年4月,沙西榕樹盆景被列入漳州十大名優花果。沙西鎮提出“科技興榕,以榕興鎮”的發展戰略,致力於榕樹盆景主業的結構調整,使榕樹業走向規模化,現已有占地1萬畝的產業區。並積極鼓勵全鎮民眾進一步擴種,促進向專業化、產業化、精品化方向發展。如今全鎮已建設規格花圃200多家,發展榕樹種植,帶動從業人員25000多人,年產榕樹盆景精品800萬盆,把小盆景做成大產業。沙西鎮吹響全面建設新農村、建設小康社會的號角。

沙西鎮先後被上級黨委、政府授予“全省千裏海堤加固達標建設先進單位”、“全省海建工作二十年先進單位”、“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先進鄉鎮”等多種榮譽,2000年6月被國家林業局、國家花卉協會授予“中國榕樹盆景之鄉”美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