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高芳

沈高芳,女,揚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技術大隊副大隊長、法醫DNA實驗室負責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沈高芳,女,揚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技術大隊副大隊長、法醫DNA實驗室負責人。

人物成就

1994年,她從皖南醫學院法醫學系畢業後,成為揚州地區的第一位女法醫。沈高芳從邁出校園大門的那天起,她就和恐怖的案發現場、腐爛發臭的屍體這些令人想起來都作嘔的場面打起了交道。她時刻牢記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宗旨,時刻銘記“使命重於山”的責任,堅持科技強警、科技破案,淡薄名利,無私奉獻,在工作崗位上默默地耕耘。她利用DNA分析技術檢驗1171起案件,處理檢材12700多份,無一差錯。沈高芳先後榮立三等功三次,被授予“揚州市五一巾幗標兵”、“江蘇省人民滿意警察”、“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2006年在江蘇省平安創建中獲省委省政府表彰,被評為“平安江蘇建設先進個人”,獲個人一等功。

人物特寫

沈高芳用女性獨有的敏銳為偵破工作捕捉線索和方向,為辦案提供強有力的科學依據。2004年全國叫響“命案必破”口號後,沈高芳帶領實驗室全體工作人員常常為了破案通宵達旦工作,有時連續奮戰數晝夜。在寶應、江都、儀征等地數起重特大案件中,沈高芳所在的DNA實驗室發揮了關鍵作用,節省了大量的警力和財力,大大提高了偵查破案的科技含量。2004年8月11日,寶應發生攔路搶劫、殺人案,案情錯綜複雜、線索匱乏,偵破工作幾乎陷入僵局。沈高芳經過細心檢驗大量現場檢材,確認50多處送檢血樣均為死者所留。可用的破案線索似乎山窮水盡,但沈高芳堅信肯定能找到有價值的物證。現場遺留的一個棒球帽引起了她的注意。根據偵查員反映,很可能是作案人在作案過程中掉落在地的。沈高芳仔細搜尋,在棒球帽邊緣的夾縫中尋得一截斷髮,雖然明知從這截頭髮獲得犯罪嫌疑人的“密碼”十分困難,但她卻如獲珍寶,因為這可能是鎖定犯罪嫌疑人的唯一希望,有可能成為案件偵破的關鍵。實驗室初步檢驗效果很不理想,但她並不氣餒,經10多次變換條件反覆檢驗比對,終於驚喜地發現這一物證與“2003.8.26”江都市花盪松橋強姦案現場遺留物證數據一致,從而為指揮部準確串案並偵,刻畫罪犯臉譜,劃定排查範圍,選擇突破途徑提供了科學依據,最終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一舉破獲10多起跨地市系列搶劫、強姦、殺人案件。在成功拿下這一轟動全省的惡性系列大案後,參戰指戰員們一致讚譽沈高芳做出的貢獻是“一髮千鈞”。

沈高芳深刻認識到僅有膽量和熱情遠遠不夠,還要有過硬的技術本領。因此,沈高芳在向法醫界前輩和同行請教的同時,在學中乾,乾中學,不斷創新,努力尋求支持破案的新增長點。2002年,為了儘快掌握DNA分析技術,在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沈高芳遠赴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充電”,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2004年,在邗江方巷境內邵伯湖水面無頭屍塊案件偵查中,她對現場提取的微量物證反覆處理,終於檢出犯罪嫌疑人的DNA數據,有力地推進案件偵查,直至案件成功告破。在經水浸泡20多天的腐爛屍塊上檢出DNA數據在全國同行中亦屬罕見。在法醫DNA技術領域,沈高芳已頗有名氣,常有一些外地辦案單位慕名來揚送檢,請她協助破解難題。經過多年的磨練和鑽研,沈高芳已成為揚州法醫DNA檢驗方面的專業領頭人。2005年,她主動攻讀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物證技術研究生課程,這又為她在技術破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台階,她正向著更高的目標登攀。

沈高芳全身心地撲在工作上,常常犧牲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平均每天工作達12個小時以上,表現出人民警察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對黨,對人民的忠誠。在她懷孕時,繁重的工作讓她承受了巨大的折磨。有了孩子後,家庭的擔子更重了。每當工作與家庭相衝突時,她優先選擇的總是工作,對丈夫和孩子,她的愧疚太多太多。丈夫是從事工程預算工作的,深圳、上海等多家工程公司高薪聘請他,可是為了支持妻子的事業,他一次次婉拒了。為了避免經常出差,他現在乾脆改行做了監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作為母親,她經常“不稱職”,但她從沒說過半個“悔”字。兒子六歲那年,一天中午放學到沈高芳的辦公室等她回家吃飯,可她無暇顧及,調皮的兒子玩耍時一頭撞碎了玻璃,砸傷額部,頓時血流滿面。現在,每每面對兒子臉上兩條明顯的疤痕,她總愧疚得無言以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