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金陵鳳凰台眺望

獨上遺台,目斷清秋,鳳兮不還。 白樸此詞上片寫“金陵鳳凰台”及憑弔之感。 詞的下片,寫“眺望”及自己的心態。

作品概況

名稱:沁園春·金陵鳳凰台眺望又名:沁園春·獨上遺台體裁:詞 年代:元作者:白樸

作品賞讀

原文 
沁園春金陵鳳凰台眺望獨上遺台,目斷清秋,鳳兮不還。悵吳宮幽徑,埋深花草;晉時高冢,銷盡衣冠。橫吹聲沉,騎鯨人去,月滿空江雁影寒。登臨處,且摩挲石刻,徙倚闌乾。青天半落三山,更白鷺洲橫二水間。問誰能心比,秋來水淨?漸教身似,嶺上雲閒。擾擾人生,紛紛世事,就裡何常不強顏。重回首,怕浮雲蔽日,不見長安
鳳兮不還:即用李白《登金陵鳳凰台》“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詩意。橫吹聲沉:用晉人向秀重經山陽舊居聞鄰人笛聲而痛懷亡友嵇康,作《思舊賦》的典故。騎鯨人去:用李白曾自稱“海上騎鯨客”的典故。白樸的世伯元好問也有“喚取騎鯨客,撾鼓過銀山”(《水調歌頭·賦三門津》)之句,亦以“騎鯨客”稱李白。

賞析

這首《沁園春》詞作於詞人五十五歲移居金陵後,是一首登臨吊古之作。讀這首詞,有兩點應予關注。其一,關於作者的生平思想。白樸生於金末,其父白華仕金至樞密判官,其族世為郡中望族。白樸七歲時,蒙古軍包圍汴京,其父隨金哀宗倉皇出逃,京城遂被洗劫一空,其母亦死。後由世伯元好問挈帶出京,流寓聊城。九歲時,金國滅亡。白樸自少生於亡國之邦,飽嘗了戰亂兵燹的苦難,終其一生,這種深重的切膚之痛在其心靈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正如王博文序中所云:“自幼經喪亂,蒼皇失母,便有山川滿目之嘆。逮亡國,恆鬱鬱不樂,以故放浪形骸,期於適意……視榮利蔑如也。”其二,關於隱括前人詩意為詞的寫法。此詞後有作者注文云:“保寧佛殿即鳳凰台,太白留題在焉。宋高宗南渡,嘗駐蹕寺中,有石刻御書王荊公贈僧詩云:‘紛紛擾擾十年間,世事何常不強顏。亦欲心如秋水靜,應須身似嶺雲閒。’意者,當時南北擾擾,國家盪析磨盾鞍馬間,有經營之志,百未一遂,此詩若有深契於心者,故書以自況。予暇日來游,因演太白、荊公詩意,亦猶稼軒《水龍吟》用李延年、淳于髡語也。”以前人詩文隱括為詞的寫法,北宋詞人早已有之。如蘇軾《水調歌頭》詞序云:“建安章質夫家善琵琶者,乞為歌詞,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詞稍加隱括,使就聲律,以遺之。”即將韓愈《聽穎師彈琴》一詩改寫成詞。這種依照他人詩文原有的內容、詞句剪裁、改寫而成的隱括詞,可以巧妙地借他人之語道出己心,以他人詩文已有的影響來加強己作的張力,收相得益彰之效。白樸此詞上片寫“金陵鳳凰台”及憑弔之感。開篇三句,點明登臨的時令和情景。以“獨”字起句,挑明詞人此番登台時孑然一身的孤單;一個“秋”字,既點明了時令,又昭示了古來士人“悲秋”的傳統,與“獨”字呼應,奠定了全詞傷感的基調。然後借李白當年登斯台感嘆六朝繁華的消失而憂國傷時、抑鬱悲愴,抒發自己此時此地所觸發的感傷。“悵”字以下四句,用李詩次聯“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句意,進一步展開與深化“鳳兮不還”的意蘊,濃化悵恨傷感之情。聯繫白樸的生平遭際與思想態度,很明顯,此處正是借憑弔六朝陳跡來抒寫自己對故國淪亡的悲悼與悵恨。“橫吹”句,暗喻自己懷念故友的情愫,亦呼應了開篇的“獨”字。“騎鯨”句,意謂當年揮筆寫出《登金陵鳳凰台》這般佳作的大詩人李白亦人去台空,一種悵然傷懷之情愈發溢出。緊接著“月滿空江雁影寒”,繪景渲情,渾化無跡,瀰漫著弔古傷今、孤獨無奈的意緒。歇拍三句,寫憑弔宋高宗流寓於此御書王安石贈僧詩刻石之情景,詞人“摩挲石刻,徙倚闌乾”,融敘事、述景、抒情於一爐,極好地顯示了自己與王安石詩、宋高宗書會心相契的情思,進一步擴展了前三層隱括李白詩意的內涵,懷古之思,黍離之悲,悵恨之情,盡在不言之中得到了宣示。詞的下片,寫“眺望”及自己的心態。前兩句,化用李白詩頸聯“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成句,同樣描繪出遠眺江天,三山峰巒並列、若隱若現,二水環抱洲渚、逶迤多姿的景象,同樣表現了浩渺蒼茫之感和懷古傷己之情。中間兩層,極妙地融化王安石贈僧詩詩意,靈活用之:前四句化用王詩後兩句“亦欲心如秋水靜,應須身似嶺雲閒”之意,且用“問”字領起,既對原詩作者、書者發問,又對後世之人發問,也是詞人內心自問;後三句用王詩前兩句“紛紛擾擾十年間,世事何常不強顏”意蘊,表現了與作者、書者會心相契的情思。這兩層妥帖地借王詩原句,表達了詞人面對世事滄桑、人生變幻的深沉感慨,企求超脫塵世、追求閒雲秋水般人生境界而又無法完全超脫的心境。結拍三句,又回到李詩尾聯“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的思緒,誠如王夫之《唐詩評選》對李詩所評:“浮雲蔽日,長安不見,借晉明帝語,影出浮雲,以悲江左無人,中原淪陷,‘使人愁’三字,總結幽徑、古丘之感。”同時,其中也同李詩一樣流露出懷才不遇、大志不伸的悲涼感慨和愁悶。詞人的此情此意與當年李白登台賦詩的彼情彼意渾融妙合,乃使意蘊更為深厚動人。

作者介紹

白樸,漢族,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朴,字太素,號蘭谷。生於1226年(金哀宗正大三年),至1306年(元成宗大德十年)在世,此後行蹤不詳。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縣),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雜劇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