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生物小循環

污染物生物小循環是污染物在生物生命輪迴中的循環過程。

污染物生物小循環是污染物在生物生命輪迴中的循環過程。人為排放的三廢物質,進入大氣、水體或土壤等環境介質後,通過植物吸收及食物鏈的逐級轉移而進入動物或人體,經排泄或屍體腐爛分解等過程重返大氣、水體或土壤中。以此周而復始循環不息。若這種循環過程不當,不僅影響環境質量,而且直接威脅人畜安全,故受到關注,特別是那些生物不可降解的累積性毒物(Hg、Cd、Pb、 As等),雖在生物環境中含量很低,但毒性大,潛伏期長,不易為人們所發現,其危害更大。這些毒物按其循環途徑大致分為水生生態系和陸生生態系兩個循環系統。如排入水體中的無機汞,經水體微粒物質的吸附、凝聚後很快澱積在沉積物中,並在微生物參與下轉變成劇毒的甲基汞再溶於水中,被水生生物吸收和轉移,經排泄或腐爛分解後再歸還水體,形成一個Hg的生物地球化學流。Cd的生物循環圖式與Hg不完全相同,主要通過陸生生態系統危害人類,即由工廠排出的含Cd廢水進入水體後再經灌溉進入農田,然後經植物根系吸收傳至水稻,經大米進入人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