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崖門古炮台遺址

江門崖門古炮台遺址

崖門古炮台遺址,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崖門鎮崖門東岸銀洲湖出海處,建乾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從前是海防要塞,如今是遊人觀景場所。

基本信息

簡介

崖門古炮台遺址
崖門古炮台遺址
崖門古炮台遺址,距會城44公里,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崖門鎮崖門東岸銀洲湖出海處,建乾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由於歷代加以維修保護,因此比較完整留存至今。據“彭志”記載:“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設立沿海炮台。”當時的崖門炮台是在現炮台的北面,叫“舊炮台”(今已廢)。1809年,清庭嫌舊炮台距海較遠,於是遷至現址,稱“新炮台”。據“林志”栽:“崖門新東炮台,嘉慶十四年(1809年)建,道光十八年(1838年)修,鹹豐六年(1856年)知縣陳應聘由岡州局撥款重修,並添子炮台。”炮台為半圓形,弧長15O米,高約6.7米,面海而立,背靠崖山,砌石為基,環築如城堞,正面設有24個炮門,上有臨海觀察走廊;後有指揮台,正問有“鎮崖台”題刻,現存有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佛山鑄造的三門古炮,炮重2噸。據傳1840年間,林則徐曾加派官兵嚴守,配足22門大炮。1854年,這些大炮曾被農民起義軍移作攻打縣城之用。現尚存有大炮3門,重2噸,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間佛山鑄造的。新中國成立後,多次維修,綠化,修路。1989年6月省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炮台依山臨水,形勢雄偉,木棉屹立、古松參天。從前是海防要塞,如今是遊人觀景場所。

交通

公路205國道橫貫江門市,為廣州至湛江、海南島公路交通要道。廣州天河客運站有廣州到江門的大客車,票價35元,7:25~18:25,每隔60分鐘一班。江門及各市汽車諮詢電話:江門汽車總站:3332393新會長途汽車:6692695鶴山長途汽車:8882597

歷史

關於炮台的建築,據記載:“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設立沿海炮台。”當時的崖門炮台 是在現炮台的北面,叫“舊炮台”(今已廢)。1809年,清庭嫌舊炮台距海較遠,於是遷至現址,稱“新炮台”。據栽:“崖門新東炮台,嘉慶十四年(1809年)建,道光十八年(1838年)修,鹹豐六年(1856年)知縣陳應聘由岡州局撥款重修,並添子炮台。”炮台為半圓形,砌石為基,環築如城堞,炮位22個。炮台正面門額刻有“鎮崖台”。據傳1840年間,林則徐曾加派官兵嚴守,配足22門大炮。1854年,這些大炮曾被農民起義軍移作攻打縣城之用。現尚存有大炮3門,是1842年間佛山鑄造的。

旅遊介紹

新會是有名的魚米之鄉,而炮台遺址位於郊區,附近有大片的田園風景,濱臨河流,在炮台可遠眺亞洲第一單索吊橋-崖門大橋,也可看到河上來往的船隻,遠處的濕地.因而,4月到10月是最佳的旅遊時間,陽光明媚,藍天白雲,青樹綠草,碧水紅橋。
崖門炮台遺址美食
崖門炮台遺址位於新會古井鎮,離鎮中心較遠,風景區內仍未建設好餐館,不過只需返回鎮中心,便有大小餐館,價格十分便宜.而且古井鎮有新會十分出名的古井燒鵝,尤其以平香燒鵝最為有名.價格為20元左右一斤,皮薄,香脆,脂肪被烤得完全融化,所以一點都不油膩,燒鵝內的醬汁吸收了鵝的精華,更是美味無窮,用於醮點或拌飯實在是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