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三古墳

江西三古墳(朝鮮)位於平安南道江西郡三墓里平野的江西三古墳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著名古蹟,它建於7世紀中葉,是高句麗壁畫古墳中的佼佼者。

江西三古墳

概況

高句麗是朝鮮貊族的一個支系,公元前後形成封建國家,與隨後建立的百濟、新羅鼎足而立,這種三國分立的局面一直持續到公元7世紀下半葉新羅統一朝鮮。高句麗朝的文化繁榮燦爛,古墳就是其中建築和繪畫成就的集中代表。這些古墳構造複雜,設計精密而科學,是以高度的數學和力學知識為基礎的純熟精練的藝術傑作;同時,這些古墳中的壁畫,又以其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及出色的藝術技巧在朝鮮繪畫遺產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迄今已發現了近80座高句麗壁畫古墳,其中以江西三古墳的壁畫最為出色,聞名遐邇。
江西三古墳由大中小三座古墳構成,成三角形排列,大墓居最南側,叫江西大古墳,坐落在它西邊的叫江西中古墳,東邊的叫江西小古墳。大、中古墳里有壁畫,小古墳里沒有。
大古墳呈方台形,用鑿得平整漂亮的花崗石徹成,直徑58米,高10米,分為走廊和正室兩大部分。正室的門是兩扇整塊巨石,走廊開在正室南牆正中。正室平面為方形,東西寬3.15米,南北長3.18米,從地面到天棚高3.5米,建築技藝巧妙高超。
大古墳正室四壁及頂棚都有繪畫,壁畫是先在石壁上用墨線勾勒出死神和其他對象的輪廓後,再用黃、紅、紫、青、綠等各種顏色著色而成。壁畫的題材是幻想的四神。當時高句麗盛行信仰守衛東西南北4個方位的四神宗教。他們相信,墳墓里畫上四神,四神就會守衛墳墓里的人,因此東牆畫有青龍,西牆畫有白虎,南牆畫有朱雀,北牆畫有玄武。天棚畫的題材也是幻想世界,畫有以黃龍為主的神仙、麒麟、鳳凰以及忍冬蔓、荷花等裝飾圖案。
中古墳外形亦是方台形,直徑50米,高約9米,形制與大古墳相同。正室四壁也各按不同方位繪有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神,天棚則與大墓不同,中央畫有荷花,東西各畫有太陽和月亮,南北各畫有鳳凰,四角畫有荷花、忍冬蔓紋和雲紋等裝飾圖案。
小古墳的形制與大中古墳相同,但沒有壁畫。
當時的人們相信靈魂不滅,認為死是現實生活的繼續,墳墓是靈魂生活的宇宙。這些古墳表現了貴族們企圖永遠享受豪華生活的夢想,他們為此費盡心機地裝飾墳墓,並以此作為自己權威的象徵。天棚上所繪的天體圖及四壁所繪的四神圖一方面表示了當時人們對日月、星辰的信仰,同時也在室內造成了一種神聖的氣氛,顯示出墓主的威嚴。古墳壁畫最初以描寫墓主生前的日常生活和行樂為主,後來才逐漸演變為描繪幻想世界的圖畫。不過,無論是哪一種,哪一幅畫,都是以生動有力和雄偉為其特徵的。在四神圖中,最出色的就是江西三古墳的壁畫,而三古墳壁畫中最有價值的則數大古墳中的青龍、朱雀和中古墳中的白虎、玄武。青龍取的是剛從天上飛落地面噴雲吐霧騰身飛馳的形象;朱雀則是展翅搖尾欲上九霄的姿態,刻劃極為出色,特別是白色、紅色和栗色相配得當,顏色鮮明,使得整幅畫生動有力;白虎圖生動逼真栩栩如生,圖中的白虎昂首挺胸,威風凜凜,一副王者之象,這幅畫被認為是諸多高句麗壁畫古墳里四神圖中最優秀的傑作;玄武取的是大蛇纏著奔跑的烏龜的形象。就手法而言,朱雀和玄武畫用圓形圖案手法,青龍和白虎畫用的是浪線手法。
這些壁畫的主題雖屬幻想,帶有宗教迷信色彩。但其有力的線條、協調的色彩和布局以及生動而富有魄力的特徵卻表現了高句麗人民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繪畫藝術,是世界繪畫史上的珍品。因而雖然江西三古墳沒有其他古墓規模大,但其巧妙的建築技術尤其是墳中的古代壁畫珍寶卻使它在眾多的高句麗壁畫古墳中卓而不群,成為朝鮮遠近聞名的古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