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壁畫

高句麗壁畫

高句麗壁畫完成於公元3年至公元427年,高句麗遷都平壤之前。眾所周知,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開始鑿建敦煌莫高窟。由此推算,集安高句麗壁畫創作時間與敦煌早期壁畫創作時間基本相同,或更早一些。只是敦煌莫高窟歷經北魏、北齊、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代,歷時千載,相繼鑿建,現保存壁畫4.5萬多平方米。而集安古墓壁畫,由於高句麗遷都平壤、戰亂和封禁,長達1500多年一直埋沒在亂石荒草之中,直到1949年全國解放之後,我國考古工作者才對集安壁畫認真清理和保護。

基本信息

簡介

高句麗壁畫高句麗壁畫
在中國東北邊陲,在滾滾的鴨綠江畔,也有一座壁畫藝術的寶庫,那就是高句麗故都--集安。至今,集安保存著世界上最多的高句麗文物古蹟,包括山城、陵墓、碑石、上萬座古墓和眾多的出土文物,構成令世界矚目的洞溝文化。其中,古墓壁畫為世界繪畫藝術的一座豐碑。據《三國志·東夷傳》記載,高句麗人深受中原影響,對修墳建墓十分重視,並有厚葬的習俗,“金銀財幣盡於送死”。

在高句麗權貴的墳墓中,除陪葬品之外,常常繪有五彩繽紛的壁畫,所用的材料多半是礦物顏料。同時在壁畫上還鑲嵌珍貴的夜明珠、寶石等等,這在中華壁畫史上也是罕見的。集安1966年曾有11280座古墓,到 1983年普查時,尚存7627座。高句麗壁畫主要分布在洞溝古墓群中,分布範圍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3公里,這裡還不包括距市區20公里以外的長川一、二、四號墓。至今,已發現20座古墓中有精美的壁畫,還發現一座書法墓--墨書長文墓。由於沒有普遍考察,對一些墓沒有清理髮掘,可能一些墓內還有壁畫。

內容

高句麗壁畫高句麗壁畫
集安古墓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基本可以分成三種。早期和中期的壁畫,拙樸、雅氣,充滿靈性,十分貼近現實生活,流露出一種天真和幽默,好似一部形象的歷史長卷,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高句麗民族的鄉土鄉情和社會風貌。在這些壁畫上,人們可以看到:貴族和妻妾宴飲,廚房中廚師在烹魚炒肉。喜愛舞蹈的高句麗人排起長隊,頭戴羽飾,揮動雙臂,跳起集體舞,或者表演獨舞。市集上的表演更熱鬧,在大樹下有耍猴的,表演幻術的,玩雜耍的。摔跤是高句麗人喜愛的體育活動。大力士們身著短褲,赤膊上陣,雙方各將頭壓在對方肩上,手抓對方腰帶,奮力搏鬥,還有老人助興。貴族出行,有車輦,有隨從。高句麗人信奉儒、道、佛,夫妻一同前去拜佛。農家小院十分安靜,牛欄里拴著牛。狩獵是高句麗最喜愛的活動,不論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把射獵看成生活的必需。狩獵者有的騎馬,有的步行,有的彎弓回首,瞄準奔鹿,有的射中猛虎,猛虎逃竄,獵犬窮追不捨。茂密的山林中,野豬、熊、虎、鹿、狍子、兔、雉雞、鼬鼠……在出沒。策馬持弓的武士和兩乘牛車正準備運送獵物。爭戰和擴大疆土是高句麗生活中的重要內容,雙方將軍身披鎧甲,頭戴兜鍪(móu盔),戰馬也披著鐵甲,兵刃相加。雙方的步兵也扑打在一起。戰勝者舉刀砍殺俘虜,被俘者跪在馬前,引頸待斃……。神話傳說和宗教內容

集安古墓壁畫除了上述反映生活風俗的內容之外,還有極大一部分是神話傳說和宗教內容,特別是晚期的壁畫,這種內容占了主體。其中描繪四神的壁畫較多。朱雀、玄武、青龍、白虎,這四方之神,在一些古墓中成了中心主題,獨占四壁。流暢的線條,對比的色彩,誇張的形象,神秘的氣氛,體現出高句麗畫師的技藝更加純熟,筆法更加洗鍊和生動。此外,須彌座上的佛祖、菩薩群像、護法獅子、童子、蓮花等宗教內容也出現在壁畫中。更為引人入勝的是,伏羲、女媧、神農氏、飛天、乘龍仙人、駕鶴、仙人、伎樂人、造車的奚仲、神力士和日月星辰也出現在壁畫上。這一現象,正好說明,高句麗文化與炎黃文化一脈相承。高句麗壁畫另一個特點是裝飾圖案。主要有“王”字連續花紋,蓮花圖案,環紋圖案等等。這些圖案簡潔明快,富麗高雅,具有很強的裝飾性。

評價

高句麗壁畫高句麗壁畫
集安高句麗壁畫,不僅內容豐富,色彩鮮艷,技巧高超,同時自成體系,有一個從早期、中期到晚期的發展過程,充分顯示出它的藝術價值。除壁畫數量上不如敦煌之外,在繪畫內容、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廣度,繪畫技巧和繪畫材料上,都不在敦煌之下,談及中國古代壁畫藝術時,如果說,“西北有敦煌,東北有集安”,這樣評價並不過分。

高句麗古墓壁畫,早期具有鮮明的魏晉風格,如安岳3號墓墓主冬壽頭上所戴之冠,即為漢畫像石中常見的冠;五盔墳4號墓中的一人,身上服飾,頭上所戴明顯的魏晉時的漆紗籠冠,與中原無異。中後期則漸趨本土化,從壁畫中的服飾,可以明顯的看到這一點。

高句麗古墓群第一號墓第3室壁畫

據12月16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中國發現上世紀90年代末被盜掘的吉林省集安市高句麗古墓壁畫流入韓國,向韓國政府提出了返還該文物的要求。韓國網民對於中國的正當要求表現出了過激反應,一網民甚至稱,“中國要壁畫,我們就要高句麗以前的土地”。

韓國《文化日報》報導稱,韓國文化遺產廳國際交流課課長李京勛15日表示,中國國家文物局最近向文化遺產廳廳長李健茂致函說,已核實了被盜掘的中國集安市高句麗古墓群第一號墓第3室壁畫流入韓國,並向韓國提出了返還要求。中國當局表示,盜竊多幅古墓壁畫的3名盜掘者於2003年依法被判處死刑。罪犯一致供認是接受了韓國古美術協會高級負責人的委託,進行了犯罪活動,那些壁畫已流入韓國。中國表示,根據國際公約,希望韓國方面予以合作,以便高句麗古墓壁畫恢復原貌,成為能夠留給子孫後代的文化遺產。李京勛還透露,目前尚未具體證明高句麗壁畫就在韓國。

韓國文化遺產廳已經召開緊急會議,決定與韓國警察廳合作弄清楚壁畫是否在韓國,追查相關涉案人員。文化遺產廳相關負責人說,既然中國政府提出了要求,韓國也需要採取相應的措施。先對此展開調查,然後擬定具體的應對方案

雖然韓國政府對返還文物不置可否,但韓國網民卻對中國的要求不解。有韓國網民稱“高句麗文化怎么會成為中國文化呢”?更有韓國媒體認為,中國要求返還高句麗壁畫是由於韓國電視台的一檔節目。《世界日報》稱,9月28日MBC電視台播出了討論高句麗壁畫失竊問題專題。節目標題為“消失的高句麗壁畫”,稱中國吉林高句麗壁畫失竊事件背後主謀是韓國人,目前失竊壁畫流入韓國。網民“kdpa”稱,就算有人偷盜高句麗壁畫運到韓國,為了國家利益,MBC電視台也不應該播出壁畫相關節目。

歷史資料

高句麗壁畫高句麗壁畫
王氏高麗立國於高句麗滅亡250多年之後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新羅,翌年又滅亡了後百濟國,統一了半島中南部大部地區。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麗的大臣李成桂廢王自立,並在1393年以“朝鮮、和寧等國號奏請”明朝,明賜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李氏朝鮮或簡稱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

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名為高麗的政權。一是立國於公元前37年,在我國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出現的名為“高句麗”的地方政權,我國史書也稱之為“高麗”。另一個立國於公元918年,在朝鮮半島,也名為“高麗”。為將其區分,學界一般以“高氏高麗”稱呼前者,因為其統治者姓高;以“王氏高麗”稱呼後者,因為其統治者姓王。因為兩個政權都名為高麗,後人或以為二者有前後相繼的關係,或將其混為一體,致使人們對高句麗歷史的認識產生極度混亂,而實際上二者是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政權,主要體現在:

一、兩個政權立國時間懸殊,歷史發展歸屬不同

高氏高麗建國於公元前37年,最初為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管轄,後逐漸強盛,但並未斷絕和中央王朝的臣屬關係,進入隋唐時期後,因其不遵從隋唐兩朝詔令,不斷擴張,並阻塞朝鮮半島其他政權入貢中原王朝的道路,結果導致隋唐兩朝的征討。公元668年,高氏高麗終於為唐朝統一。高氏高麗的轄境最初完全由唐朝安東都護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轄,幾十年後有一些轄境為我國歷史上另一個地方政權渤海占據,一些劃歸興起於朝鮮半島南部的政權新羅,一些仍由安東都護府管轄;高句麗族則絕大部分被唐朝遷徙到中國內地,後和漢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圍各族之中,其王族後也絕嗣,立國7個世紀之久的高氏高麗最終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而王氏高麗立國於高氏高麗滅亡250多年後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新羅,翌年又滅後百濟國,統一了半島中南部大部地區。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麗的大臣李成桂廢王自立,並在1393年以“朝鮮和寧等號奏請”明朝,明賜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李氏朝鮮或簡稱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其疆土發展為現在的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和韓國,人民發展為現在的朝鮮族和韓族。

二、統轄區域不同

高氏高麗初立國於我國境內的鴨綠江支流渾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區,後擴展到鴨綠江以東以南地區和圖們江附近,統治中心最初在今遼寧桓仁縣,後遷至今吉林集安,公元427年遷至平壤。高氏高麗在我國南北朝時期達到極盛,最強盛時期的疆域四至大致是:東至日本海,西以遼河為界,北達今吉林省琿春市一帶,南到北漢江以北。據《高麗史·地理志》載,王氏高麗在建國110年後的疆域最北在今大同江以北龍興江一線,其北是我國歷史上的地方政權渤海國的轄境,渤海滅亡後是我國的邊疆民族女真人的活動地域。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轄境基本上是繼承了新羅的疆域,其北部地區雖然有一部分與高氏高麗的轄境重合,但在高氏高麗滅亡初期即已經歸新羅所有。由此看,王氏高麗統轄的區域並非高氏高麗的舊地,早期在今平壤以南,一在南一在北,王氏高麗占據平壤以北是後來的事情,全部占有半島鴨綠江以東和圖們江以南地區則是14世紀末葉,但此時王氏高麗已經為李朝取代,因而在統治區域上兩個高麗也難以構成繼承關係。

三、轄境內民族構成不同

高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高句麗族為主。高句麗族的族源是我國上古時期古老民族穢貊人東遷後的夫餘、高夷、沃沮、小水貊、東穢等,後又融合了衛氏朝鮮遺民的後裔、漢人、鮮卑人等。這些來自於不同民族的成員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漸融合一體,史書和學界一般以高句麗族稱之。王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新羅人為主。王氏高麗本即是新羅國民所建政權,兼併新羅和後百濟之後,新羅人和百濟人成為了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新羅人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地區的辰韓和弁韓人,高氏高麗滅亡後雖然有一部分高句麗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羅人的主源。百濟則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馬韓人。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以來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人為主,大量的史書記載也表明王氏高麗人和我國古人是把王氏高麗看作“三韓氏舊”的。這些源於半島南部的民族成員,在王氏高麗數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逐漸融合為一族,史書和學界一般稱之為高麗族。王氏高麗為李氏朝鮮取代後,朝鮮也因此取代高麗,成為其族稱,並沿用至今。

四、王氏高麗非高氏高麗後裔王氏高麗的王族也並非是高氏高麗的後裔。關於王氏高麗建國者王建的族屬,《高麗史》的作者認為“高麗之先,史闕未詳”,但據我國學者考證,王建極有可能是西漢樂浪郡漢人的後裔,因為王氏是當時樂浪郡的望族,且人戶很多。王建在臨死時親授的《十訓要》中不僅未言自己是高氏高麗的後裔,而是說自己出身平民,並稱“賴三韓山川陰佑”,統一了馬韓、辰韓和弁韓“三韓”,其後代也多以擁有“三韓”自居。以常理推之,如果王建是高氏高麗後裔,出於統治的需要,定當會大肆宣傳,也可證王氏不是高氏的後裔。

總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王氏高麗都難以和高氏高麗構成繼承關係。

1.高句麗民族是古代東北地區夫餘人所建立的。其領土主要部分處於漢朝的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公元前37年,夫餘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麗縣轄區內建立政權,國都為紇升骨。

2.高句麗歷史上,對中國時叛時附。高句麗帝國的擴張大致上始於大武神王高無恤時代,也就是王莽竄漢時代。王莽貶高句麗為下句麗,從此引發了戰火。高句麗連戰得手,擊敗新莽政權,占有樂浪。併吞並了周圍的小國,勢力進入朝鮮半島。後光武帝劉秀擊敗高句麗,收復樂浪,以朝鮮半島上清川江為界,以北歸東漢,以南歸高句麗。後來,高句麗趁五胡亂華時期大舉入侵,名義上尊奉北方政權,但暗中掠奪土地,到南北朝末,不僅占有了遼東四郡,而且征服了朝鮮半島上的新羅、百濟政權,迫使其臣服。

3.隋統一後,為收復遼東四郡地方,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隋煬帝失敗引發國內的叛亂。隋亡後,唐王朝仍然不忘收復四郡,終於在公元668年滅亡高句麗,高句麗人大部分被唐軍俘虜後帶入內地,分布在河北山東地區,一部分逃入百濟,新羅。百濟,據說是高句麗貴族所建立的國家,後來唐也滅亡了位於朝鮮半島的百濟。

4.在高句麗滅亡後250年,新羅人的大將王建弒主自立,建立了王氏高麗政權。之所以叫高麗,是新羅曾經臣服於高句麗,自居為高句麗繼承者。但是,新羅人是朝鮮半島上的三韓人(馬韓、弁韓、辰韓)的後裔,與夫餘人的高句麗沒有血緣關係,有高句麗人融入其中,不等於就是高句麗人。王氏高麗為李氏朝鮮取代,李氏朝鮮臣服於中國,自稱“中國孝子”(朝鮮《宣祖本紀》37),明清都是如此,直到1910年日韓合併,李氏朝鮮滅亡。李氏朝鮮是南北韓的前身。無論王氏高麗還是李氏朝鮮,領土都不出朝鮮半島。

5.朝鮮人自己以前也不認為是高句麗後裔。建立王氏高麗的王建在臨終前的“十訓錄”中稱自己建國“賴三韓山川庇佑”,可見自認為是三韓後裔,不是高句麗人。在文化傳承上,王氏高麗直到今日朝鮮族繼承了高句麗很多,但日本繼承中國文化也很多,不能說中國歷史就是日本歷史。

6.人們之所以將王氏高麗錯誤地看作是高句麗的繼承者,和我國的史書記載有一定關係。我國古代將高句麗簡稱為高麗。高句麗又稱為“高氏高麗”。宋代以前,史書對高句麗的歷史定位是準確的,由於戰亂導致的文獻失散及王氏高麗的誤導等原因,到了宋代之後史書的記載開始出現了混亂,乃至明顯的錯誤。

《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高麗寫入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 ”一語的始作俑者。這三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明史》則較前幾史有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為對明王朝冊封李成桂為朝鮮國王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僅承襲了上述錯誤,而且為李氏朝鮮政權的沿革作出了一個完整但是錯誤的交代,將屬於中國歷史的箕子朝鮮、衛氏朝鮮、漢四郡、高句麗都納入到了朝鮮史中。其結果不僅“高麗”這一我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為源出於三韓的新羅的繼承者王氏政權冒名頂替,而且作為王氏政權繼承者的李朝,又將箕子朝鮮所用的“朝鮮”戴在了自己的頭上。

因此,王氏高麗並不是高句麗的繼承者。漢代興起於朝鮮半島的馬韓、辰韓、弁韓發展為新羅、百濟;百濟為唐朝滅亡,新羅又為王氏高麗取代;後來李氏朝鮮取代王氏高麗,最終發展為近代韓國與現在的朝鮮半島南北朝。這些政權的疆域從來就沒有超出過朝鮮半島及其附屬島嶼。

自《舊五代史》開始,歷代正史卻將不分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朝,並承認兩者有繼承關係。關於中國史書不辨兩個高麗的原因,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323宋元豐五年(1082)二月己巳條可以看出:“史館修撰曾鞏言:‘竊考舊史,高句驪自朱蒙得紇升骨城居焉,號曰高句驪,因以高為氏,歷漢至唐,高宗時其王高藏失國內徙。聖歷中,藏子德武安東都督,其後稍自為國。元和之末嘗獻樂工,自此不復見於中國。五代同光、天成之際,高麗王高氏復來貢而失其名。長興三年乃稱權知國事王建遣使奉貢,因以建為王。建子武,武子昭,昭子伷,伷弟治,治弟誦,誦弟詢,相繼而立。蓋自朱蒙至藏,可考者一姓九百年,傳二十一君而失國。其後,復自為國,而名及世次興廢之本末,與夫王建之所始,皆不可考。”高句麗21王的譜系清晰可考,但高句麗滅亡之後幾百年,怎么會出現一個王建的高麗來,史館坦承“皆不可考”。然而,王氏高麗向宋朝奉上了一個將王氏高麗和高句麗連線起來的“高麗世次”,公式繼承高句麗社稷。中國各政權從此不辨兩個高麗,承認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朝有繼承關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