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梆子

江蘇梆子

江蘇梆子,系山東梆子流入徐州地區與當地方言土語結合,吸收當地曲藝、民歌等音調發展而成。俗稱大戲,亦名梆子戲、徐州梆子,而後來由於清朝時期在沛縣與其他劇種的交融匯合,故以沛縣為主流,又稱沛縣梆子。

江蘇梆子
〖江蘇梆子〗 系山東梆子流入徐州地區與當地方言土語結合,吸收當地曲藝、民歌等音調發展而成。俗稱大戲,亦名梆子戲徐州梆子,又以沛縣為正宗,又稱沛縣梆子

明末清初山陝梆子傳入山東,形成山東梆子。山東梆子藝人主要活動魯西南、魯南和蘇北地區,徐州民眾對山東梆子異常喜愛,邀請了許多山東梆子藝人定居徐州受徒傳藝,久而形成具有徐州本地特色的“徐州梆子”。建國後成立了徐州市梆子劇團,後收歸江蘇省屬,“徐州梆子”於是定名為江蘇梆子,市梆子劇團也該名為“江蘇省梆子劇團”。至今江蘇省梆子劇團的部分演員,仍然是從山東省內的山東梆子劇團聘請而去的。

江蘇梆子江蘇梆子
江蘇梆子的演唱風格,既硬重又輕柔,男腔尤多花腔,襲用山東梆子唱腔方法演唱,悅耳動聽,故生腳戲,特別是“黑紅花臉”的劇目較多。其代表劇目為“四大征”(《薛禮征東》、《樊梨花征西》、《姚剛征南》、《燕王征北》)、“四大鍘”(《鍘趙王》、《鍘美案》、《鍘郭嵩》、《鍘郭槐》)及“老十八本”、“新十八本”等,這些劇目多採用“武戲文唱”的形式,以大段唱腔來塑造人物,推進劇情。腳色行當分3大類15行,表演除“四功五法”外,還吸收了相當數量的雜耍特技,如“漱牙”、“爬桿”、“活腮”、“滾棚”、“吊辮子”、“雞蛋簸米”等。20世紀30年代,江蘇梆子逐步進入徐州等城市,有時與京劇同台演出,服裝、化妝、道具、文武場面及唱腔都受到京劇不同程度的影響。

民國26年(1937年)冬,豐縣李寨鄉馬路口科班30多人,投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組成“豐縣流動劇團”,演出《漢奸反正》、《岳飛》等新戲,鼓舞了抗日軍民的鬥志。民國29年後,劇團接受武裝,既演戲又打仗,起過積極作用。抗日戰爭勝利後,一些河南梆子藝人流入徐州地區搭班演出,其中女演員居多,因而豐富了江蘇梆子中的旦腳戲。江蘇梆子還引進了河南梆子唱腔中的[祥符調]、[豫東調]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徐州及其所轄的豐、沛、邳和銅山、睢寧各縣均組織了江蘇梆子的專業劇團,60年代前期,各級江蘇梆子劇團上山下鄉演出成風,被民眾親切地稱之為“板車劇團”、“咱們的劇團”。江蘇梆子除在省內演出外,也赴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巡迴演出。近階段,江蘇梆子挖掘出260多出傳統戲,其中整理改編上演的劇目有《胭脂》、《小禿鬧房》、《太君發兵》、《審誥命》等;創作的新戲有歷史戲《風波忠魂》、現代戲《三個隊長》等。由於《打焦贊》、《八姐盜刀》等戲的不斷上演,武旦遂成為旦行中的新成員,同時,黑紅臉戲日趨減少,而文武小生、青衣花旦醜腳戲卻逐漸增加。

1976年後,江蘇梆子戲獲得新的生機,古裝戲《八姐遊春》、《公主奪夫》,現代戲《銀杏坡》、《青春淚》均受到好評,新編古裝戲《華山情仇》參加全國梆子戲劇種新劇目交流演出,獲優秀演出獎、優秀表演獎等六項獎勵。江蘇梆子戲青年演員張虹、燕凌先後獲得第九屆和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