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百年史

1936年7—8月,費孝通在姐姐費達生建議下,到開弦弓村一面休息養傷,一面作社會調查。他串門訪戶,走田頭,進工廠,坐航船,觀商埠,成為農民的熟朋友,使他掌握了這一社區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民間習俗諸多方面的資料,鏇赴英國留學。在從上海到威尼斯的輪船上,“趁記憶猶新,把開弦弓調查的資料整理成篇,並為該村起了個學名叫江村”。

“賽先生”進了村

1923年 江蘇省立滸墅關女子蠶校校長鄭辟疆帶領剛從日本留學回國的時年二十一歲的女青年教師費達生等,“鑒於吾國蠶業日見衰落”,到震澤雙揚、開弦弓等地宣傳土絲改良。“蠶農均歡欣傾聽參觀,都稱應該學習”。
1924年 春,省立女子蠶校推广部與開弦弓村合作辦蠶絲改進社,“開始採用改良的木製機器來代替舊式機器,有改良木製機器10台”。由村裡的教書先生陳杏蓀充當“橋樑”,把“過去由於絲業失敗而受苦的”二十餘家召集在一起,連同陳杏蓀共二十一家,開始養蠶改革工作。6月,改進社在開弦弓舉辦“絲繭展覽會”,參觀者“有各界人士及各地學生,頗極一時之盛”。產品經推广部評定等級後,由女子蠶校代銷給無錫絲廠。
費達生、鄭蓉鏡等5人集資6000元,在吳江南門外首創友聲蠶種場,生產五星牌蠶種,第一年出4000張。
美國絲商代表團訪問震澤。
1925年 春,在改進社社董陳杏蓀、姚福海等人的協調下,租用3戶農民土地,面積0.3畝,每年租金27個大洋,建造催青、小蠶共育室,租期為30年。
秋,改進社派年輕女子練習生10餘人赴滸墅關女子蠶校實習制絲法,計三個月。
冬,震澤絲業公會創辦絲織訓練所,開弦弓派遣人員分批前往學習。
1926年 用新法養蠶,蠶繭量比用傳統方法增產40%。蠶戶添購足踏繅絲車80部,用木製烘箱殺蛹。當年出改良絲8擔,“絲價特高,最高者每百兩得淨洋81元。全村蠶戶,為之轟動”。公認取得成功,並向整個產絲區推廣。
1927年 改良木製機總數增加到100多台。村里先後有70多名青年婦女進入蠶校在震澤鎮裡辦的訓練班學習繅絲技術。
1928年 繼續繅制改良絲,但產量銳減,僅8擔多。加之,絲市更加疲軟,“木車制絲,斷頭太多”,質量達不到出口標準,價格跌到每百兩60元。“經此痛苦,乃提出組織制絲運銷合作社。一方面接洽借款,一方面召集同志,不數日得七百餘股”。
1929年 廟港開弦弓生絲精製運銷合作社成立。“裝置機器,計日式繅絲車32座,復搖車16座,全部設備,計洋21000餘元”。“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村機械絲廠”。當年獲得利潤10007元。“社員分得的紅利相當於所購股份的兩倍”。
由合作絲廠出資,將原私塾學堂改為正規學校,名為“開弦弓初級國小”,有學生30多人。
1930年 由於世界性的經濟不景氣,絲價下跌,絲廠無利可圖,虧損3010元。女子蠶校派蠶科應屆畢業生楊志超等四人到開弦弓絲廠學習機械制絲,培養成為優秀技術人員;然後回校,成立絲科實習廠,使蠶校擔負起制絲技術人員的培養任務。
1931年 吳江縣遭水災。全村農田被淹,災情嚴重。有人出外要飯。絲廠虧損4183元。
1932年 為防蠶繭霉變,縣政府指定開弦弓制絲合作社為全縣三個代烘蠶繭點之一。
嚴墓、橫扇、廟港、震澤等地,發生農民聚眾搶米事件。
1933年 絲廠不能從社員處獲得足夠的原料,陷入困境;但家庭手工業卻得到恢復。
費達生在北平《獨立評論》上發表《我們在農村建設中的經驗》論文,談到自己多年送科技下鄉的體會。她說:“農村運動最重要的條件,是從事此種運動的人能有服務的熱忱和技術的訓練。沒有服務熱忱,不以事業的成功為人生最大安慰者,很不容易到農村去身受種種生活上的困苦。沒有技術訓練,即使到農村去,也不容易獲得農民的信仰,也不會產生重大的效果。”
1934年 村裡有兩台動力抽水泵。一台為私人所有,一台為合作絲廠所有。從此開始,逐步以機器排灌代替人力車水。
1935年 合作絲廠裝備了新機器,由日本最新型機器修改而成,產品被出口局列為最佳品。村裡有106名16歲至25歲的女青年,被吸收到合作絲廠和村外的工廠工作。“她們就是新的掙工資的人”。
人口普查,全村人口總數為1458人,其中男774人,女684人,暫住人口25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英里1980人。
實行保甲制,開弦弓村360戶,被編為4個保。
學校改為公立開弦弓小學,學制6年,註冊學生有百人。
水稻畝產360斤,農副業純收入折合稻穀人均為800斤左右。

《江村經濟》問世

中央合作研究班參觀團到開弦弓生絲精製運銷合作社參觀。
1937年 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開始。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向上海發動進攻。11月,吳江全境淪陷。生絲精製運銷合作社歇業。費達生離開開弦弓村,乘船向後方轉移。
1938年 冬天,日寇到太湖地區掃蕩。一隊日軍侵入開弦弓村,在絲廠住了20天。村民事先得到訊息,四出逃亡。日軍撤退時,將絲廠機器重要部件和鍋爐拆下運走,絲廠遭到嚴重破壞。村民們為了不使廠房成為日軍再次進村的住地,“憤而自毀其房屋”。
費孝通在英國讀書。他撰寫的《開弦弓——一個中國農村的經濟生活》論文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他在論文中鮮明地指出:“中國農村真正的問題是人民的飢餓問題。”他知道:“成千個村莊,像開弦弓一樣,事實上已經被入侵者破壞”。但是,他深信:“一個嶄新的中國將出現在這個廢墟之上。”
1939年 費孝通用英文撰寫的《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在英國Routledge書局出版。費孝通博士的老師布.馬林諾斯基在為此書所寫的《序》中,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這本書將被認為是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他讚揚作者:“有意識地緊緊抓住現代生活最難以理解的一面,即傳統文化在西方影響下的變遷。作者在科學研究中的勇於拋棄一切學院式的裝腔作勢。他充分認識到,要正確解決實際困難,知識是必不可少的。費博士看到了科學的價值在於真正為人類服務。”
1940—1944年 日本侵略軍數次侵擾開弦弓村。但是,開弦弓國小,在本鄉和熱心教育的人士支持下,三遷校址,學生僅20人,仍繼續上課。
1945年 8月15日,日本侵略者無條件投降。開弦弓農民同全國人民一道,歡呼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
1946—1948年 開弦弓生絲合作社曾一度恢復運作,社員達399人,共認股30300股(每股10元),由於困難重重,不久即宣告解散。
學校改名為吳江縣開弦弓中心國小,有學生80多人。

農民分到土地

1949年 4月30日,吳江縣宣告解放。
開弦弓鄉由(中共黨員,溫州人)任鄉長。他和地方幹部一起,宣傳黨的政策,發動民眾剿匪肅特,穩定了社會秩序。
7月,遭洪水、颱風災害,農田被淹沒。
區域劃分:震澤區開弦弓(按民國時期保甲制)南村為5保,北村為6保。
學校改名為吳江縣南村中心國小,學生90多人。
1950年 春荒嚴重,人民政府撥發救濟糧。
5月17日,鄉長吳毓騂深入農戶,發放救濟糧,遭土匪突然襲擊,壯烈犧牲,年僅25歲。
開弦弓村同蘇州開通電話。
7月廢除保甲制,建立行政村,開弦弓村分為南村(現1—4組及10—15組)和北村(5組—9組以及東南村<現開明村東角村南角村>)
8月,連日陰雨並遭颶風襲擊,受災較為嚴重。
10月,開始土改,平均每人分得土地2畝(也就是當時開弦弓的水平)。據土改工作組對江村的50戶調查,在1948年,住城和本村的地主占有土地297.7畝,占63%;而農民自有土地僅173畝,只占37%。
1951年 完成土改, 94%的農戶分得土地,農民成了自己土地的主人。在短短數月內,江村農民摧毀了官僚、土匪、惡霸、地主四位一體的基層反動勢力,“促進了生產力的第一次飛躍”。
1952年 建立互助組。糧食獲得豐收,水稻畝產500斤,比1949年增長66%。
人口生育高峰年。全年出生嬰兒76人,其中男47人,女29人。
1953年 8月,水災。全村13個圩有8個圩莊稼被淹,大部分農田失收,一部分房屋進水,靠吃政府救濟糧度日。
1954年 建立初級社。6月,大水,部分農田被淹。種南瓜,實行生產自救。
1955年 農業獲得豐收,水稻畝產500斤。
1956年 3月,成立高級社,名為聯合三社。下分6個大隊,23個生產隊。開弦弓村15個生產隊,荷花灣村4個生產隊,還有4個生產隊是埋石灣村,(現豐民村)由開弦弓鄉鄉長周士芬兼任社長。籌辦糧食加工廠。
5月12日,澳大利亞學者W.R.葛迪斯隨紐西蘭文化代表團來華訪問,經周恩來總理批准,到開弦弓村訪問考察經濟、文化情況以及民眾的生活風俗習慣,與費孝通的《江村經濟》相對照,進行對比研究。
當年,農業豐收,水稻畝產700斤。農副業收入折合稻穀人均850餘斤,集體收入年人均分配82元(全國農村年人均收入50元,蘇州地區為82元)。
學校改名為南村輔導國小,分南村、北村、荷花灣三個教學點,有116名學生。

“左”害危及“三農”

1957年 4—5月,費孝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二次訪問開弦弓,住了20天,進行調查研究。農民紛紛反映,吃飯不成問題,但缺錢改善生活。回京後,在《新觀察》上發表《重訪江村》和《重訪江村(其二)》兩篇文章。因“誠懇地要求領導上能注意”“鄉村工業的問題和農村副業問題”,不久,被錯誤地劃為右派。
1958年 成立人民公社。把聯合三社改為聯三大隊,區域不變。開辦公共食堂。全村投入“大辦工業運動”。“農具改革,改而無效”;“家辦工廠”,勞而無功;大煉鋼鐵,一場空夢;“社辦工業”,一平二調。其教訓是:“不僅沒有起到支援農業,為農業服務的作用;反而削弱了農業,破壞了農村經濟”。全村抽掉80個青壯年去蘇州滸墅關煉鋼鐵。1958年冬至1959年春所有男勞動力全部參加開挖太浦河水利工程。
1959年 建機排灌站。水稻平均畝產652斤。
1960年 8月,驟降暴雨,農業減產,人口外流。60年下半年至61年,全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去浙江討飯,餓死50多人,有70多個婦女(包括已婚)嫁到浙江。
1961年 水稻嚴重減產,平均每畝降至494斤。人均口糧原定262斤稻穀,日均0.6斤大米。從6月份開始,只發17斤保命糧(稻穀),折成大米10斤多一點,日均僅0.33兩。
5月,解散公共食堂。
11月,公社調整規模和建制,一分為二,(現1—9組)成為開弦弓大隊、(現10—19組)荷花灣大隊。(埋石灣4個組劃給歡喜橋大隊)
1962年 糾正“左”的錯誤,實行以生產隊為核算單位。開展農田基本建設,平整土地,開通溝渠,推廣機電排灌,基本上消滅了用人力踏水車的傳統方法。雖然遭到14號颱風特大暴雨襲擊,由於增強了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仍然獲得好收成。社員稱這一年是“生活進入富裕的轉折點”,“從62年起我們每天吃三頓乾飯”。
1963年 澳大利亞學者威廉.葛迪斯訪問開弦弓的著作《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農民生活》出版。他的結論是:“但是今天開弦弓的人民,看來確實比20年前,在物質上要富裕得多,而且有了更大的安全感。”
1964年 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開始。村里派出沈春榮參加蘇州地委社教工作團。
1965年 部分生產隊開始通電,建立電灌站。部分生產隊水稻脫粒開始使用電動機。
1966年 農業豐收。水稻平均畝產988斤。吃糧水平穩定在600斤上下。恢復和發展了蠶桑生產的傳統副業。社員的年人均收入由1961年的80元上升到118元。
全村人口1894人,比1956年增長31.9%,增長率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
全村通電,解決了農民夜間照明及生活用電。
1967年 “文革”風暴刮到開弦弓村。破“四舊”,荷花灣大隊改名為“紅衛”、開弦弓大隊改名為“立新”。幹部私下與鄰村合作籌備恢復繅絲廠。
1968年 由紅衛等八個大隊聯合投資27300元,重建繅絲廠。本村“紅衛”、“立新”兩大隊占股金的50%。“開工第一年,絲廠奇蹟般地取得了2000元的利潤”,農民再次嘗到“無工不富”的甜頭。
蘇州市醫院醫療小分隊根據“6.26”指示,下放到開弦弓為農民治病。
稻飛虱蟲災,水稻畝產只有780斤,比上年減產2成。
秋,西清河木橋改建成拱型水泥石橋。
1969年 學校附設國中班,改名為紅衛七年制學校。學生300多人。
蘇州、松陵、震澤一批知識青年到村插隊。
購置了手扶拖拉機一台,開始用機械耕地。
1970年 建立合作醫療站,要求做到小病不出村。
1971年 水稻平均畝產970斤,年人均分配116元。
1972年 繅絲廠由八個大隊聯辦改為社辦。社員認為“這是1958年‘一大二公’後的又一次平調”。
東清河木橋改建成拱型水泥石橋。
1973年 水稻平均畝產1038斤,突破千斤關。增產不增收,年人均分配117元。
1974年 6個村聯合籌建大包圍水利工程,防禦湖水漫溢,保證農田高產 穩收。水稻平均畝產達到1158斤。年人均分配127元。
經過多年持續努力,全村消滅了釘螺,送走了“瘟神”。
由村出資,縣文教局適當補助,征桑地2.5畝,為國小建造了新校舍,有平房21間。
1975年 繼續興修大包圍水利工程。
11月開始紅衛大隊在城角圩平整土地,每塊田長60米,寬15米。而且修築機耕路、渠道相配套,把圩四周的邊角田全部改成桑地88畝,立新大隊改桑地65畝。
1976年 繼續興修大包圍水利工程。在外圩也搞農田基本建設,平整土地。
4月14日下午13組22位社員乘船去小金圩種毛豆,在東莊盪因超載滲漏而沉船,22人全部落水,9人溺亡。
1977年 經4年苦幹,大包圍水利工程勝利竣工,增強防洪排澇能力。初步實現稻田方格化、桑地園林化、渠路系統化。
紅衛大隊集資4萬元,創辦絲織廠(紡織化纖布),為全公社首家隊辦企業。
由於計畫生育工作的推行,人口出現負增長。
1978年 立新大隊集資2萬元,創辦立新絲織廠(紡織化纖布)。
1966年至1978年12年中,糧食總產年平均遞增3.95%,年人均收入徘徊在114元左右。各生產隊均有手扶拖拉機一台。

改革開放以後

1979年 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改變農村經營結構。村辦工業產值達到19萬元。落實多種經營的方針,大力發展多種多樣的家庭副業,人均副 業收入120—150元,占總年收入的一半。
村裡有了彩色電視機。
1980年 年人均分配接近300元,解決了溫飽問題。江村經濟由多年徘徊開始第二次飛躍。
1981年 農副工三業總產值達到155萬元。其中,農業占29.8%,副業占19.1%,工業占51.1%。工業總產值超過農副業總和。
9月20日至24日,美國科學促進協會常務董事、美國農業發展委員會亞洲組主席、馬里蘭州立大學副校長、人類社會學教授南希.岡薩雷斯(女)應中國科協邀請,來開弦弓村考察,並在蘇州與費孝通會見。她稱讚開弦弓人 “手很巧”,“發展了工業”。
10月,費孝通偕姐姐費達生第三次到開弦弓進行調查,住了4天。他向幹部民眾詳細詢問了農業生產、多種經營、鄉村工業、土地、人口、文化教育、經濟收入、家庭結構和生活方面的情況。後去英國倫敦,在接受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頒發的“赫胥黎紀念章”時,以《三訪江村》為題,就開弦弓村自1936年以來的變化發表演講。他說:“我覺得特別高興的是在這裡看到了我幾十年所想像的目標已在現實中出現,而且為今後中國經濟的特點顯露了苗頭。”他宣布:“將在開弦弓村建立一個社會調查基地,一個可以進行繼續地觀察的社會科學實驗室。”
江村社會調查基地於12月26日開始建立。第一期調查人員共19人,由來自天(津)、南(京)、海(上海)、北(京)14個單位的人員組成,進行涉及到人口、土地、農業、副業、工業、農民生活、家庭、婚姻、青年、道德、風俗習慣、大眾傳播等十幾個方面的專題調查。
國小由三個教學點合併為一校,改名為“開弦弓國小”。附設的國中班,單獨設校。
全村原有43名血吸蟲病人經過連續多年治療,今年進行全面複查後,已全部治癒。
1982年 1月,費孝通四訪江村,在一次座談會上,他說:“鄉村工業的叫法好,這個名稱早就有了。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鄉村工業的生命力是強大的,是農民需要的,是有基礎的。”
第一期江村調查,於1月28日結束,前後共34天。調查報告和基本統計資料,分別刊登在《江村信息》和《江蘇社聯通迅》上。
4月立新、紅衛兩大隊合併為開弦弓大隊,其範圍基本與1936年原開弦弓村相同。
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試點。年人均糧食接近1000斤。立新、紅衛兩個絲織廠合併為江村絲織廠,並征地建造新廠房,規劃村辦工業發展區。
10月2日全村大、小隊幹部31人坐機船,去浙江海寧縣雲龍大隊參觀蠶桑生產。
10月25日,費孝通五訪江村。他在農民蔣金娥家裡牽磨,到打穀場與幹部民眾談心。後又去幾個鄉鎮參觀訪問, 想到農村經濟發展必將推動小城鎮的復甦,因此,提出“社會調查必須更上一層樓”。
經過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全村人口為2343人。其中,男性1224人,女性1119人。
開弦弓村被評為“江蘇省文明村”。
1983年 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按人劃分口糧田,每人0.4畝;按勞動力劃分責任田,每個勞動力0.9—1.1畝。
新建的震澤至廟港公路穿村而過。從此,開弦弓村與震澤、平望、松陵、蘇州、上海等大中小城市,每日均有班車相通。
江蘇省社會學會醫學社會學研究組組織了12個單位21位同志,就醫學社會學問題,對江村進行第二次社會調查,撰寫了14篇調查報告,其中6篇刊登在《江村信息》第二期。
5月2日,費孝通六訪江村。漫步太湖邊,賦詩一首,分贈調查組諸同志:
“李白六十二,
杜甫五十九,
我年已過稀,
虛度豈可究。
夢回苦日短,
棲棲不敢休,
文章千古事,
萬頃一沙鷗。”
9月21日,費孝通出席在南京舉行的“江蘇省小城鎮研討會”,並以《小城鎮大問題》為題,在大會上發言,多次提到開弦弓村、廟港、震澤、盛澤等地的調查資料,分析小城鎮衰落和復甦的原因,加強小城鎮建設與實現現代化的關係。
10月,費孝通七訪江村。參觀了村絲織廠和廟港繅絲廠,還到震澤、梅堰等地進行調查。
12月,義大利共產黨《團結報》記者謝格德.金澤貝格來訪。“採訪了解費孝通教授歷次訪問江村和有關黨的政策貫徹情況。”
1984年 村投資20萬元,將酒廠擴建成為江村食品冷飲廠。
鄉辦繅絲廠在蘇州絲綢學院楊志超老師等指導下,經過技術改造,產品質量明顯提高。成品率為96.7%,品級第一次達到3A以上水平。
江村與鄰村聯合投資新建開弦弓村初級中學;並由國小兼辦幼兒班。
3月,美國社會學、人類學代表團一行10人,由團長美國麻薩諸塞州大學社會學教授羅西率領,來開弦弓村進行訪問。6月,美國克拉克大學教授、社會歷史學家哈麗雯女士應費孝通教授邀請來江村訪問。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高級講師吳白弢一行10人,應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和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邀請訪問開弦弓村,對農副工三業協調發展,頗感興趣。9月,辛巴威大學高級講師、人類學博士恰特女士來開弦弓村考察。
10月,費孝通八訪江村。參觀村絲織廠和蜜餞廠,了解市場銷售情況。訪問老朋友,詢問生產、生活情況。他在縣裡向機關幹部作報告時,“希望家鄉人民克服小富即滿、保守求穩的傳統積習,要適應新形勢,善於捕捉信息,增強市場頭腦,努力加快經濟發展。”
1985年 費達生在3月5日出版的《經濟日報》上發表題為《建立蠶桑絲綢的系統觀點》論文,總結數十年來下鄉、下廠的經驗。她認為,從植桑、制種、育蠶、烘繭、繅絲、織綢、印染、剪裁、縫紉,直到製成人們直接消費品,包括生產、流通兩大領域,農、工、商三大部門,是環環相扣,相互依存,協調發展的一個整體。她提出的“系統觀點”和“整體提高”的構思,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
3月,經費孝通介紹,應江蘇省小城鎮研究會邀請,日本社會學家鶴見和子(女)、宇野重昭、安原茂三教授來訪。對江村農副工三業協調發展表示讚許。後來,鶴見和子在南京與中國學者座談時,稱江村經濟為“井岡山式內髮型經濟”,即具有“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
7月,費孝通九訪江村,邀請土改時的村幹部和現任的村幹部分別舉行座談,詳細地詢問了農民生活和經濟負擔情況。他還先後訪問了廟港、北厙、梅堰、桃源、黎里、平望、震澤、湖濱、松陵等鄉鎮,主要為撰寫準備明年發表的《江村五十年》論文作準備。他在談到此行的體會時說:“農村是鄉鎮工業基地,鄉鎮工業促進小城鎮的發展,形成蘇南地區的全面繁榮,要跟蹤觀察這個歷史過程,我們不能放鬆農村本身的調查研究,這可是我九訪江村總的體會。”他還賦詩二首,以抒胸懷:

太湖三萬六千頃,
稚翁滿艙笑語盈。
自從陶朱片舟去,
世代興衰說到今。

湖風吹軒入夢來,
七十老翁志未衰。
振筆猶欲書心愿,
莫道湖邊起暮靄。
8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美籍華人黃宗智及其夫人、日本上智大學教授顧琳(美籍)來開弦弓村和廟港作社會調查,了解太湖地區農村經濟情況。辛巴威學者恰特女士重訪江村,住了兩天。
10月,為撰寫《江村五十周年》,費孝通10訪江村,並派他的博士研究生住在村子裡,“追蹤觀察這一極其生動過程,並力求如實記錄下來,為歷史留下腳印。”
11月,香港浸會學院高級講師黃連枝,應上海大學文學院邀請,來開弦弓參觀訪問。
全年農副工業總產值為325萬元,比1979年增長7.7倍。其中,工業占60.4%;農業占13.5%;副業占26.1%。工業超過農(副)業,比例為6:4。
1986年 與盛澤新民絲織廠合辦新民分廠,總投資105萬元,當年投產。
蠶繭獲得豐收,總產達100擔。糧食生產也獲得豐收,人均突破1000斤。
鄉繅絲廠在蘇州絲綢工學院教師楊志超等指導下,成品率達到100%、98.5%,品級繼續提高,逐漸接近4A級,被省絲綢公司評為優質產品。在繅、折單項評比中,居全省100多家絲廠之首。
村里出資,送饒桂龍等四人去蘇州絲綢工學院學習,為村里培養技術人才。
2月,德國西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柯蘭君女士和她的丈夫(大學教授)、兒子來訪,參觀了鄉村工廠,訪問了農戶。
5月,美國夏威夷大學地理系美籍華人章生道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高級講師劉劍楚、朝鮮桑樹栽培和養蠶技術考察組相繼來訪,了解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情況。
費孝通第十一次訪問江村,應其邀請,同時來訪的外國學者有:日本東京大學教授中根千枝和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巴乃特。他們分別走訪農戶,並在農民周文昌家中共進午餐。
6月,費孝通隨胡耀邦同志赴西歐訪問。他在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作了題為《江村五十年》的演講,回顧江村半個世紀所走過的道路,認為:“歷史的巨輪是不會停止的。上述的江村在過去五十年中的變化,很可能是更大更富有意義的變化的前奏。”
9月,應江蘇省小城鎮研究會的邀請,以上智大學教授鶴見和子為首的日本小城鎮研究會代表團一行8人來訪。乘船瀏覽全村風貌,參觀工廠,走訪農戶,並分別在農民家中用餐。他們來華前,都讀過《江村經濟》一書和有關中國現行政策的資料,故處處進行對比,詢問甚詳。
10月,日本《讀賣新聞》上海地區採訪團鈴木俊男一行二人,應上海《文匯報》邀請,來開弦弓村進行採訪活動。
12月,費孝通著《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中文版,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費先生說:“本書英文原本系1939年在倫敦初版,越四十七年後有中譯本與國人相見,了卻著者一樁心愿。”在北京舉行的出版發布會上,他即興抒懷一首,以表心意。
愧赧對舊作,無心論短長。
路遙知馬力,坎坷出文章。
毀譽在人口,浮沉意自揚。
涓滴鄉土水,匯歸大海洋。
歲月春水逝,老來羨夕陽。
闔卷尋舊夢,江村蠶事忙。
1987年 2月,中共開弦弓村黨組織由支部改為總支委員會,仍由沈春榮擔任書記。全村共有黨員99人,分別編成六個分支部。
在第九村民組進行適度規模經營試點。全組責任田21.8畝由種田大戶姚金山承包種植。從1983年起,陸續擴大種桑,到1987年桑田達到924.96畝。全村勞動力為1034人,按一、二、三產業統計,其情況如下:第一產業占29.1%;第二產業占49.4%;第三產業占19.7%。另有19人外出打工,占1.8%。
7月,吳江縣委、縣政府、縣人大三套領導班子牽頭,由縣各有關單位代表參加,在開弦弓村舉行現場“三服務會議”,提出“把開弦弓村建設成為太湖邊上、廟港鄉內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
今年先後來訪問的外國學者有:日本社會學家第二次訪華組松戶庸子、松園苑子、若林教子一行三人;美國喬治大學博士研究生格里戈里.維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部人類學教授孔邁隆及夫人;日本工藝纖維大學杉本繼男、濱峙實,京都大學荒木乾雄;日本日中小城鎮研究會代表團一行八人;日本一橋大學畢業生藤內敏郎;長江三峽工程顧問美國教授斯哥德;美國《時代周刊》北京分社記者吉米等。
費孝通於今年5月、9月兩次來江村,進行第十二、十三次訪問。第十三次訪問時,北京科教電影製片廠派員隨行,拍攝了電影;還與日本日中小城鎮研究會代表團在同里鎮退思園就城鄉關係問題,進行學術交流。
1988年 自籌資金辦電站,解決電業局停電時的村民照明問題。投資5萬元,在小清河中段建一座“江村橋”,方便南北兩村村民往來。
縣政府決定開弦弓村為農業機械化試點村。購置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插秧機、開溝機,並修築機耕路、環村路。
種田大戶姚金山,所種水稻畝產達到1265斤,超出全村平均單產185斤。
今年來訪的外國學者有:日本大阪大學教授濱島敦俊;法國社會科學院教授、社會學學會前會長米歇爾.科賽;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教授巴博德、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勒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裴希.麗莎等。
1989年 三業總產值突破1000萬元(1208萬元),年人均收入突破1000元(1189元)。
幾年來,村民新建樓房已達264幢,占總戶數的48%。
今年到江村訪問的外國學者有:美國西世界學院漢語學習班主任柏佩蘭和三名西德留學生。
1990年 村總支部書記沈春榮調鄉工作,譚漢文接任總支部書記。
費孝通於4月中旬,第十四次訪問江村,參觀了廟港繅絲廠的自動繅絲車間,並為該廠建廠60周年,題了“嚴、細、實、創”四個字,寄予厚望。他在南京、杭州、上海長江三角洲之行後,從家鄉的經濟結構和外貿優勢的思考中,形成長江三角洲的開發和外貿格局的構思:“具體來說,就是首先在長江三角洲,建立起一個新的外貿格局,從貨郎擔式的零敲碎打,上升為趕集式的上交會,然後更上一層樓,以浦東為基礎,加上一個坐商式的服務層次,也就是在上海建一個大陸上的香港,包括江浙兩省腹地工農業在內的長江三角洲開發區。”
9月27日為費孝通80歲生日。中共中央統戰部設宴為費老祝壽。席間有人問:“你這一生幹的事情,推動你的力量是什麼?”費老說了四個字:“志在富民”。“目的是在富民,是要讓老百姓富起來。其實我在《江村經濟》的結論裡面早已說過了,我說中國的問題,飢餓是真正的關鍵,農民最大的問題是吃不飽。”

邁進小康社會

1991年 夏,水災。太湖水位高達4.78米,高出地面1.18米。經過全村乾群艱苦奮戰,多年來興修的水利工程發揮了作用,全部農田和住房均安然無恙。大災之年,仍獲得豐收。三業總產值1266萬元,年人均分配為1346元。
“種田大戶”姚金山承包的責任田到期,由各戶收回自種。適度規模經營的試點工作暫停。
全村600多戶人家,戶戶都有人兼營其他行業,已無純農戶。
開弦弓國小的新校舍落成,縣、鄉、村三級共投資39萬元。經市、鄉兩級評定,開弦弓國小達到九年義務教育制的標準。
費孝通於今年4月第十五次訪問江村。回北京後,寫了一篇題為《吳江行》的文章,回顧故鄉近10年的變化,他說:“總的來說,吳江這10年在從溫飽型經濟進入小康型經濟。”從吳江,他想到長江三角洲,認為:“在今後10年裡,生產力再翻一番,帶動全國實現小康就有了保證。這次吳江之行更加強了我的這種看法。”
今年外國學者來江村訪問的有:英國倫敦市立大學社會學系高級講師、近代中國研究所所長王斯福,日本神戶大學文學部部長谷川善計教授。
1992年 開弦弓國小被命名為吳江市農村國小的“視窗學校”。開弦弓村初級中學撤銷建制,併入廟港中學。
鄉辦工貿合營廟港絲廠經省有關部門正式核定為中型企業。
投資15萬元,興建江村農貿市場,路邊攤販全部移入場內進行交易。
12月,日本三位學者來訪,他們是:神戶大學經濟學部助理教授加藤弘之,東京農業大學農業系講師大島一二和東京農業大學博士後章政。
費孝通著《行行重行行》出版。他在《前言》中說:“我採取的研究方法是從已有的基礎上做起,然後由點及面,找典型立模式,逐步勾畫出比較全面的輪廓。具體地說就是從我熟悉的家鄉入手。我的家鄉是江蘇省吳江縣,我30年代調查過的村子是這個縣裡的廟港鄉的開弦弓村,我給了它一個學名叫江村。這是我已有的基礎。”
1993年 村總支部書記譚漢文調鎮工作,由村絲織廠廠長沈志榮兼任村總支部書記。
今年三業總產值突破1500萬元(1588萬元),人均分配突破2000元(2222元)。
廟港繅絲廠正式組成“金蜂集團公司”,並與港商合資,在村上新建絹紡廠。“金蜂”即六十多年前開弦弓精製生絲合作社產品的商標名稱。
中國城鄉發展研究中心江村研究所、吳江市江村研究中心在廟港鎮鎮人民政府掛牌成立。
10月,費孝通第16次訪問江村。參加由他主持在蘇州舉行的“第四屆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研討會”的中外學者一行47人,也同來江村進行實地考察。
沈關寶著《一場悄悄的革命——蘇南鄉村的工業與社會》,由雲南出版社出版。作者說:“本書是對江村作追蹤研究的一部分。”
1994年 投資35萬元辦起了自來水廠,家家戶戶均飲用自來水。有些人家修建了衛生間,裝上抽水馬桶。
本村與盛澤新民絲織廠聯營的新民分廠改由開弦弓村獨資經營。新民廠的120萬元投資轉為貸款。
今年三業總產值為1431萬元。年人均分配2931元。據村委會統計,截至1994年9月,全村居民生活水平如下:
1、居民住房面積72000m2,人均30m2。
2、現有居民樓房426棟,占居民用房85.2%。
3、全村已有357戶使用液化氣,占58%。
4、現有腳踏車1230輛,戶均2輛;有機車96輛。
5、有電視機525台,其中彩電152台;錄像放像機75台;音響設備41台。
6、居民在銀行、信用社存款300萬元,人均1250元。
10月13日至14日,費孝通第17次訪問江村。他在村民姚鳳金家裡,聊家常、察民情;在老房東周文昌家與周家老小共進午餐;到國小校看望了師生;還同他姐姐費達生一起,與當年在開弦弓村生絲精製運銷合作社裡工作過的老工人進行座談。
今年來訪的外國學者有日本經濟政策學會常務理事、亞細亞大學經濟學部加藤延壽教授。
1995年 本村村辦工業負債累累,陷於資不抵債的困境。一位青年學者撰文,稱之為“江村集體工業的終結”。受鄰近橫扇鎮個體經濟和私營企業發展的影響,開弦弓村民在下半年度陸續購進羊毛衫橫機250餘台,個體私營工業加大發展步伐。
10月18日,費孝通第18次訪問江村。他參觀了國小和農貿市場,說:“這裡原來是一片桑地,現在變得我都不認識了!”
今年日本有兩批學者來訪:吉備大學訪問團一行五人,團長為山口榮教授、副團長為柳厚佳子教授;大阪府市役所農業問題專家荒崎博先生。
1996年 環村公路修成,鋪柏油路面並植樹,形成環村綠化帶。
為了滿足民眾生產和生活用電需要,對用電線路進行徹底改造,並新增180KV變壓器2台。
沿過村公路一側,建造17間二層樓商品房,出售給個體工商戶,與農貿市場相連線,形成江村商貿一條街,成為初具規模的商業服務中心。村委會搬遷到村工業開發區。村委會原址改造成老年活動中心。
2月-5月,英國倫敦城市大學社會學系研究人員常向群在江村從事為期三個月的田野考察。
3月29日,英國社會人類學家、倫敦城市大學社會系主任王斯福教授,應費孝通邀請第二次訪問江村,隨同訪問的有研究生多人。
4月14日,費孝通第19次訪問江村。聽了鎮村負責人關於太湖開發情況的介紹,並訪問了農戶徐林寶家。
《北京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發表費孝通論文《重讀〈江村經濟.序言〉》。作者總結一生治學經歷,通過對自身理論的重新評估與反思,闡明自己對社會學人類學本土研究的基本看法。作者在論文結束語中說:“我更高興的是60年前所記下的我姐姐費達生所開創的‘工業下鄉’的實驗,現在已經開花結果,並在祖國的工業現代化的事業里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我想還是用我在《江村經濟》中文版發布會即席寫下的詩句最後兩句作為本文的結語:‘闔卷尋舊夢,江村蠶事忙。’願江村的鄉親們,繼續不斷從勞動中創造自己的光輝前途。”
9月19日,紀念費孝通教授《江村調查》6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在吳江市召開,出席會議的有中外學者一百多人。上午舉行開幕式;下午,全體代表到江村參觀訪問,村民紛紛出動,歡迎來自海內外的客人。費孝通同時進行了第20次訪問。
《江村—江鎮—廟港發展的腳步》一書,作為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八五”項目成果,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
1997年 4月,費孝通第21次訪問江村。
8月,村級領導班子進行調整。由非黨人士、私營企業家周玉官擔任村農業合作社社長,並負責主持全村各項工作。
1998年 1月,坐落在江村地段的鎮辦企業金峰集團改為股份制企業,並改名為廟港繅絲有限公司。集體控股51%,私人占股49%。
開弦弓村辦企業經審計,負債900多萬元。決定實行體制改革,部分廠房設備交由個人承包經營。
開弦弓村自來水廠搬遷,更換水源,更新設備,村民們吃到清潔衛生的自來水。
1999年 4月,費孝通第23次訪問江村。
周玉官當選吳江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進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糧田改造魚池500餘畝,分別由本村農戶或外村人承包。農業用電網實行改造,又新增180KV變壓器2台,農戶生活用電和城鎮居民用電開始實行同一價格。
私營企業在這一年得到進一步發展。農戶又新引進K61絲織機200餘台。
開弦弓村電話機開始普及,這一年農戶安裝電話機310門。
2000年 小轎車開始進入農民家庭。外出經商或私人企業主等一小部分先富起來的農戶購進了小轎車7輛。
3月,費孝通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建所20周年上講話,談到自己如何治學,概況為四個字:“從實求知“。他說:”“20年來,我一直沒有停止過摸索。我要繼續看書、看人、看社會。我們搞調查,不能脫離實際,要‘從實求知’,我自己身體力行就是這四個字。從實際裡面去求得知識,這是一個原則”。
4月,費孝通第24次訪問江村;9月,第25次訪問江村。

跨進新的世紀

2001年 8月,行政村落實行區域調整,鄰近西草田村與開弦弓村合併。合併後的行政村仍叫開弦弓村,共有村民小組25個,總人口2900餘人。
合併後的開弦弓村村民委員會進行換屆選舉,王建民當選村委會主任。
2002年 7月,開弦弓村開通有線電視,農民坐在家中,可以收看全國多家電視台的節目。
開弦弓村私營企業家饒桂龍征地13.146畝,籌建噴霧絲織廠。
開弦弓村私營企業家周永林征地15畝擴大江村製冷設備廠。
私營企業家沈志榮開辦榮事達絲織廠,有七、八十台織機。
周玉官再次當選吳江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在開弦弓地段的鎮辦控股企業廟港繅絲有限公司轉為私營企業,總投資457.08萬元,金永觀為轉資後的私企老闆。
據村委會統計,到本年止,全村已畢業和在讀的大專生有55人,博士生一人。博士生名沈中華,女,現在南京理工大學任教。
9月,費孝通第26次訪問江村。
10月1日,《揚子晚報》報導:“昨天,蘇州大學同時迎來兩件喜事:一是該校著名的蠶絲實踐家.教育家費達生迎來了百歲華誕;二是前來參加費達生百歲生日的費孝通先生欣然受聘為蘇州大學名譽董事長。”
12月,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糧田改魚池220畝,由個人承包,養蟹、養蝦。
今年全村人均收入為5600元。
2003年 2月,周玉官作為農民代表,當選蘇州市政協委員。
3月,中共黨員、私營企業家周永林任村黨總支書記,接替周玉官主持全村工作。
4月,費孝通抱病第27次訪問江村,時年93歲。因江村正在擴修公路,汽車不便通行,他在廟港鎮聽取有關江村情況的介紹,並在吳江賓館約見民營企業家饒桂龍,詢問甚詳。
費孝通在2003年第4期《名鎮世界》雜誌上發表《家鄉小城鎮大發展的二十年》論文,說:“20年來,我在家鄉看到了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看到了小城鎮的由衰轉興;然後走出‘江村’,在祖國各地的農村和市鎮間奔走。在實際工作中,我深刻地感受到由於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給我們帶來的問題,並且逐步產生了‘區域經濟’的概念。繼而又在世界經濟走向一體化的形勢下,進一步思考我們應該怎樣應對未來的局面。”他指出:“我所訪問的蘇州地區的幾個小城鎮,都是地處我國經濟最發達的上海經濟區里。我在這裡似乎看到了一個超越行政區劃的、金字塔型的經濟區域結構——上海這個國際大都會,在蘇、錫、常、通、杭、嘉、湖、甬等這些發達的中等城市的簇擁下高居塔的頂端;中等城市的下面是一大批新興的、實力強勁的小城鎮和千千萬萬個生機勃勃的農村構成的基礎。這個基礎越寬廣、厚實,金字塔就越牢固。這個‘塔’充滿活力,從塔頂到塔基,縱橫交錯的‘血脈’(交通、通訊網路;人流、物流等經濟交往)延伸到每個基層單位,把它們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比較靠得住的現代經濟區域。”他最後說:“我年紀大了,做事情已經力不從心,只能把在我國建立起一個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小康社會,讓所有農民都能享受到現代化的美好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年輕一代人的身上。”
11月6日,費孝通先生《小城鎮大問題》發表20周年座談會在南京舉行。費先生因身體不適,不宜出遠門,委託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所長邱澤奇到會宣讀書面發言。他說:“我近來把自己的思路理出一個框架,把自己多年來研究的一條基本思考路線打通了,從‘江村經濟’——‘行行重行行’——‘文化自覺’—— ‘區域經濟’直到‘天下大同’。其中包括大家比較熟悉的一條具體路線,即江村——小城鎮——中小城市——大中城市為中心的經濟區域,有如‘長三角’、‘珠三角’等。就方向、方法,目標和步驟都比較清楚了。這不是隨意想出來或寫出來的,是隨著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里近一百年的變化發展,從實求知所得。”
由廟港至震澤的過境公路拓寬,由9米擴為18米。
江蘇電視台記者來村拍攝紀念吳毓騂烈士的錄像片。
2004年由於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村民購買力的提高,小商販設堆越來越多,原農貿市場建在村道邊上,既小又影響村民交通,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故黨總支、村委會在2004年元旦決定搬遷和擴建新的農貿市場,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總投資60萬元。
蘇州(地區)市開始減免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
1月10日現定居在美國的社會學副教授王勛前來江村調查人口老齡化問題。
3月電腦開通寬頻網路,農民在家中可以上網聊天、收發電子郵件、看新聞、甚至炒股。
3月,薛和著《江村自治——社會變遷中的農村基層民主》,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4月2日由南京大學張玉林教授陪同日本名古屋中京大學冢本隆敏教授前來江村考察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及老百姓治病的經濟負擔狀況。
吳江市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實施,凡年滿男60周歲,女55周歲可享受每月80元,男不足60周歲,女不足55周歲的必須買保險每人每月40元。
4月7日—11日英籍華人學者常向群博士在江村蹲點調研8年後攜母親兒子重訪江村,並在江村進行“全球化與村民自治,禮尚往來探析”新課題的考察和調查。
8月19日—26日由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部委派的博士朴紅及其學生市來正光,吉田比呂美,大溝友秀4人來江村考察。
9月為了搞好衛生村建設,全村消滅800隻露天糞坑,新增公共廁所7座,抽水馬桶200套。由10人組成保潔隊伍。
9月4日由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教授吳滔陪同日本甲南大學教授稻田清一,佐藤仁史,太田出前來江村考察農村歷史,參觀佛教廟宇,走訪農戶。
11月,王淮冰著《江村報告》,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5年2月即農曆正月初五,由於費孝通教授因病在身,不能前來江村,故委託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周擁平博士到江村調查採訪《江村經濟七十年》的課題,歷時一年多總計來江村採訪30多次。
上海復旦大學劉豪興教授在社會調查中得知江村在1976年4月14日因到外圩勞動發生沉船事故,船上22人全部落水,9人溺水身亡,這種事故歷年來不間斷地時有發生。為了改變水網地區江村的特殊地理位置,經劉豪興教授牽頭,在2005年2月19日發信給江蘇省梁保華省長,省里獲悉後指示省、市、鎮、村四級共同出資,新建了一條東西走向,連通外圩全長1.9公里的江村公路。
4月4日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善華陪同義大利烏旦大學教授列奧波爾第娜,弗托娜蒂及澳大利亞、菲律賓大學教授等7人前來江村考察訪問。
4月25日江村父老鄉親獲悉費孝通教授24日不幸逝世的訊息後,自發組織弔唁活動。27日村委會派姚富坤同志前往北京參加弔唁。29日村黨總支書記周永林同志和鎮長景樂平,市領導吳煒、張克明,老領導於孟達、汝留根等同志前往北京參加弔唁及遺體告別儀式。
5月20日—22日香港鳳凰衛視前來江村拍攝電視片《江村再調查》。
6月27日由中山大學、夏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上海復旦大學牽頭陪同英國牛津大學、美國耶魯大學有關教授共12人前來江村進行學術考察。
6月30日開弦弓村舉行總支換屆選舉。周永林當選為書記,王建明、徐國奇當選為副書記。
7月21日—8月20日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常向群博士前來江村考察采寫《全球化與村民自治》歷時一個月。
7月24日—26日吳江市團委組織江村夏令營活動。
8月12日我國著名蠶絲專家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原蘇州市政協副主席費達生先生不幸逝世,享年103歲,江村獲悉後委派村黨總書記周永林同志,村主任王建明同志前往蘇州滸墅關參加悼念和遺體告別儀式。
9月5日—10日由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部坂下明顏教授、朴紅博士、研究生市來正光以及大學生吉田比呂美前來江村實地調查土地資源、鄉村工業等。
12月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正,桑地、稻田改魚池1210畝,由個承包養蟹、養蝦。
2006年 3月8日由日本早稻田大學太平洋研究科大刀一二,小野芳明等一行 7人前來江村調查“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課題。
4月23日在江村舉行費孝通教授逝世一周年座談會,費老的女兒費宗惠、女婿張榮華,前來參加。
6月11日美國伊利諾大學社會學系陳向明博士前來江村考察“全球與地方經濟聯繫”的課題,並參觀了江村民營企業。
9月6日—10日由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部坂下明顏教授,朴紅博士,市來正光研究生3人,來江村調查職業結構,農業產業結構,水利等。
11月,周擁平著《江村經濟七十年》,由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11月4日—6日由中央明盟、上海大學、吳江市政府舉辦的費孝通教授江村調查70周年紀念活動,會議地點在吳江賓館舉行,4日上午觀看了費孝通江村調查圖片室,聽取了村委會的介紹。
11月8日由吳江市政府牽頭,市科技局扶持開弦弓村在鎮開發區內建造標準廠房,總面積3600平方米,並舉行了奠基儀式,成立了啟航公司。
11月17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麥金農教授前來江村訪問費孝通教授的調查基地,聽取了村委會的匯報,參觀了民營企業。
11月26日日本名古屋大學西原和久,岡本耕平教授等12人前來江村調查“現代中國社會環境調查”課題。
2007年
1月22-27日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常向群博士對江村和廟港社區做了訪問。
3月10日由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張玉林教授陪同日本京都大學農學研究所秋津元輝博士、友澤悠秀等前來江村進行“中國農村環境”課題的考察。
3月30日,鎮黨委批准周永林請辭村黨總書記職務的報告,由王建明負責全面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