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法學家]

江平[法學家]

江平(1920—),1920年11月生,陝西商縣人。原名張希勛。另,江平,1930年生,浙江寧波人。中國最著名法學家,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眾多民商法典立法者,曾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七屆人大常委、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等職,現為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

基本信息

生平

江平(1920—),1920年11月生,陝西商縣人。原名張希勛。

江平[法學家]江平[法學家]
1938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陝北公學和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41年後任曲子縣抗日青年救國會宣傳科科長、副主任,佳縣抗日青年救國會主任、縣保全科副科長,關中專署保全處科長,中共關中地委城市工作委員會秘書。
建國後,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統戰部處長、辦公室主任,中共中央統戰部處長,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國家民委常務副主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顧問。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屆、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委。

重大經歷

江平,1930年生,1948年至1949年就讀於北京燕京大學新聞系;1951年被政府選派為新中國首批留蘇學生,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1956年以全優成績畢業,回國執教於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北京政法學院。然而僅僅一年之後,江平教授在反右運動中被打成第一批右派分子,歷經了22年的磨難。直到1978年,江平教授才回到了闊別22年的講台。現為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民商法專業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批准的有突出貢獻、享受政府津貼的專家

22年磨難

被打成右派,在蘇聯相識的新婚妻子迫於政治壓力與他分手。在北京西山抬鋼管過鐵路,江平累到連火車聲音都沒有聽到,整個人被卷到了火車下,他幸運地活了下來,卻永遠失去了一條右腿。

文革當中,江平重組了家庭,夫妻兩地分居,寒夜裡,一針一針地給孩子織毛衣。在那個公檢法砸爛、法學教育停滯的歲月,江平在市郊一所中學教書謀生,從蘇聯帶回來的幾箱書,被當廢紙賣掉。失去了理想。

社會職務

有:北京政法學院副院長、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1983年-1988年);
江平江平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1988年-1990年);七屆全國人大代表、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七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8年-1993年);中國法學會副會長(1988年-1992年);中國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1985年至今);北京仲裁委員會主任(1995年至今)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顧問、仲裁員、專家委員會委員。現仍然擔任著最高人民法院特邀諮詢員、中國法學會比較法研究會會長等職務。

獲得榮譽

曾赴比利時根特大學、香港大學、義大利第二羅馬大學、日本青山學院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講學,獲比利時根特大學名譽法學博士,並任秘魯天主教大學名譽法學教授。被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曾被收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並被收入中國多種版本的著名學者、著名法學家名錄。被認為是“中國法律界的精神脊樑”、“中國民商法之父”

2010年12月17日,《南方人物周刊》主辦的第六屆2010中國魅力人物頒獎盛典在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舉行,當選2010中國年度魅力50人學術類吶喊之魅。

重大貢獻

他先後參與了我國多部法律的制定,包括1984年出台的《民法通則》和1989年通過的《行政訴訟法》。他參加了《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的制訂,並直接擔任《信託法》、《契約法》起草小組組長,以及《物權法》和《民法典》草案專家小組的負責人之一。

圖書獲獎

其主編的《刑法學原理》(三卷本)獲國家圖書最高獎項--第二屆國家圖書獎,主編的《中國刑法學》獲第二屆中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特等獎,主編的《刑法學》獲中國國家級優秀教材一等獎和中國法務部優秀教材一等獎。《當代中國的統一戰線》曾獲得中央統戰部1998年第一屆優秀圖書獎。

出版圖書

著作

《中國大百科全書法學卷》(編委、民法學科主編)、《羅馬法教程》(合著)、《西方國家民商法概要》(獨著)、《民法教程》(合著)、《公司法教程》(《新編公司法教程》)(主編、合著)、《法人制度研究》(主編、合著)、《中國採礦研究》(主編)、《中國司法大辭典》(主編)、《商法全書》(主編)、《證券實務大全》(主編)、《商法案例評析》(主編)。 長期從事民族、宗教工作,著有《民族宗教問題論文集》一、二集。與人合著《種國民族問題的理論與實踐》、《當代中國的統一戰線》等。主編出版《全國民族問題文獻彙編》8本,《西藏民族問題文獻彙編》12本等。

文集

2009年12月28日,是江平的80歲生日。9個月後,他最欣喜的事情是出版了自己的文集《沉浮於枯榮》。

本色人生

被稱為“中國法學界良心”的江平,多年來不遺餘力地奔走呼喊,扮演著法治“布道者”的角色。

江平江平

2009年,一次中風讓79歲的江平倒下了。病癒初愈,江平執拗地起身,以更高頻率現身說法,參與公共法律事件。去年12月北大五教授上書要求修改《拆遷條例》引發轟動,江平先後在《財經》、《南方周末》等紙媒發表言論,又到鳳凰衛視現身說法,力挺對拆遷條例的修改。

他一生捍衛自由民主,卻不贊同民粹主義。他始終將中國的自由、民主、人權、法治作為自己畢生追求的目標。

精彩語錄

任何精神的力量都可以創造財富,法制完全可以來創造財富。如果說西方國家在有些國家的法律甚至憲法裡面明確寫進了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一條,實際上就是為西方國家創造了無限大的私人財產取得和保護的機會,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明確了私人財產要高於公共財產。
網路弄不好的話可能會變成一種民粹主義的手段。我們可以應當反映民意,當然不應當縱容那些民粹主義思想的發展。這就是說我們現在社會的改革也好,法制的進步也好,需要有一個理性的要求,理性很重要,理性就是要講它的長遠利益,要講它可以實現的利益,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生活或者一味去追求利益,那大概是不行的。

人生格言

“法治天下”,“只向真理低頭”,“法治天下”,“四年四度軍都春,一生一世法大人”

中國著名法學家

隨著中國法制進程的加速,中國湧現除了大批優秀的法學人才。對於他們有深刻的了解有助於我們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我們國家方針政策,也為法制進程做些貢獻。做知法、懂法的公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