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廨

基本解釋:

1.汛地官署。

詞語分開解釋:

基本解釋:汛
xùn
江河定期的漲水:汛期。汛情。防汛。桃花汛(桃花盛開時發生的河水暴漲。亦稱“桃汛”)。
灑:汛掃(a.灑掃;b.掃除,清除)。
古同“訊”:汛地(中國清代兵制,凡千總、把總、外委所統率的綠營兵均稱“汛”,其駐防巡邏的地區稱“汛地”)。
筆畫數:6;
部首:氵;
筆順編號:441512
詳細解釋:汛
xùn
【動】
同本義〖sprinkle〗
汛,灑也。——《說文》。按,此字經傳多誤作汛濫之汛。
汛埽反道。——《禮記·郊特性》
汛拚席。——《管子·弟子職》
況盡汛掃前聖數千載功業,專用己之私,而能享佑者哉?——《文選·揚雄·劇秦美新》
又如:汛掃(灑掃);汛逐(清掃驅除)
防守〖defend〗
大軍汛黃河而角其前,荊州下宛、葉而犄其後。——《三國演義》

xùn
【名】
江河定期的漲水或泛濫〖flood;highwater〗。如:防汛;春汛;凌汛;潮汛;桃花汛;伏汛;汛期
明清時稱軍隊駐防地段〖station〗
三鎮各釋小嫌,共圖大事,速速回汛,聽候調譴。——清·孔尚任《桃花扇》
又稱:汛地
須俟汛報緊急,先以分守之兵,統赴汛地。——明·李頤《條陳海防疏》
又如:汛弁(汛地官兵);汛守(汛地防守崗位);汛防(巡邏防守);汛兵(汛地的士兵);汛房(汛地營房)
基本解釋:廨
xiè
官署,舊時官吏辦公處所的通稱:郡廨。公廨。
筆畫數:16;
部首:廣;
詳細解釋:廨
xiè
【名】
舊時官吏辦公的地方(使用於漢代,常稱郡廨、公廨)〖officeforofficials〗
猶地有郵亭,為長吏廨也。——《論衡·感虛》
上岸見一室宇,有似廨署。——《晉書·徐寧傳》
又如:廨田(即公廨田。隋唐時給各官署的田。所收地租充辦公經費);廨宇(官舍);廨舍(廨署);廨署(官署)

相關詞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