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金龍國小

汕頭市金龍國小

汕頭市金龍國小創辦於1987年,系汕頭市市一級學校。學校校園占地9054.5平方米,建築面積3991.1平方米,學校校園環境整潔美觀,配置了電腦室、語音室、自然實驗室、音樂室、電教室、圖書室、軟體製作室、多功能廳、少先隊部室、衛生室、體育室、生物園等專用場室,還有城區國小學校難得的塑膠環形跑道附60米直跑道的運動場。再加上現代化、藝術化、教育化的校園人文氣氛,使校園更為優雅、別致、不失為育人的好地方。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學校創立於1987年7月,系汕頭市市一級學校。現有(2006年9月)36個教學班,學生2260人,在職教師88人。我校教師除1名來自山東省莒南縣外,均為潮汕籍教師,學生基本來自本校服務範圍(汕頭市金廈街道龍北居委、東福居委、杏園居委)。

學校校園面積為9054.5平方米,建築面積3991.1平方米,有自然實驗室、儀器室、圖書室、閱覽室、美術室、音樂室、電子琴室、藝術室、語音室、多媒體電教室、軟體製作室、多功能廳、少先隊部室、衛生室、體育室、生物園等專用場室,有133米環形跑道附60米直跑道的運動場。

創辦近20年來,學校在落實“兩全”,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中,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學校管理;堅持以德育為立校之本,加強德育工作;堅持以美育人,創建學校“全面發展,藝術見長”的辦學特色。

辦學方向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校校容美、校風好、質量高、有特色。學校校徽以汕頭市市花為主背景,中間書本上面一條金龍向上騰飛,主寓意是為中華民族的振興、新時代的騰飛而勤奮學習。學校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為主思路,制定了“嚴謹、勤奮、求實、活潑”的八字校訓(教要嚴謹,學要勤奮,做要求實和活潑),著力建設“愛國愛校、尊師守紀、文明團結、求實創新”的校風和“尊師、刻苦、活潑、向上”的學風。

管理制度

學校師生學校師生

學校積極推行“以人為本,尊重自重,制度制約”的管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努力營造較為寬鬆和諧的人際關係、工作學習環境,創建和諧校園。強調民主意識,主張個人參與,全員參與,努力培養和激發教師的事業心、責任感、成就感。學校行政班子處處率先垂範,開拓進取、勤政務實、廉潔奉公、任勞任怨的行政班子形象在教師中起了較好的表率作用。教師自尊自重,傳道先修德,正人先正已,以理律已,以公律心,熱愛學生,面向全體,服從整體,全員參與學校管理,樹立了良好的教師群體形象。學校行政領導、教師、學生形成一個統一協調的整體,有效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學校堅持把教學生學會做人做為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堅持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堅持以德育為立校之本,德育為首,全面發展,堅持以“五愛”教育為主線,以培養“四有”新人為根本,以日常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為基礎,堅持愛國主義教育制度化,行為規範教育經常化,教育形式多樣化,教育網路立體化,努力讓學生將所學的道德準則內化、落實、貫穿到每日生活、學習中,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從身邊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小夯實人生的基礎。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學校校風好,質量高,學生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求上進,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校以育人為本,師以敬業為樂,生以成才為志”的良好風尚正在我校形成。

特色教育

汕頭市金龍國小校園劇《丁丁的星期天》汕頭市金龍國小校園劇《丁丁的星期天》

學校堅持探索實踐,創立“全面發展,藝術見長”的特色。學校成立了校長負責、一名行政主管的藝術教育領導機構,組建了藝術特色教研組,聘請了藝術教育顧問,擬定活動計畫,配套建設音樂室、美術室、藝術室、電子琴室等藝術教育專用室,著力創設藝術教育的氛圍。我們認真上好每一節音樂、美術課,將豎笛、電子琴引進課堂,加大課堂教學審美創造的成份,力求讓學生參與和投入到音樂、美術藝術中去,接受藝術的感染、薰陶,在情感上,精神上獲得美的實際體驗,豐富想像力、創造力,提高審美能力;努力在各科教學中滲透美育的成分;積極開展美術、書法、攝影、科技、棋類、舞蹈、合唱、電子琴等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舉辦講故事、演講、朗誦、手抄報等競賽;在開展民眾性文藝活動、逐級篩選的基礎上舉辦了13屆“金龍杯”學生文藝大賽。學校確定了“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指導思想,承擔在普及基礎上提高的任務的紅領巾文藝隊、鼓號儀仗隊常年堅持活動,並結出了豐碩的藝術成果。紅領巾鼓號儀仗隊多次應邀參加區、市各項政治性慶典、慶祝活動。紅領巾文藝隊多次參加區、市各節日晚會、專題晚會、聯歡活動、文化廣場演出。

在探索藝術特色教育、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實踐中,學校特別注意防止走進這樣的誤區:發展學生特長,就是培養學生素質;開展藝術教育活動,就是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學校堅持“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抓住課堂教學主渠道,以課堂為主渠道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並在這一認識的指導下開展美育活動,充分發揮美育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智力的開發、技能的提高、創造力的培養所起的積極的促進作用,從育人的整體要求出發,加強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等諸方面的有機聯結,使之成為學生綜合素質提高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增強了學校教育活動的整體育人功能。我們將堅持以美感人、以美動人、以美育人,繼續積極探索學校的藝術特色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教師風采

2009—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師獲獎情況

2009年10月,紀映秋老師榮獲汕頭市“優秀教師”稱號

2009年9月,黃玉珍老師榮獲金平區“優秀班主任”稱號

2009年6月,謝利瑩、林玉芳榮獲禁毒觀影徵文指導獎。

老師介紹

紀映秋老師

紀映秋,1986年7月畢業於汕頭市幼兒師範學校,1991年7月畢業於汕頭教育學院,2002--2005年參加廣東省自學考試,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教育本科專業,至今已在教壇耕耘了23個春秋。在近23年的工作中,她一直從事語文教學,並長期擔任班主任和語文教研組長的工作,現任金龍國小教務處主任。她認真學習和領會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愛崗敬業,是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好老師。

黃玉珍老師

黃玉珍老師擔任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來,熱愛教育事業,勤奮好學,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師德高尚,樂於奉獻,熱愛學生,為人師表,在師生中有較高的威望和感召力。認真履行班主任責職,有較強的教育管理能力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勝任不同年級的班主任工作,注意帶班策略,善於研究新時期學生的新特點和成長規律,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關注學生的道德發展水平,制訂切實可行的班隊活動,有計畫、有重點地落實措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個性差異進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有效地轉化學困生和培養優等生、特長生,把應試教育轉化為素質教育。具有紮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積極參加新課標的學習,努力探索教學規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初步形成生動有趣,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課堂教學風格。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及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應變能力強。因此,歷年來,所任教班級及學科成績在同年級質量評比中經常名列前茅,並消滅不及格現象,達標率高,教育教學效果顯著,在師生、家長中享有較高威信。

辦學成績

文藝隊演出的學校劇《紅領巾的風采》獲文化部舉辦的國家級文藝調演(錄像)評比三等獎,並獲汕頭市十項文藝重獎之一,主角李傳華同學獲全國優秀小演員獎,為省、市爭得了榮譽。兒童劇《攜手藍天下》獲廣東省第四屆少兒藝術花會銀獎。校園劇《啊!這就是紅領巾》榮獲廣東省第二屆中國小生藝術展演表演類一等獎。

學校注重創設環境,寓教於美,寓教於樂,讓學生主動、自由、充分、和諧地發展自己的個性、興趣、特長,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個性特長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校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頻頻摘金奪銀,有7名學生分別獲得潮汕星河獎文學藝術獎一、二、三等獎,紅領巾文藝隊獲得潮汕星河獎文學藝術獎集體二、三等獎。

汕頭市國小名錄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歷來是粵東、贛南、閩西南一帶的重要交通樞紐、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衝”的美稱,全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是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是沿海開放城市和著名僑鄉。汕頭的基礎教育事業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