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人

汀州人,明末清初,浙西南山區由於長期戰亂,人口大量減少,當地政府在地窄人稠、“生齒日繁”的閩汀州府各縣招徠大批民眾前往開山植靛後得名。

【汀州人】 明末清初,浙西南山區由於長期戰亂,人口大量減少,當地政府在地窄人稠、“生齒日繁”的閩汀州府各縣招徠大批民眾前往開山植靛。自康熙至乾隆年間,長汀、上杭、寧化等縣貧困農民掀起了移民浙西南山區的大潮。至乾隆年間,浙南山區的汀州人及其後裔占處州府人口的五分之一,在雲和、遂昌、宣平、湯溪等縣,他們的人口接近或超過了本地人口,形成了人口重建。雲和縣約有“汀州人”兩萬餘,30多個姓氏,分布較廣,以緊水灘庫區大源、赤石、庫北及朱村鄉一帶居多。“汀州吹打”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汀州府”早已解體,然而千里之外浙江,“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人們依然執著呼喚著“汀州人”那溫馨而親切的名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