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鎮[四川省華鎣市]

永興鎮[四川省華鎣市]

四川省華鎣市永興鎮位於市西北。東近祿市鎮、華龍鄉、南連雙河鎮、銅堡鄉。西臨渠江,北接廣安縣三台、石蓮鄉。距市治地6.2公里。幅員面積30.43平方公里,地屬淺丘、台地與平壩相間的地貌形態。至2001年底轄村民委員會17個。村民小組163個。居民委員會1個。有耕地1.9萬畝,總人口29705人,其中農業人口26405人,非農業人口3300人。

基本信息

四川省華鎣市永興鎮

永興鎮永興鎮
永興鎮交通比較發達,渠江流經7個村,上接廣安,下通岳池中和,是主要的水上通道,沿河有歷史悠久的落鴻渡碼頭和清溪口碼頭,其中清溪口碼頭仍是華鎣市內集貨運、擺渡、水上旅遊、休閒於一體繁華碼頭。2002年永興鎮重新規劃修建了清溪口碼頭,使老碼頭煥然一新。雙永路(永興至雙河)是永興連線外界的主要陸上通道。此外,廣鄰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永觀路直達廣安觀塘鎮。
永興建制悠久,也醞釀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如:川劇清唱,民間獅舞。在全市人民奮力實現新跨越的今天,永興人將利用永興的人文、自然景觀等資源,充分發揮永興的農業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廣泛招商引資,竭誠為興業者服務,努力把永興建成旅遊文化發達的新型農業鎮!

湖北省京山縣永興鎮

永興鎮永興鎮
共有20個村,1個居民委員會,138個村民小組,4805個農戶,總人口22472人,其中農業人口17522人,勞動力6895個,總面積1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81公頃。
2004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億元,其中工業產值2.1億元,農業產值1.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6%和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83元,比上年增加827元,增幅22%。在2004年年終考評中,永興鎮獲得鄉鎮經濟綜合考核第一名以及招商引資、計畫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多個單項考核第一名,被湖北省授予“平安鄉鎮”稱號。
永興鎮緊鄰京山工業園區,皂當公路、長荊鐵路、隨岳高速公路橫貫其中(隨岳高速公路在永興設有入口),交通極其發達,區位優勢和地理優勢十分明顯。永興鎮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尤其是矽石品位極高,是生產水泥、石灰、碎石的優質原材料。2004年,浙江井田股份有限公司擬投資8.1億元在盤堰村興建日產1萬噸乾法水泥熟料生產線,目前投資2.4億元的第一期日產2500噸乾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已於2005年8月8日順利竣工投產。
永興鎮是全國著名的名特優水產品生產大鎮,現有中華鱉烏鱧黃顙魚南美白對蝦、網箱養鱔等多種名特優水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其中中華鱉養殖起步早、規模大、養殖技術含量高,被譽為“神州養鱉第一鎮”。

福建省浦城縣永興鎮

永興鎮永興鎮
永興鎮地處浦城縣西部,俗稱西鄉。位於東經118°15′—118°26′,北緯27°50′—28°01′。東靠蓮塘鎮,東南接臨江鎮,南連山下鄉,西界楓溪鄉及武夷山市,北連古樓鄉。東西寬19公里,南北長20公里,面積209.58公里。武夷山脈從西入境。西南縱列千米山峰4座,北部橫踞千米山峰6座。棉山自北而南延伸至東,構成西南、西北、東面高峰環峙,中南部為丘陵和河谷盆地,全境形成東北向東南方向傾斜的地勢。最高海拔1234米,最低海拔250米。河谷盆地較大的有4塊,共15318.75畝,其中永平畈6292.50畝為最大。縣內第三大溪流永興溪(又稱西溪)為幹流,由西北往東南流入臨江境,平均流量20.45立方米每秒。境內屬低海拔中亞熱帶風濕氣候區,多年平均氣溫17℃,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零下8℃,無霜期約250天,年均降水量1794毫米。鎮駐地永興原名西鄉街,民國33年(1944)取境內永平里和新興里各一字,改名永興,海拔265米,距縣城42公里。
永興鎮歷史悠久,境內已發現商代至西周遺址18處。宋至清為永平里、通德里、上相里、招賢里、新興里屬地。民國期間設有區署。民國27年春,閩北蘇區領導人王文波在境內肖家村尾成立第一個中共浦城縣委。解放後,1950年10月在永興設第六區,下轄11個鄉。1958年9月中旬成立上遊人民公社,12月改稱永興人民公社,1961年設永興工委,下轄永興、洋溪、古樓公社,1964年3月取消工委建制。經調整,永興公社下轄14個大隊。當年人口普查共14576人,1982年人口普查達22622人。1984年9月改公社為鄉建制。1990年人口普查22836人,其中畲族169人,其餘為漢族。1993年8月撤鄉建鎮。2000年11月1日人口普查時17281人。年末,下轄20個村委會、228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284戶,總人口23392人,其中男性12301人,非農業人口1137人。2005年,據縣公安局提供資料,永興鎮6637戶,23734人,其中男性12466人。
永興鎮永興鎮
境內水電資源豐富,1支幹流及5支支流多年平均總徑流量8億立方米,幹流河道比降為3.95‰,水電有較大開發價值,西溪可能開發水能資源4950千瓦,已開發水電裝機總容量1040千瓦,還有廉溪1處未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豐富,1992年鄉政府在永興村牛尾壟地鑽探75米深井2口,日產水可達700噸,水質優良,經省級衛生防疫、環衛監督監測部門檢驗證明達到礦泉水標準。硫鐵、銀、鉛鋅礦藏豐富,地名爐鋪、銀場即分別為古代煉鐵和采銀(鉛、鋅)場所。解放後硫鐵礦、鉛鋅礦最高年產量分別為7萬噸和2萬噸。此外礦藏還有花崗石、螢石礦、石英等。特別是花崗石資源極其豐富,經省地質部門勘探,儲量在4000萬立方米以上,主要品種有牡丹紅、一品紅、芝麻黑,且具岩體結構條件好、質量優、成材率高等特點。土地資源共有山地面積237471畝,其中林地165236畝,林木蓄積量38.95萬立方米,毛竹3.5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7.3%,農業耕地面積4.41萬畝,經濟作物面積近4萬畝,是縣農業大鎮,經濟作物以虹垂所產的荸薺為著,面積230畝,為全縣各鄉(鎮)之冠。
2005年,據浦城統計局提供資料,該鎮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1150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5400畝,總產量19789噸;經濟作物中油料播種面積3250畝,總產量243噸,蔬菜瓜、果類播種面積19700畝,總產量14480噸;營林生產中幼林撫育出材量1641立方,全部木材量18039立方;畜牧業中當年出欄豬16000頭,家禽180000隻;茶葉採摘面積292畝,總產量5噸,園林水果採摘面積4375畝,總產量590噸。

四川省名山縣永興鎮

永興鎮永興鎮
永興系名山的大鎮,鎮政府駐地位於縣城東南10公里處,轄14個村(青江、三岔、瓦窯、大堂、化城、江落、金橋、箭道、沿河、筆山、鄭岩、雙牆、古房、馬頭)、87個社、1個街道居委會,18000多人,幅原面積34平方公里。舊>載:“永興場、明末建,後毀於火,清初重建,取其永遠興旺之意,”永興地形平壩、淺丘、山地相間,共有耕地14732畝,其中國11783畝,素有名同糧倉之稱,且是全區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
永興自然條件優異,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海拔570米,年均氣溫16.3度,年降水量1326毫米,全年無霜期300天。生態環境優良,植被茂密,優越的自然條件造就了富集的農產品資源:畜禽、茶葉、蠶桑、食用菌、果蔬、林竹等農業結構調整的支柱項目,已形成基地和規模,且起點高,發展勢頭很好。目前,茶葉種植面積1870畝,投產面積870畝,新發展茶園以高起點,無公害為標準,選用品種以311、131為主。桑園面積1700畝,年產繭1600張,年產食用菌55萬袋,以香菇為主,逐步向姬菇和其他高品位的種類發展。果蔬豐富,在筆山、鄭岩村建成400畝經果林基地,品類涉及臍橙、板栗、枇杷、日本油桃等;全鎮每年調整1000畝次土地專門從事蔬菜種植,臣菜專門銷往雅安、名山、草壩等市場;林竹茂盛和傳統茨竹、斑竹、苦竹等普遍,近年又大量發展雜交竹、麻竹及千畝經濟林櫃桉,長勢良好。特別是種植的百畝藥材尤曼桉系國農星火計畫項目,點限量發展。養殖業一向興旺,年出欄生豬八戒6000頭以上長毛兔3萬隻以上,養鴨蛋5萬隻以上,雞、鵝、羊.魚等門類齊全。
工業資源以芒硝為主,現已探明的芒硝有礦藏1600億噸,品位市、易開採。現有芒硝企業界6個,硫化鹼企業個,年產一級芒硝51萬噸,二、三級芒硝萬噸,硫化鹼(含桶、片鹼)1萬噸。除芒硝企業外,還有電廠、農機、水利、預帛、瓠瓦、木地板、糧油等企業。
隨著經濟的時一步發展,滬興的軟、硬環境日益完善,集鎮不斷發展壯大,駐鎮機構有糧油、供銷、信用、稅務、工商、郵電、學校、農電、公安派出所等等;新村建設不斷擴展。交通便捷,內接名、車嶺、紅岩,外接香花、草壩、雅安,位處交通樞紐,鎮內三分之二的村已實現道路硬化;通訊發達,行動電話一路暢通,直拔電話覆蓋各村;能源充足,農網改造不斷推進,天然氣工程即將啟動,社會穩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正向縱向深發展,形成了一整套長期化、制度化的措施,確保一方平安。黨委、政府制訂了一系列開明開放的政策,把創新環境、創新機制、創新政策、創新服務,樹立"親商"理念,創造"人人都是投資環境,事事皆關招商引資"的良好氛圍,竭盡全力為外來投資者搞好服務,以實際行動來換取他們的擁的要求具體化到政府工作之中,努力追求雙嬴、多嬴的工件效果,不斷推進永興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河南省尉氏縣永興鎮

永興鎮永興鎮
永興鎮位於尉氏縣東南部,距縣城24公里,分別與扶溝、通許縣接壤。尉(氏)—扶(溝)公路穿境而過。全鎮轄35個行政村,耕地面積108000畝,人口63000人。1995年被河南省建設廳命名為“中州名鎮”,1992年被評為第一批“科技示範鄉鎮”,1996年被評為“河南省先進鄉鎮”,連續四年保持開封市“十八強”地位。棉花面積、產量均占全縣五分之一,小麥總產量占全縣的八分之一。尉氏縣第一職業高中設於此地。全鎮國中升學總數占全縣第一,尉氏一中在校學生中永興學生占三分之一。
永興鎮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兩個文明一齊抓,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團結拼搏,爭創一流的工作作風,緊緊圍繞“興鎮富民”這箇中心,帶領全鎮廣大幹群高揚發展主鏇律,解放思想,真抓實幹,開拓創新,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97年農業總產值達1.6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5.6億元,財政收入達579.4萬元,全鎮農民人均收入達2106元。全鎮政治大局穩定,乾群精神振奮,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城鎮建設日新月異。計畫生育、綜合治理工作邁上了新台階。教育、文化、衛生、交通、通訊等事業均取得了顯著成就。
永興鎮是豫東平原上典型的農業大鎮。鎮黨委、政府逐年加大農業投入力度,引導農民搞科學種植、養殖,走農業產業化道路。全鎮小麥產量2.3萬噸,棉花產量0.5萬噸。森木覆蓋面積達40%,活立木木材積蓄量1.3萬立方米,經濟林面積6千餘畝,年產各種水果8千噸;全鎮有機井3340眼,實現了灌溉林網一體化。全鎮飼養大牲畜1.2萬頭,生豬1.8萬頭,禽11萬隻,羊6千隻。農林牧副的全面發展,為永興鎮的經濟騰飛奠定了雄厚的物資基礎。

四川省雙流縣永興鎮

永興鎮永興鎮
永興鎮地處龍泉山脈中段屬典型的丘區鄉鎮,面積44.6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兩個場鎮,58個村民小組,一個社區委員會,人口24,539人,是聞名全國的“雙流冬草莓”基地的腹心地帶,“靈泉牌”水果暢銷全國,全鎮耕地面積25,300畝。2004年實現農業增加值8970萬元,工業增加值7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41元。經過幾年努力,該鎮的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已取得初步成效。水果面積達23138畝,其中:枇杷12000畝,柑、柚3591畝,梨子、紅棗4876畝,草莓8000畝,興建2718畝養魚池,播種精細蔬菜13988畝,基本實現了由“糧油型”向“魚果型”的轉變。

重慶市江津市永興鎮

永興鎮永興鎮
一、基本概況
永興鎮地處江津市西南邊陲,東鄰李市鎮、蔡家鎮,南與中山鎮、四川省合江縣接壤,西鄰白沙鎮,北靠慈雲鎮。屬丘陵地帶,東、南、西三面較高、中間低,構成夾溝槽形。北部以中淺丘陵地帶為主,海拔在300米左右;東、南、西部以山崗深丘為主,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全鎮幅員162平方公里,轄12個農村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5000人,其中城鎮人口5400人。全鎮耕地35379畝,園地2095.5畝,林地80014畝。2004年地區生產總值(GDP)21654萬元,三次產業比為75:10:15,財政總收入4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211元,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大鎮。
1、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大部分土壤含鋅、微量元素,是發展農、林、牧、漁的好地方。驢子溪河由大圓洞流經永興七個村,到蟬魚洞處與白沙交界匯合流入長江,境內全長15公里,最大流量為800立方米/秒,一般流量為100立方米/秒,終年有水。建成水力發電站5座,總裝機達到2000千瓦。石油與天然氣蘊藏豐富。董四井於1982年開採鑽探,日產天然氣250—300萬立方米,蘊藏量7000萬億立方米。董13井重新鑽探,日產原油100噸,初步估計為一中小油田。
2、農業產業結構日趨合理。適宜的生態環境和優質的土地資源,促進了江津優質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的形成,優質晚熟柑橘和草食性牲畜逐漸在永興農業發展中占主導地位。主要農副產品有水稻、玉米、水果、蔬菜、水產等。2004年全鎮農業增加值1.61億元,糧食總產量30089噸,水果產量2911噸,蔬菜產量2.52萬噸;出欄小家禽41萬隻,生豬26291頭,牛112頭,羊2840隻,兔9750隻;存欄小家禽26萬隻,生豬23098頭,大牲畜1141頭,羊4500隻,兔8420隻。
永興鎮永興鎮
3、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城鎮現有面積30公頃,城鎮人口5400人。完成了場鎮總體規劃,到2010年,城鎮城區規劃面積183公頃,場鎮人口規模為1.7萬人。大圓洞街從2000年動工建設,完成建築面積8000㎡,新汽車現已基本竣工。
4、道路交通迅速快捷。白永公路打通了與外界聯繫的瓶頸制約,重丘二級水泥路面,結束了永興鎮全為泥石公路的歷史,距江津主城區60公里。鎮內公路縱橫交錯,自成網路,已實現村村通公路。
5、旅遊經濟形勢喜人。林木資源豐富,森林面積5800公頃,森林覆蓋率36%。大圓洞森林公園現已獲得國家級森林公園殊榮,已完成整體修編,是江津境內與四面山齊名的觀光旅遊、休閒度假區,並與四面山一起被納入“川渝黔金三角旅遊區”共同打造,發展形勢喜人。
6、社會事業欣欣向榮。鎮內有中國小校5所,在校學生3017人。醫療衛生機構1所,病床數30張,醫療衛生人員43人。全鎮設廣播電視站1個,郵政所3所。村村通廣播、電視,廣電覆蓋率100%。開通程控電話、移動通訊,安裝程控電話4214門,農話到達戶數3056戶,實現社社通電話。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公司在鎮內建有機站,保證全鎮任何角落都能進行無線通訊。開通有線電視寬頻網和國際網際網路,各種信息傳播迅速快捷。

貴州省湄潭縣永興鎮

永興鎮永興鎮
永興鎮位於湄潭縣東部,湄江河上游,326國道橫穿境內,全鎮轄區13個村2個居委會,鎮內有流河渡、永興兩個集鎮,建鎮歷史悠久,商貿雲集,文化底蘊豐富,素有黔北重鎮的美稱,總面積165平方公里,人口5.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8萬人,非農業人口1萬人,全鎮地方生產總值2005年達到12978萬元,工農業生產總值達到18267萬元,農業總產值達到1231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694元,鎮政府所在地位於縣城西部,距離湄潭縣城、鳳崗縣城均20公里,城鎮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人口12000餘人。
永興場,昔名馬桑坪,明萬曆二年(1574年)七月二十二日開市更名興場,時為"萬商幅湊,百貨雲集,黔省一大市鎮也"。集鎮一街八巷,呈柳葉狀。街道兩旁遮檐長伸,街中兩米寬的石板路為駱馬道。朝南的下街逢雨而成窪地,三五天不能下腳行走。為行走方便,街道兩邊各置十二步石墩形成"二十四步乾跳墩."上街龍泉堡屬典形的插花地,有"一腳踏三縣"之說,即西南為湄潭,東南為施秉,西北為石阡各轄.由於當時特殊的地理條件組成的集鎮,形成各地行商的理想"金三角".集市商貿的繁榮應該與此分不開。

永興鎮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在省、市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以規劃為龍頭,道路為框架,積極推進小城鎮建設事業的發展,全鎮新建城鎮商住房90000平方米,改造硬化鄉村公路80公里,改造修建村級公路90公里,已建辦公樓7棟,面積3000平方米.鎮域自來水普及90%以上,用電普及達100%,閉路電視、通訊覆蓋普及達80%,城鎮硬化達到95%,綠化覆蓋達40%,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村村有辦公樓,電話、電視。
永興鎮文化底蘊豐富,轄區內有中學3間,完小5間村級國小10間,幼稚園5間,在校學生9300人,在職教師職工423人,是一個高度重視教育、教育事業比較發達的鄉鎮
永興鎮黨委、政府按照縣委、政府提出的"依託縣城,輻射周邊,發展城鎮、服務農業、活躍二、三產業"的發展模式安排今年各項工作,推進城鎮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提出夯實一個基礎(以農業為基礎)發展四大產業(以茶葉產業、茅貢產米業、畜牧產業、烤菸產業);促進三個帶動(城鎮建設和管理帶動二、三產業);以農產品為加工帶動經濟發展,搞好四個保障(抓基層組織建設,保障經濟建設,抓幹部作風制度,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抓好環境建設,保障發展後勁,抓精神文明和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保障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工作思路,抓住機遇,把小城鎮建設和管理工作作為工作的重點,積極營造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促進招商引資。
永興鎮黨委、政府多元化籌集資金建設基礎設施和市場設施,生產設施和公路設施,努力打造商貿小城鎮,推動城鄉共同富裕.我鎮現在三年內全面建設完成"三縱四橫"道路框架中剩下的"一縱一橫"並新建蛋禽市場、生豬定點屠宰市場、辣椒市場,糧食市場、畜牧市場等農副產品交易市場,正在規劃和修建停車場,小百貨商品貿易中心和垃圾處理場等公共基礎設施和環衛等市政設施,使城鎮環境得到充分改善,增強城鎮吸引力和輔助力,同時改造完成了街道的路燈98盞,並加強管理,確保亮化達99%以上,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人民生活環境得到了不斷的改善。
永興鎮黨委、政府按照"三分建設,七分管理"的指導思想推行建管並舉,在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工作,組織專門機構,明確專人常抓常管,明確職責,把環衛工作作為城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鎮共有環衛車1輛,垃圾清理車5輛,垃圾中轉池1個,垃圾處理場1個,環衛工作人員7人,加大了環衛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確保了人居生活環境舒適亮麗,同時廣泛動員街道民眾積極參與城管工作,協調各方力量,達到了綜合治理的目的,大力整治鎮容鎮貌,以日常管理與集中整治相結合的辦法,已徹底取締了占道經營和撐桿達蓬,努力改善人居環境,重塑黔北重鎮雄風,實現了鎮域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

內蒙古涼城縣永興鎮

永興鎮位於涼城縣城西部20公里處,地處晉蒙邊界結合部,南與山西左雲、右玉二縣接壤,西與呼和浩特市相鄰。全鎮土地總面積363.9平方公里,總人口1.4萬人,其中鎮區人口3600人,鎮區建成區面積3平方公里。年平均氣溫7度,年均降水量200——300M,無霜期為90——125天。森林覆蓋率達30%以上。
鎮內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相當明顯,呼陽公路、和涼公路、涼右公路穿越境內,豐準鐵路貫穿東西,是涼城縣交通條件最好的鄉鎮之一。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從清末到民國近200年是涼城舊縣政府所在地,具有較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於2001年8月21日建鎮,由永興、多納蘇、三慶三鄉合一鎮,山、川、灘相隔,優勢互補,發展潛力巨大,是涼城縣三大建制鎮之一。
境內資源比較豐富,礦產資源、旅遊資源堪稱當地一絕。花崗岩、墨玉石、金鋼砂隨處可見。赤峰、河南、福建、河北等地客商紛紛前來投資辦廠,現已建成石材加工園區2處,占地150畝,總投資1000萬元。旅遊資源更具特色,老虎山古人類文化遺址和永興湖旅遊渡假村已列入涼城縣乃至烏盟地區重點旅遊區,可與岱海、集寧老虎山公園旅遊勝地相媲美。每到踏青消夏之際,呼市、包頭、大同集寧等地遊客紛至沓來,競享大自然賦予的美好風光,到達旅遊黃金季節,數不勝數的遊客,已成為一大景觀,為永興鎮增添了一道高麗的風景線,全年來旅遊的人數多達10萬人次,領略山水風情,即興寫詩作畫,更有甚者禁不起永興山水、人文無窮魅力的誘惑,默默地為永興繪就發展藍圖,擬在永興投資,建設永興,發展永興。
受礦產和旅遊產業的有效帶動,農村經濟蓬勃發展,全鎮奶牛總頭數發展到4800頭,現建成奶站24處,僅奶業一項人均增收1300元,奶業生產占據了全鎮農戶增收的半壁江山。寒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存欄基礎母寒羊達到1.2萬隻,養殖戶數發展到了900多戶,戶均近14隻。農牧業結構得到大力調整,真正步入產業化發展軌道。人傑地靈,物化景美的永興鎮在“三化”進程中正朝著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大踏步前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