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少年射虎名豪

《水龍吟·少年射虎名豪》是金末詞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片描寫商帥的英武、圍獵場面的壯觀;詞的下片寫獵後夜宴,稱許商帥的軍威。全詞氣勢恢宏、立意高遠,情調高昂雅正,形象鮮明,即使是下片的議論,也是由圍獵的聲勢場面而引發,並非空洞說教,用典當中隱隱含有對商帥的進諫和祝願。

作品原文

水龍吟

從商帥國器獵於南陽,同仲澤、鼎玉賦此。

少年射虎名豪 ,等閒赤羽千夫膳 。金鈴錦領 ,平原千騎,星流電轉 。路斷飛潛 ,霧隨騰沸,長圍高卷 。看川空谷靜,旌旗動色,得意似,平生戰。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軍中高宴 。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聲自遠 。蓋世韓彭 ,可能只辦,尋常鷹犬 。問元戎早晚,鳴鞭徑去,解天山箭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水龍吟:詞牌名。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後段十一句五仄韻。

商帥國器:完顏斜烈,名鼎,字國器。曾任元帥,鎮商州,故稱商帥。

仲澤:王渥,字仲澤,金人,工詩善賦,詞亦聞名。鼎玉:據施國祁《元遺山樂府箋注》謂為燕人王鉉。

名豪:英豪,指商帥。

赤羽千夫膳:赤羽即旗幟。千夫膳即千夫之膳食。兩者合起來是指軍隊人數眾多,陣容盛壯。

金鈴錦領:指車騎之鮮艷。

星流電轉:形容打獵車騎賓士得迅速。

飛潛:天上的飛禽和水裡的游魚。

長圍:指打獵合圍以困鳥獸。

高宴:庾信《同州遠》:“將軍高宴遠,來過青竹園。”

“江淮”三句:謝玄等破苻堅於淝水,堅眾奔潰,望八公山上草木,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這裡用來形容敵方兵士的膽戰心驚。“中原狐兔”,不僅指圍獵的對象,更指代中原大地上的那些敵軍,他們在和商帥兵戈相見之前,便已聞風喪膽、望風而逃了。

韓彭:指韓信和彭越。兩人都是西漢初著名武將,輔佐劉邦建國後,皆獲罪被殺。

鷹犬:指為人所驅使利用。

天山箭:唐薛仁貴曾率軍戰勝九姓突厥於天山,軍中有“將軍三箭定天山”之稱。

1.

水龍吟:詞牌名。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後段十一句五仄韻。

2.

商帥國器:完顏斜烈,名鼎,字國器。曾任元帥,鎮商州,故稱商帥。

3.

仲澤:王渥,字仲澤,金人,工詩善賦,詞亦聞名。鼎玉:據施國祁《元遺山樂府箋注》謂為燕人王鉉。

4.

名豪:英豪,指商帥。

5.

赤羽千夫膳:赤羽即旗幟。千夫膳即千夫之膳食。兩者合起來是指軍隊人數眾多,陣容盛壯。

6.

金鈴錦領:指車騎之鮮艷。

7.

星流電轉:形容打獵車騎賓士得迅速。

8.

飛潛:天上的飛禽和水裡的游魚。

9.

長圍:指打獵合圍以困鳥獸。

10.

高宴:庾信《同州遠》:“將軍高宴遠,來過青竹園。”

11.

“江淮”三句:謝玄等破苻堅於淝水,堅眾奔潰,望八公山上草木,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這裡用來形容敵方兵士的膽戰心驚。“中原狐兔”,不僅指圍獵的對象,更指代中原大地上的那些敵軍,他們在和商帥兵戈相見之前,便已聞風喪膽、望風而逃了。

12.

韓彭:指韓信和彭越。兩人都是西漢初著名武將,輔佐劉邦建國後,皆獲罪被殺。

13.

鷹犬:指為人所驅使利用。

14.

天山箭:唐薛仁貴曾率軍戰勝九姓突厥於天山,軍中有“將軍三箭定天山”之稱。

白話譯文

我跟隨商帥國器圍獵南陽,與仲澤、鼎玉對這件事作了文章。

少年射虎的英豪,統領赤羽千軍若等閒。頭懸金鈴,錦繡圍脖,千騎相隨於廣袤平原,縱橫馳騁快如流星閃電。飛禽游魚無路可遁,駿馬在濃霧中奔騰,長長的佇列合圍在一起。看那寂靜的山谷,旌旗飄揚,志得意滿,好似平生一場勝戰。

城台明月高懸,鼓角聲遠遠傳來,夜裡營中在做什麼呢?滿載而歸的將軍在高堂設宴。江淮的草木,中原的狐兔,一聽到聲威便不戰而退。那功勞卓絕的韓信和彭越,不過是供人驅使的鷹犬。試問商帥何時策馬揚鞭,三箭定天山。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夏。作者在《良佐鏡銘》中云:“丙戌夏,予過汜南,良佐請銘其鏡。”良佐,即完顏彝,小字陳和尚。此時隨其兄商帥國器在軍中。《金史·忠義傳》:“完顏陳和尚名彝,字良佐,世以小字……正大二年,斜烈落帥職,例為總領,屯方城。陳和尚隨以往,凡兄軍中事皆預知之。”作者《三奠子·上高城置酒》註:“同國器帥、良佐、仲澤置酒南陽故城。”說明正大三年,因好友王仲澤而從商帥完顏斜烈游(時王仲澤在軍中任經歷),元好問隨軍校獵南陽。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寫出獵的詞,元好問之前已有許多,而東坡《江城子·密州出獵》開其先聲。由於出獵場面豪闊,氣勢雄壯,反映到詞中,作品易以威武取勝。而元好問此詞,更高出尋常威武一籌,在人事的見解上卓有特色,深沉高遠。

“少年射虎”兩句,劈頭先用兩個典故,反襯出獵主人的威猛。西漢李將軍李廣,曾經見草中石而以為虎,拉箭猛射,箭頭深沒石中。但李廣射石,恐非少年時事,此處寫法,主要是襯托年二十就以善戰聞名的商帥完顏國器。“赤羽千夫膳”全用杜甫《故武衛將軍輓詞》之二中的一句,原是稱頌將帥的立功塞外之事,此處亦說商帥把這視若等閒,可見商帥更比前人高出一頭。

“金鈴錦領,平原千騎,星流電轉。路斷飛潛,霧隨騰沸,長圍高卷。”這幾句全寫圍獵場面。駿馬金鈴懸頭,錦繡圍脖,在平原民奔騰馳騁,如星流電轉,而千騎齊奔,更見其氣勢雄大。高超的射獵技藝,使天上飛禽和水裡游魚的路全斷了,乖乖地來到人們的囊中;白霧緊隨著飛騰的馬蹄,蔚為壯觀;射獵隊伍形成了合圍的陣勢,準備一網打盡入了圍的野物。幾句詞,聲調短促,吻合了射獵車騎風馳電掣的情勢。“看川空欲靜,旌旗動色,得意似,平生戰。”圍獵場面壯觀,氣勢雄大,固然可觀。然而,僅僅停留於此,則仍是雕蟲之技,不足與言大者。這裡,作者的筆觸輕輕一點:“得意似,平生戰”,既寫出了商帥的善戰,又用“得意”二字,寫出了商帥視戰爭為“等閒”的軍人氣概。那喧鬧車騎的背景,是川空谷闊的靜謐,而五色旌旗飄搖飛動,變幻著高深莫測的圖景,就像平生常常得勝的戰役。

詞的上片直寫圍獵,喧鬧非常,都是眼前之景。詞的下片切換到圍獵回歸軍營的場景。“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這兩句勾勒出寂寥空曠的夜景:古城上空,懸著一鉤殘月,鼓角聲隱隱從遠方傳來,清靜中富有動感。而“軍中高宴”一句,歸結了白日圍獵滿載而歸的喜悅之情,也同時襯託了將帥的豪氣。“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聲自遠。”這裡,作者的筆徹底從圍獵盪開去了,他用“草木皆兵”之典,把中原大地上的敵軍比作“狐兔”,形象描繪了商帥逼人的軍威,而這些敵軍,聽到商帥兵馬的聲音以前,便已頹然遠遁。如此煊赫的軍威,用對面狀況來表現,更顯得氣勢宏大。“蓋世韓彭,可能只辦,尋常鷹犬。”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曾在擊敗項羽的過程中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彭越也曾參與致項羽於死地的垓下決戰。這兩員戰將的戰功,千古之下,未敢輕視。而作者則主,他們兩人,不過只做到平常的鷹犬罷了。言外之意是,商帥決非此種人物。因此,由上文逼出最後兩句:“問元戎早晚,鳴鞭徑去,解天山箭。”唐代大將薛仁貴戰勝九姓突厥於天山,此指商帥的才略志向,當效薛仁貴“三箭定天山”、一舉掃清邊患,這才是將帥本色。

全詞氣勢崢嶸,場面豪闊,情境雄沉,不愧為名家手筆。

名家點評

現代詞學家夏承燾:“詞從正面描寫了出獵的陣勢,獵後的高宴,可說是威武雄壯,有聲有色了。但這還是一般的寫法。他的過人處在於:在他看來,像韓信、彭越這樣反覆不定的人,不過是供人驅遣的鷹犬罷了。只有‘三箭定天山’,一舉平邊患,才是值得效法的。見解高卓,確有特色。”(《金元明清詞選》)

作者簡介

元好問(1190年—1257年),字裕之,太原秀客(今山西忻縣)人。曾於遺山(今山西定襄境內)讀書,故自號遺山山人。少聰慧,七歲能詩,十幾歲就名震京師。輯有《中州集》、《中州樂府》和《王辰雜編》等書,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工詩詞,詩風雄渾開闊,情辭沉鬱悲涼。詞則可以代表金詞的最高成就。其小令婉約,長調豪放。有《遺山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