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簾洞景區

水簾洞景區

武夷山水簾洞為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著名的七十二洞之一。位於章堂澗之北。進入景點處,有一線小飛瀑自霞濱岩頂飛瀉而下,稱為小水簾洞,拾級而上,即抵水簾洞。洞頂危岩斜覆,洞穴深藏於收斂的岩腰之內。洞口斜向大敞,洞頂涼爽遮陽。兩股飛泉傾瀉自百餘米的斜覆岩頂,宛若兩條游龍噴射龍涎,飄灑山間,又像兩道珠簾,從長空垂向人間,故又稱珠簾洞。

基本信息

簡介

水簾洞景區水簾洞景區
水簾洞掩映著題刻縱橫的丹崖。其中有擷取朱熹七絕的名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篆體字。有明代景點題刻“水簾洞”以及楹聯石刻“古今晴檐終日雨,春秋花月一聯珠”,琳琅滿目。水簾洞不僅以風景取勝,又是武夷山道教勝地,古來道觀多擇此構建,為山中著名的洞天仙府,又稱唐曜洞天。洞室軒宇明亮,洞底岩疊數層,呈長條形,設有石桌石凳。

特點

水簾洞景區水簾洞景區
武夷山水簾洞原名唐曜洞天,位於丹霞嶂東面。唐曜洞天峰巔有兩道飛泉奔瀉而下,隨風飄灑,猶如燦爛的水簾,故後人改名“水簾洞”。水簾洞是武夷山最大的洞穴,高、寬名一百多米。洞門前終年流淌的兩股清泉,從一百多米高的岩頂飛瀉而下,如懸掛的兩幅珠簾。水簾洞內,軒爽敞亮,可容數百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