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白

水田白屬於被子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分布於廣東、台灣。澳大利亞、印度、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朝鮮和日本也有。

基本信息

介紹

所屬卷:Mitrasacme Labill.
所屬科:Loganiaceae
中文名:水田白
其它中文名:小姬苗
文獻來源:Mitrasacme pygmaea R.Brown(1810);Bailey(1900);Hara(1955),excl.syn.M.nudicaulis B1.et M.trinervis Span.;Leenhouts(1962);Back.et Bakh.(1965);C.Tirel-Roudet(1972);海南植物志(1974);圖鑑(1974)。
M.capillaris Wall.in Roxb.(1820);M.malaccensis Wight(1850);Androsace tonkinensis Bonati(1914);M.micrantha Domin(1929);M.pygmaea R.Br.var.malaccensis(Wight)Hara(1955);Leenhouts(1962);M.nudicaulis auct.non B1.:Benth.in Hook.(1853),pro parte,excl.syn.M.chinensis Griseb.;Dop(1912); Kerr in Craib&Kerr(1951);M.polymorpha auct.non R.Br.:C.B.Clarke in Hook.f.(1883),excl.syn.M.trinervis Span.;Dop (1912),p.p.

描述欄位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7—20厘米;莖圓柱形,極纖細,不分枝或從基部分枝。葉對生,疏離(莖基部簇生)、卵形,長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9毫米,寬1—3毫米,頂端鈍,急尖至漸尖,基部闊楔形,近無毛或於葉面、邊緣及葉背葉脈上被白色長硬毛,葉脈極不明顯,僅中脈於葉背可見。花數朵組成稀疏、不整齊的傘形花序或復傘形花序,少有單生於側枝頂端;苞片卵形或披針形,長約3毫米,具緣毛;花梗極纖細,長5—9毫米,結果時長達14毫米;萼鍾狀,長1.5—2.5毫米,裂片三角形,與萼管等長;花冠白色或淺黃色,圓筒狀,上部稍寬,長3—6毫米,喉部有少數散生髯毛,裂片近圓形,比冠管短;雄蕊內藏;花柱基部分離,1/3以上合生,柱頭2裂。蒴果近球形,直徑約2毫米,基部為宿存的萼所包住,頂端宿存花柱中部以上合生;種子極微小,橢圓形。 花期6—7月,果期8月。
分布及生境:據記載有此種分布,但未見標本。分布於廣東、台灣。 澳大利亞、印度、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朝鮮和日本也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