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不實

介紹佛教用語水泡不實的來歷和簡單詮釋。


【經文】

昔有國王女,為王所愛,未嘗離目。時天降雨,水上有泡,女見水泡,意甚愛重。白父王曰:“我欲得水上泡,以為飾頭華鬘?”王曰:“水上泡不可執持,云何得取以為華鬘?”女言:“若不得者,我當自殺。”王聞女語,心生恐惶,召國中諸巧師告之曰:“汝等奇巧,無事不通,速取水泡,與我女作鬘,若不得者,當斬汝等。”皆答曰:“我等不堪取泡作鬘。”有一老匠言:“我能取泡。”王大歡喜,即告女曰:“今有一人,堪任取泡作鬘,汝可自往,躬自臨視。”女從王言,出外瞻視。時彼老匠白王女言:“我於水泡好醜,素無揀別,伏願王女躬自取泡,我當作鬘”。女即取泡,隨手破壞,不能得之。如是終日,竟不得泡,女自疲厭,即舍之去。白父王言:“水泡虛偽,不可久停,願王與我作紫磨金鬘,終日竟夜,無有枯萎。”水上泡者,誑惑人目,雖有形質,暫生便滅,陽焰野馬,亦復如是。人生虛偽,樂少苦多,貪愛疲勞,而喪其命,磨滅之法,不得久住。遷轉變易,在世無幾,亦如水上泡也。

【譯語】

昔有國王之女,國王十分溺愛,一刻不容離開,女要什麼東西時,王必千方百計給她辦到。一天下著大雨,水積在天井中,雨點打著,跳起許多水泡來,王女見了,意中寶愛,向父王說:“我要取得水上泡,穿成花鬘,裝飾頭髮。”王道:“水泡這東西是取不起來的,怎么可以穿成花鬘?你痴了。”王女撒起嬌來,說道:“若不給我穿水泡花鬘,我便自殺。”國王聽著,心裡恐惶起來,只得召集全國的巧匠。吩咐道:“你們都是有巧心思,巧手藝的,諒來沒有做不成的工作,快給我取水泡,穿成花鬘,我女兒立等要戴,若做不成,便都殺卻。”眾匠聽了,面面相覷,都說不會取水泡做鬘。獨有一老匠人,自言會做,國王大喜,告知女兒:“現有一人,可以取泡作鬘了,你快去親自監視他做,可以做得格外合意。”王女依言,出外看望,那時老匠人便說道:“我只會穿鬘,不會揀擇水泡的好醜,請王女自己揀取水泡,揀定了,我好穿花鬘。”王女便俯身取水泡,取來取去,隨手壞滅,忙了一天,一顆也沒有取得。王女弄得疲勞厭倦起來,一轉身跑入王宮,不要水泡了,向父王道:“水泡這東西原來是虛偽的,挐入手中停不住,我不要了,請父王給我做紫磨金的花鬘,可以年深月久不枯萎。”水上的泡泡,本來是哄騙人眼光的,雖是有形有質,剛剛生成,就破滅了;好比空中的煙雲塵埃,幻成種種形象,都是有形無物,變滅得極快的。推而廣之,人生一世,也是幻妄,一世中樂少苦多,為欲離苦得樂而不知其道,於是貪愛奔競,辛苦到死。因為所做的皆是容易磨滅之事,不能歷久停留,故遷轉變易,草草一生,非常之快,也像水上泡泡一樣。
【釋義】我們的肉體,在佛典稱為色身,人世上的一切盛衰榮辱,離合悲歡,在佛典上總名塵境。色身與塵境,皆由一念無明而生妄執(虛妄的意見固執),幻化所成。若用正智慧仔細推求,則連無明都是虛妄,沒有自性;何況無明所變現的色身塵境,更是虛妄之虛妄了。凡夫妄認色身為我,妄認塵境為真有得失榮辱,以妄逐妄,流轉不了。故浮沉於六道輪迴,歷劫不得解脫,若能看破虛妄,依法修持,則如王女之舍水泡而取紫磨金,歷久不變,不畏水火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