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銅

氰化銅

氰化銅是一種化學物質,黃綠色粉末,劇毒,受熱易分解。不溶於水,溶於鹼及部分有機溶劑。用於電鍍和印染等行業。氰化銅受熱極易分解,生成氰化亞銅和氰,如果在熱溶液中CuSO4與KCN作用則得到白色的氰化亞銅。與酸作用發生極毒的氰化氫氣體。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氰化銅(II)

英文名稱:2-chloroethyl 2,6-dichloropyridine-4-carboxylate

英文別名:2-Chloroethyl 2,6-dichloroisonicotinate;Isonicotinic acid,2,6-dichloro-,2-chloroethyl ester;

4-Pyridinecarboxylicacid,2,6-dichloro-,2-chloroethyl ester;

CAS號:1463-77-0

分子式:Cu(CN)

分子量:115.58100

精確質量:114.93600

PSA:47.58000

LogP:0.19026

編號系統

CAS號:14763-77-0

MDL號:暫無

EINECS號:238-826-0

RTECS號:暫無

BRN號:暫無

PubChem號:暫無

性質

物理性質

外觀與性狀:黃色至綠色粉末。

熔點(℃):無意義(分解)

分子式:Cu(CN)

分子量:115.58

溶解性:不溶於水,溶於乙醇、吡啶、鹼液、氰化鉀。

化學性質

氰化銅受熱極易分解,生成氰化亞銅和氰,如果在熱溶液中CuSO與KCN作用則得到白色的氰化亞銅。與酸作用發生極毒的氰化氫氣體。

與過量的氰化物溶液作用可生成紫色的Cu(CN) 配離子,此物質在-70℃的甲醇溶液中穩定,常溫下很快分解為Cu(CN) 和CN

計算化學數據

1.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2.氫鍵供體數量:0

3.氫鍵受體數量:4

4.可鏇轉化學鍵數量:0

5.互變異構體數量:無

6.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47.6

7.重原子數量:5

8.表面電荷:0

9.複雜度:31.6

10.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3.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共價鍵單元數量:3

合成方法

製法:氰離子與可溶性銅(Ⅱ)鹽反應,生成氰化銅(Ⅱ)沉澱。

安全信息

危險運輸編碼:UN 1587 6.1/PG 2

危險品標誌:暫無

安全標識:暫無

危險標識:暫無

套用

用於在鐵上鍍銅以及電鍍、醫藥、染料等行業中。

使用注意事項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劇毒。吸入、誤服可致死。非驟死者,先出現無力、頭痛、眩暈、噁心、嘔吐、四肢沉重、呼吸困難,隨後出現陣發性和強直性抽搐、昏迷、呼吸停止。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急性毒性(LD50):50mg/kg(大鼠腹腔)(LDLo)LC50

燃爆危險:該品不燃,劇毒。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用1:5000高錳酸鉀或5%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就醫。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與鎂發生劇烈反應。與氯酸鹽或亞硝酸鈉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酸或露置空氣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劇毒的氰化氫氣體。遇高熱分解釋出高毒煙氣。

有害燃燒產物:氮氧化物、氰化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時儘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然後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揚塵,小心掃起,轉移至安全場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防止粉塵釋放到車間空氣中。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酸類、鎂氯甲酸鹽、亞硝酸鈉、亞硝酸鉀接觸。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包裝密封。應與酸類、鎂氯甲酸鹽、亞硝酸鈉、亞硝酸鉀、食用化學品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穩定性和反應性

穩定性:正常環境溫度下儲存和使用,本品穩定。

避免接觸的條件:靜電放電、熱、潮濕等。

禁配物:強氧化物,強酸,強鹼。

廢棄處置

廢棄化學品:儘可能回收利用。如果不能回收利用,採用焚燒方法進行處置。不得採用排放到下水道的方式廢 棄處置本品。

污染包裝物:將容器返還生產商或按照國家和地方法規處置。

防護要求

接觸控制

中國MAC(mg/m ):1(Cu)

前蘇聯MAC(mg/m ):未制定標準

TLVTN:1mg(Cu)/m

TLVWN:未制定標準

工程控制: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

個體防護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膠布防毒衣。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運輸信息

包裝方法:裝入塑膠袋,袋口密封,再裝入厚度不小於0.75毫米的堅固鋼桶中,桶蓋嚴密卡緊,每桶淨重50公斤;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膠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但玻璃瓶外須加塑膠袋。

運輸注意事項:運輸前應先檢查包裝容器是否完整、密封,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酸類、氧化劑、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

法規信息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化勞發[1992] 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1996]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誌 (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6.1 類毒害品;劇毒物品分級、分類與品名編號(GA 57-93)中,該物質屬第一類 A級無機劇毒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