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

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是由全國民族文化、民族節慶等領域的科研教育單位、專業性組織及專家、學者、行業工作者等自願結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學術團體組織。

簡介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簡稱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是由全國民族文化、民族節慶等領域的科研教育單位、專業性組織及專家、學者、行業工作者等自願結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學術團體組織。
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的宗旨是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堅持“科學發展觀”,遵循嚴謹治學、不斷創新、理論聯繫實際等原則,推動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推動民族節慶活動的蓬勃發展。遵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章程》,在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指導和領導下開展各項學術活動。
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育化出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慶;而民族節慶濃縮了各民族日常生活中的精華,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緻、最具代表性的一面,是展現民族文化的視窗。節慶活動強調本土化、民眾化、政府性、娛樂性、文化性、傳播性等多種文化特性的融合,對傳承和保護民族傳統文化、打造地方旅遊品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的發展目標是在中國人類學和民族學的學科建設和學術創新中,組織和推動民族節慶文化專業的發展,同時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推動少數民族節慶活動的蓬勃發展。
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將每年舉辦“中國民族節慶峰會”,研討民族節慶領域的政策機制、產業發展、學術成就和傳播策略等話題;牽頭成立“中華節慶聯盟”和“節慶傳播聯盟”兩大戰略協作體,並通過“中華節慶網”、《中華民族節慶》(通訊月刊),搭建一個學者、地方節慶組織與媒體之間的橋樑。
作為全國最權威的民族學研究機構,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設立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無論對中國各個民族文化的研究、保護與傳承,還是對民族地區節慶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以及民族地區經濟的繁榮,都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
組成名單
榮譽顧問:
周明甫全國政協民宗委副主任,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王重農湖北省節慶會展研究會會長,原湖北省政協常務副主席
主席:
張 剛 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博士
副主席:(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春雷上海師範大學旅遊學院會展管理系主任、博士、副教授,《2009中國節慶產業發
展年度報告》主編,國際展覽產業聯盟學術委員會主任
邢 莉 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傳播學院教授、民俗學博士生導師
齊勇鋒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
趙學玉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文化產業研究所研究員、主任
鍾 國 世界華人聯合大會主席兼基金會會長
耿德文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旅遊電視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蕭 放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民俗學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亞
細亞民俗學會常務理事
節慶專家:(按姓氏筆畫排序)
丁志峰國家外專局《國際人才交流》總經理,中誼國際旅行社總經理
馬聰玲 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北京市旅遊學會理事
鄧 峰 北京大學中國節慶研究中心主任
田 阡 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民族學院副教授
申宏磊 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雜誌原主編、編委
喬 然 世界博覽會國際合作專家、清華大學文化產業旅遊經濟高級研修班教授
劉芝鳳廈門理工學院文化傳播系教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文化遺產專委會主任
劉鐵梁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教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
呂尚彬中國媒介經濟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安平平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會執行會長
朱定真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副會長,華風影視集團副總經理
何明星高教出版社分社長、博士
吳忠軍桂林理工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旅遊專委會主任
宋子彬 世界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
宋兆麟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
張 躍 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黨委書記,雲南省民族研究院副院長、教授,中國人類學
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張海洋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
張繼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李永輝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教授 、博士生導師,中國國際關係學會理事
李寶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沈 澈 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對話大使”
陳少峰國家文化產業與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
羅康隆吉首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所教授
柯銀斌公共外交季刊編輯部副主任, 察哈爾學會秘書長
胡巨英 著名導演,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導演組綜合統籌辦主任,中央電視台三屆春節聯歡會執行導演
趙 群 陽光衛視公關部總監,《話說晚清》系列節目製片人
趙東鳴北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部長,國慶50、60周年聯歡晚會副總指揮,北京政協文史委副主任
郝時遠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秘書長、學部委員、研究員,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
崔恩全著名編導、導演,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解放軍藝術學院編導
黃鳳顯 民族出版社副總編輯、教授,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
黃忠彩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秘書長,國家民委政研室副主任、巡視員
韓順寶 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潘明濤 中國駐巴西大使館新聞參贊
秘書長:
彭新良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會副會長,北京中新美迪文化發展中心主任
副秘書長:(按姓氏筆畫排序)
石 峰 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博士
劉宏偉中國青島音樂煙花藝術節秘書長、總策劃,大型活動策劃人
吳承忠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休閒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張 勃 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後
李楚雄 中新美迪(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鐵霜 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會副秘書長
徐慶慶 中新美迪國際傳媒研究中心副秘書長

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簡稱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英文名稱是The National Festival Committee of CUAES,縮寫為NFC。
第二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是由全國民族文化、民族節慶等領域的科研教育單位、專業性組織及專家、學者、行業工作者等自願結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學術團體組織。
第三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的宗旨是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堅持“科學發展觀”,遵循嚴謹治學、不斷創新、理論聯繫實際等原則,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推動少數民族節慶活動的蓬勃發展。
本會在憲法和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開展活動。
第四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為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分支機構,遵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章程,嚴格按照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的授權開展工作,接受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監督與領導,接受業務主管單位、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五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會址設在北京市,秘書處設在北京中新美迪文化發展中心。
第二章 定位與發展目標
第六條 本專業委員會的定位是:作為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下設的一個專業委員會,遵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章程》,在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指導和領導下開展各項學術活動。
第七條 本專業委員會的發展目標是:在中國人類學和民族學的學科建設和學術創新中,組織和推動民族節慶文化專業的發展,同時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推動少數民族節慶活動的蓬勃發展。
第三章 會員
第八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會員包括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
第九條 申請加入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的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 團體會員
1、擁護並遵守本會的章程;
2、願按期繳納會費;
3、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且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
(二) 個人會員:
1、承認並遵守本會會章程,按期繳納會費;
2、願按期繳納會費;
3、在行業某一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或研究成果;
4、關心並支持本會工作。
第十條 會員入會的程式是:
(一) 提交入會申請;
(二) 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
(三) 由理事會授權機構發給會員證書。
第十一條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 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 參加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舉辦的各項活動;
(三) 獲得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印發的有關刊物;
(四) 對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工作的建議批評權和監督權;
(五) 獲得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服務的優先權或優惠權;
(六) 退會自由。
第十二條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 執行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的決議;
(二) 維護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的合法權益和聲譽;
(三) 完成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委託的工作;
(四) 及時向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和統計數據;
(五) 積極參加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組織的各項活動。
(六) 按規定繳納會費;
第十三條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會,並交回會員證書。
第十四條 會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予以除名。
(一) 不履行本會章程規定的義務的;
(二) 有損害本會名譽或違背本會宗旨行為的;
(三) 一年內無故不參加本會組織的活動的,或拖欠會費達一年,且經催促仍不繳納的。
第十五條 被剝奪政治權利者和依法取締的事業單位和社團,其會籍自動取消。
第十六條 對予以除名和自動取消會籍的會員,要收回其會員證,並予以通報。
第十七條 凡被除名的會員,兩年內不得重新申請入會。
第四章 組織機構
第十八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其職權如下:
(一) 制定和修改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章程;
(二) 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 審議批准理事會的工作報告;
(四) 審議理事會的財務報告;
(五) 決定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終止事宜;
(六) 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九條 會員代表大會須有2/3以上的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代表半數以上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條 會員代表大會每屆任期3年,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的,須由理事會表決通過,並上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批准。延期換屆不得超過1年。
第二十一條 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閉會期間領導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第二十二條 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 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 選舉產生和罷免主席、副主席、秘書長;
(三) 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四) 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 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六) 決定辦事機構主要負責人員的聘任;
(七) 討論批准工作計畫,領導本會開展工作;
(八) 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九) 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二十三條 理事會須有2/3以上的成員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成員2/3以上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四條 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以採用通訊形式召開。
第二十五條 常務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行使第二十二條第一、三、四、五、六、七、八款的職權,對理事會負責。
第二十六條 常務理事會須有2/3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人員2/3以上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七條 常務理事會半年召開一次會議,也可採取通訊形式召開。
第二十八條 本會設立主席辦公會議制度,在常務理事會議閉會期間,本會內出現重大問題時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2/3以上人員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九條 本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 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 在本機構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三) 最高任職年齡:秘書長不超過65周歲,主席不超過70周歲;
(四) 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五)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三十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的主席、副主席、秘書長超過規定年齡的,由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報中國民研會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三十一條 本會最高負責人由主席擔任。
第三十二條 本會主席行使下列職權:
(一) 召集和主持本會會議;
(二) 檢查本會會議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 代表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簽署有關重要檔案;
(四) 決定本會日常工作中的有關重大事宜。
第三十三條 本會採用秘書長負責制,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 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畫;
(二) 提名辦事機構主要負責人,交理事會討論通過;
(三) 決定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四) 處理其他日常事務。
第三十四條 本會聘請民族工作或文化行業的資深領導同志為名譽主席。
第三十五條 本會聘請本研究領域內的知名專家、學者和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領導同志為顧問。
第五章 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三十六條 經費來源:
(一) 會費;
(二) 捐贈;
(三) 資助;
(四) 利息;
(五) 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七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中國民研會允許的範圍收取會員會費。
第三十八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經費必須用於本章程規定的業務範圍和民族節慶研究事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三十九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
第四十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代表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四十一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換屆或更換負責人之前必須接受中國民研會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指定的審計機構的財務審計。
第四十二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的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四十三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兼職工作人員沒有工資,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式
第四十四條 對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章程的修改,須經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會員代表大會審議。全部過程須在中國民研會監督下進行。
第四十五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修改的章程,須在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後15日內,經中國民研會審查同意,核准後生效。
第七章 終止程式及終止後的財產處理

第四十六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於分立、合併等原因需要註銷的,由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
第四十七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終止動議須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中國民研會審查同意。
第四十八條 本會如有違反中國民研會章程等行為發生,中國民研會可通過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直接提出終止動議。
第四十九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終止前,須在中國民研會及有關單位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五十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註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五十一條 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終止後的剩餘財產,全部歸中國民研會所有。
第八章 附 則
第五十二條 本章程於2010年7月10日經主要發起人、負責人、骨幹會員(通訊)會議審議通過。
第五十三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中國民研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理事會。
第五十四條 本章程自2010年9月10日,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核准之日起生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