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

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作為依託單位,擔負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是雲南省高校也是西南地方高校唯一獲準基地)和雲南省民族研究院的建設與管理職責,此外還承擔著民族學國家級重點學科的建設任務。在近年來的全國學科排位中,雲南大學民族學學科一直名列前茅,其中,2008年學科排位中排名第一。

簡介

根據雲南大學機構調整的決定,2006年1月,以民族學重點學科、雲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西邊中心”)、伍馬瑤人類學博物館(以下簡稱:“人類學博物館”)為基礎,組建了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

經過三年的調整與磨合,目前該院下設院綜合辦、人類學博物館、民族學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邊疆學研究所、人類學教研室7個機構;擁有民族學(二級學科)等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民族學博士後流動站。

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作為依託單位,擔負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是雲南省高校也是西南地方高校唯一獲準基地)和雲南省民族研究院的建設與管理職責,此外還承擔著民族學國家級重點學科的建設任務。在近年來的全國學科排位中,雲南大學民族學學科一直名列前茅,其中,2008年學科排位中排名第一。
民族研究院整合了雲南大學民族學學科力量,學科陣容強大、學歷職稱層次高、結構最佳化,民族學學科水平、學術隊伍、研究能力迅速提高。

全院現有專職科研人員35人,具有正高職稱的12人,副高11人,博導6人,碩導13人,具有高級職稱者占全院科研人員的比例為72%;具有民族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博士學位的20人,碩士學位18人,其中從日本京都大學引進博士1人,在美國、挪威、澳大利亞獲得各博士學位1人,具有博士、碩士學歷的科研人員占全院現有科研人員的比例為100%。

民族學研究所

雲南大學民族學專業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學術傳統,擁有國家級一級學科,建有博士後流動站。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設有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為了在新形勢下更好地從事民族學研究,民族研究院於2009年7月單獨成立民族學所。目前研究所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學術能力強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1人,講師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6人。形成了以教授、博士為骨幹的中青年結合的學術隊伍。民族學所擁有一個博士授權點和兩個碩士授權點。該所研究人員出版學術專著3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重大攻關項目、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十項,其餘項目30餘項。
民族學所所長、博士、博士生導師馬翀煒教授長期從事民族經濟和民族文化產業研究工作,在土家族、哈尼族地區進行過較長時間的田野調查,發表學術論著約150萬字。在民族地區發展、民族文化資本化等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張實教授(博士)在民族學研究中取得了諸多成績,其在體質人類學和醫學人類學研究中的成果是十分優秀的,張教授在畲族、藏族地區從事過較長時間的田野工作,出版專著及論文有150萬字。金少萍教授長期從事民族地區社會文化發展研究,其對大理白族民間工藝的發展研究是獨居特色的。金教授多次赴日本作學術訪問,具有良好的國際視野。出版學術論著達100餘萬字。張錦鵬教授(博士)以其深厚的經濟史學養從事民族學研究,在經濟史和拉祜族研究中取得了驕人的成果,張教授長期在拉祜族地區從事田野工作,並擬開展東南亞民族的研究工作。
白志紅教授畢業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研究院人類學系,獲博士學位。白教授主要從事民族認同問題的研究,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0餘篇。長期在大理地區、迪慶地區和中緬邊境從事白族、藏回和佤族、彝族的田野調查。現在其學術焦點為中緬邊境地區民族認同與社會發展研究。楊洪林博士作為彝族學者,長期關注小涼山地區彝族的歷史和現實問題,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目前楊博士的博士後工作主要集中於小涼山的民主改革問題研究。朱凌飛副教授、博士在民族傳播及社區發展研究中造詣頗深,長期在普米族等民族地區從事民族學田野調查。兩位年輕的博士有多篇高水平的論文在《民族研究》和《思想戰線》等重要民族學期刊上發表。
民族學研究所將在注重田野調查與理論探討有機結合的基礎上,繼續以少數民族地區社會文化發展為重點研究對象,並力圖在跨境民族問題研究及東南亞民族問題研究中開拓新的研究領域。

宗教文化研究所

宗教文化研究所成立於2002年。研究所自成立以來秉承雲南大學民族學、宗教學研究的優良傳統,在前輩學者的研究基礎上,不斷探索和推進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宗教和西南佛教研究方面的優勢,確定了以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宗教研究為重點,以跨境民族宗教信仰研究為特色,積極為政府相關部門在宗教工作上建言獻策的發展思路,經過幾年建設,在全國的宗教學學科發展和學術研究領域中逐步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目前,研究所具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學術能力強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副教授2人,講師5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5人。已初步形成了以博士為骨幹、中青相結合的學術梯隊。
宗教文化研究所建立以來,圍繞學科建設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已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藏彝走廊’多民族文化互動的人類學、民族學研究”、“國家安全視野下基督教在當代我國藏區的傳播及影響——以西藏察隅縣及雲南德欽縣為例”、“西雙版納巴利語系佛教儀式經典研究”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4項,其他項目三十餘項。公開出版學術著作6部,在國內外各種有影響的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六十餘篇。出版的相關學術專著《哈尼族文化概說》、《阿嵯耶觀音》、《泰國的佛教藝術》、《阿怒人――同一屋檐下的不同宗教信仰》等專著獲得了學術屆的好評。此外,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雲南邊境地區宗教滲透現狀及對策研究》等多份諮詢報告,為政府相關部門在民族和宗教工作方面提供了相關諮詢和有益參考。
宗教文化研究所是宗教學學科的建設單位,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碩士生導師3人。2006年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碩士授權,2007年開始招生,招收和培養西南少數民族宗教研究和西南佛教研究兩個方向的碩士研究生。目前在讀碩士研究生16人,是雲南省宗教學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之一。
“十一五”期間,宗教文化研究所確立了以原創性研究為核心,以學科交叉和開闢西南少數民族宗教研究新領域為學科特色,主要開展的研究為西南少數民族宗教的歷史沿革、著名人物、現狀、宗教教育、宗教文化、傳統習俗、宗教與民族關係等問題的研究;外來宗教對西南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影響的研究;雲南伊斯蘭教的歷史沿革、著名人物、社團現狀、宗教教育、宗教文化、傳統習俗等問題的研究;中國西南地區佛教的歷史、現狀及文化影響的研究,特別是對佛教在中國西南地區特有的流派上座部佛教及漢傳密宗進行研究;東南亞國家佛教的研究;佛教藝術研究;跨境宗教信仰及其活動的研究等等。“十二五”期間我所計畫啟動“雲南少數民族基督宗教信仰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的研究,以該研究為核心,結合所內研究人員的相關研究領域,通過對基督宗教在雲南省景頗族傈僳族怒族苗族彝族藏族哈尼族傣族等民族中的傳播、發展和變遷的研究,整合所內研究力量,形成本所的研究特色。
通過“十一五”期間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全面建設,宗教文化研究所將為我國西南地區的宗教研究和宗教學學科的建設,為解決雲南民族宗教問題,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並將宗教學學科建設成為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宗教學研究基地。

民族史研究所

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民族史研究所成立於2006年,研究所秉承雲南大學民族史研究的優良傳統,在前輩學者的研究基礎上,不斷推進、鞏固在中國民族史、中國西南民族史方面的優勢地位,通過不斷的努力確立了中國西南民族史研究在全國的領先地位,提升了中國民族史研究在全國的優勢地位。
目前研究所具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學術能力強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2人,講師1人。具有博士學位者7人,有1人享受國家突出貢獻專家特殊津貼,1人獲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社科專家,形成了以博士、教授為骨幹、老中青相結合的學術梯隊。王文光教授為學科帶頭人。著名民族史學家尤中先生是研究所的學術顧問,在尤中教授的指導下,研究所的學術研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民族研究院民族史研究所建立以來,圍繞學科建設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已先後申報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9項、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4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5項,其他項目十餘項。2009年10月,王文光教授作為首席專家主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招標項目《中國民族史》的編撰工作。在各級各類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中,研究所已經公開出版學術著作36部,在國內外各種有影響的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92篇。其中,《雲南近現代民族史論綱》、《西南民族的歷史發展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關係述論》、《梁啓超的中國民族史研究及其對中國民族史學科發展的貢獻》、《清代雲南漢族移民遷徙模式的轉變及其對雲南開發進程與文化交流的影響》等9篇論文分別被《中國民族研究年鑑》、《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作重點介紹和觀點摘登。一批學術論著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其中《中華民族發展史》被列為“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規劃項目,並於2009年獲教育部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西南民族關係史研究》、《西南通史》、《哈尼族研究中史誤的三點辨正》等三項成果獲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百越民族發展演變史——從越、僚到壯侗語族各民族》等兩項成果獲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和2009年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別榮譽獎(雲南省唯一一項)。向雲南省委省政府提交多份諮詢報告,為政府各相關部門提供了民族情況諮詢和有益參考。
民族研究院民族史研究所是中國少數民族史學科的建設單位,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有博士生導師一人,碩士生導師五人。2000年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博士授權,2001年開始招生,目前已培養博士研究生20餘人,碩士研究生20餘人,是我國中國少數民族史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之一。
“十一五”期間,民族史研究所確立了以原創性研究為核心,以學科交叉和開闢近現代西南民族史研究新領域為學科特色,以中國民族史學史研究、近現代西南民族史研究、西南邊疆民族史料學研究為學科發展目標。力求在中國民族史學史、近代民族國家進程視野下的西南邊疆民族研究、中國邊疆民族史料學研究和當代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等方面產生有影響力的學術成果。

邊疆學研究所

雲南大學邊疆學研究所成立於2009年7月,同時隸屬於雲南省民族研究院、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西南邊疆研究中心。目前研究所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學術能力強、年輕精幹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講師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5人,已出站博士後2人,在站博士後2人。形成了以教授、博士為骨幹的中青年結合的學術隊伍。該所成立以來,研究人員出版學術專著10部,人均約2部;在《民族研究》、《世界宗教文化研究》、《廣西民族大學學報》、《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等,以及美國、香港等地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人均約15篇;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重大攻關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博士後基金項目等10餘項,其餘國際國內項目30餘項,人均4項以上。
邊疆學所所長、博士、博士後、碩士生導師高志英教授具有歷史學(雲南大學博士學位)與人類學(北京大學博士後流動站)雙重學術背景,長期致力於民族學、歷史學與宗教學研究工作,在藏彝走廊西部地區傈僳族、獨龍族、怒族、納西族、藏族、普米族、白族(勒墨人與拉馬人)等地區進行過長期田野調查,發表學術論著約180萬字。在藏彝走廊民族關係與文化變遷、雲南少數民族原始宗教與基督教等研究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鄭宇副教授(博士、在站博士後)基礎紮實,學風端正,在經濟人類學研究中成果較為突出,並在哈尼族、苗族地區從事過較長時間的田野工作,近年其研究領域已經拓展到境外的苗族社會經濟文化研究,出版專著及論文50多萬字。
谷家榮副教授(博士、博士後)吃苦耐勞,長期從事瑤族地區社會文化發展研究,在國內、越南的瑤族研究成果引人注目,出版學術論著達50餘萬字。王越平博士(在站博士後)以其踏實認真的學風,在壯族文化、城市人類學和難民問題等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果,在越南開展的苗族研究已取得良好進展。
白永芳博士(在站博士後)具有民俗學、人類學雙重學術背景,長期從事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中國與東南亞的哈尼族文化研究,並開始在這些領域展露頭角。
邊疆學研究所將在重視田野調查與理論探討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努力提升全所研究人員的理論素養與研究能力,繼續以雲南邊疆民族社會文化變遷為重點研究對象,力圖在跨境民族問題及東南亞民族問題研究中突出學科特色,為學科發展與學術為社會服務中作出更大貢獻。

人類學教研室

人類學教研室為2009年秋季學期開始進入正常運轉的民族研究院內設機構,主要負責人類學碩士點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工作、民族學專業本科日常管理與人才培養。
人類學教研室現有教師8人,其中教授3人,講師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人,碩士學位4人。有3人具有國外求學、訪學經歷。教師中30—39歲的有5人,40—49歲1人,50—59歲2人。其中博士生指導教師2人,碩士生指導教師1人。從年齡結構上而言,人類學教研室是一個以年青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科研部門。教師具有各自的科研興趣和努力方向,包括中國民族的生活方式、旅遊人類學、婦女研究、性別研究、生態人類學、歷史人類學、語言人類學和影視人類學等。其中中國民族的生活方式、旅遊人類學和性別研究領域的成果在學術界具有較大影響,民族學人類學學科理論建設方面的成果亦在學界有較高的知名度。近年來以教師個人或集體合作方式承擔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
人類學教研室教師均有長期擔任本科學與人才培養工作的經歷。2009年秋季學期民族學專業本科恢復招生後,工作重心放在民族學專業本科的日常管理和人才培養方面,並按照研究院領導著眼長遠、統籌全局、統一布署的工作安排,充分發揮民族研究院現有的教學、科研人才資源的積極作用,群策群力做好本職工作,為研究院的教學科研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