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雲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始稱“政治課教研室”,後改為“馬列主義教研室”,90年代改為馬列主義教學研究部(簡稱馬列部)。1999年7月,雲南大學在原馬列部和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系的基礎上,組建了公共管理學院,形成了馬列部與公共管理學院一套班子、兩快牌子,既負責專業課教學又負責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學的格局。為了適應形勢的需要和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工作和學位點建設,2003年4月,雲大馬列部與公共管理學院分立,成為一個獨立的院級教學機構。2005年12月,雲大黨委決定在馬列部的基礎上籌建雲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2008年4月正式組建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不再使用原名稱。

概述

1999年7月,雲南大學在原馬列部和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系的基礎上,組建了公共管理學院,形成了馬列部與公共管理學院一套班子、兩快牌子,既負責專業課教學又負責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學的格局。為了適應形勢的需要和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工作和學位點建設,2003年4月,雲大馬列部與公共管理學院分立,成為一個獨立的院級教學機構。2005年12月,雲大黨委決定在馬列部的基礎上籌建雲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2008年4月正式組建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不再使用原名稱。
長期以來,雲大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承擔全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思政課”學工作,是雲南省高校“思政課”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和雲南省高校"思政課"教師培訓中心。
雲大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現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研室、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教研室(含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教研室)、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教研室、形勢與政策教研室、研究生工作辦公室。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現有專職教師34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24人,講師12人,行政及教輔人員5人。其中,專職教師中獲得博士學位6人,在讀博士4人,獲得碩士學位的16人,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占專職教師的77%(截至2007年底統計)。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行機構有:院(部)辦公室、研究生工作辦公室、資料室。
雲大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現設有8個碩士點、3個博士點和2個研究中心(截至2005年底統計)。8個碩士點分別是: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含5個二級學科專業)、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中共黨史黨建。3個博士點分別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科學社會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思想政治教育,並掛靠中國近現代史博士學位授權點建設和招生。博士導師:陳國新教授、任新民教授等,雲南省社科院院長納麒教授任兼職博士生導師;另有陳征平教授擔任人文學院中國近現代史方向博士生導師。此外,雲大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還開設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專業方向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班”,面向全國招收普通高校和高職高專學院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攻讀碩士學位。“思想政治理論”專業方向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班”的申辦工作正在進行中。
雲大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現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80餘名,博士研究生11名,在職研究生35名(截至2005年底統計)。此外,雲大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還開設成人教育函授本、專科三個專業,分別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專科)和法學(專科)。
雲大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現設3個研究中心,即“雲南省高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雲南省社會發展調查研究中心”、“雲南省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培訓中心”。
雲大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緊跟時代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密切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實際,不斷地探索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新途徑,在教學改革研究,特別是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整合的實踐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績,18個項目或人次獲得各級部門優秀成果獎,優秀教學獎、優秀課程獎、優秀教材獎等。在科研方面,近3年來,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教師共主持國家社科基金2項,其中一項為國家重點課題,主持省、部級科研課題4項,校級科研課題4項,出版專著和教材計近40餘部,在國家級、省部級學術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計200餘篇(截至2005年底統計)。
雲大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在落實中宣部、教育部關於“思政課”課程設定新方案中,圍繞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進”工作目標,努力提高“思政課”教師的基本素質和教學能力,在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和創新方面走在雲南高校省的前列。2005年底,雲大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作為西部地區高校中唯一被中宣部和教育部遴選為全國十所“思政課”新課程改革試點高校。

下屬機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

該教研室現有專任教師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講師3人,獲得博士學位的教師4人,獲得碩士學位的有4人。該教研室承擔全校公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原理》課教學任務。通過這門課的教學,要求學生完整、準確地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幫助他們樹立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該教研室曾開設和正在開設的課程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化專題研究》、《倫理學》、《後現代主義哲學述評》、《形式邏輯》、《公共關係》、《行政管理學》、《管理學》、《教育學》、《社會調查》等課程。該教研室教師在《思想戰線》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參加撰寫著作多部,參加或主持科研課題多項。由該教研室教師參加編寫的著作或論文曾獲雲南省2000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一項;雲南省2003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一項;2003年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一項;雲南省2003年高校學習十六大精神理論研討會論文評選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2003年雲南高校“兩課”教育教學實效性調研報告一等獎一項;雲南省2004年教育系統紀念鄧小平10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評選二等獎二項、三等獎一項;雲南大學2004年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優秀獎一項;雲南省高校2004年“兩課”教育教學“五個一”活動,獲實效性調研報告二等獎一項;“兩課”教案或集體備課方案一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兩課”教育教學“精彩一課”教學示範片三等獎一項。該教研室教師參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材,2001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兩課”優秀教材,並向全國推薦。

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教研室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教研室是由"毛澤東思想概論教研室"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教研室合併而成,簡稱"概論"教研室。
"概論"教研室現有專任教師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獲得博士學位的有3人,在讀博士2 人,獲得碩士學位的有6人。該教研室承擔的課程主要有:本科生課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全校碩士生公共理論課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全校博士生公共課程《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本部碩士生課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毛澤東思想發展史》、《毛澤東政權思想研究》、《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經濟思想研究》、《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西部地區人力資源理論》。教研室科研的主要方向為《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概論"教研室還承擔《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課的教學任務。

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教研室

思想道德基礎和法律教研室(簡稱"基礎"教研室)其前身為德育教研室。1991年從學校宣傳部分出合併到馬列部,主要承擔全校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研究工作,同時,還承擔著思想政治教育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兩個碩士專業的教學、指導工作。教研室主要由原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兩個教學組構成,有3名教師具有碩士導師任職資格。開設課程開設有思想道德修養課、法律基礎課和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專題課程和專題講座。教學對象在校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本科學生。根據2005年上半年教育部對"兩課"的改革要求,下一階段思想道德修養課和法律基礎課將合併為一門課程,在一年級學生中開設,由新調整組建的基礎教研室負責教學。師資力量基礎教研室擁有一支充滿活力、學科齊全、知識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科研力量強的教師隊伍。教研室現有9教師,主要由中青年教師構成,其中副教授4人,講師5人;博士1人,碩士6人。教師的主要學科背景和從事的專業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歷史學、法學、哲學等。學科背景完全能適應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的教學需要。教學科研特色在長期的教學、科研過程中,基礎教研室注意關注社會變化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意識、行為的影響,尤其關注轉型時期大學生的思想品德的變化與大學生思想素質的塑造問題。教研室在長期的教學中積累了大量的研究個案,體現了自己的教學科研特色。形成了以蘇升乾老師為核心、以侯麗萍老師為教研室主任、其他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德育教育教學研究團隊。教學成果基礎教研室的教師圍繞學科建設積極參與國家、省級的各種教學研究活動。多年來,在各種教學評比中多次獲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蘇升乾教授曾獲得國家教育部組織的"精彩一課"獎;教研室教師多次獲得省教育廳組織的優秀教學課件、優
雲南省高等學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雲南省高等學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所掛靠的雲南大學馬列部,現承擔雲南省高校“思政課”教學研究會會長單位,現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兩個博士點和“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共黨史黨建”四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可招收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於2002年1月正式批准列入雲南省十五規劃重點建設學科,按計畫,政府資助40萬元,學校配套60萬元,陳國新教授為學科帶頭人。中心承擔和完成國家社科項目4項、省級項目10項;現有1項國家社科重點項目、4項省級社科項目在研。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獎勵1項,省級獎勵10餘項。教學成果獲國家獎勵1項,省級獎勵2項。雲大馬列部1998年申報並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學位授權點;2000年申報並獲雲南省學位委員會批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碩士學位授權點;2002年申報並獲雲南省學位委員會批准“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碩士學位授權點;參與雲南大學民族學一級學科下“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以及歷史學一級學科下“中國近現代史”博士點建設。2005年申報並獲批准“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博士學位授權點、“中共黨史黨建”碩士學位授權點。2006年申報並獲批准“思想政治教育” 博士學位授權點、“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含五個二級學科)。納麒、陳國新、任新民、陳征平為博士生導師,蘇升乾、熊思遠、金子強、楊澤宇、張巨成、劉亞建、鄢顯俊等30餘名教授副教授為碩士生導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