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調查

民意調查,是了解公眾輿論趨向的一種社會調查。就其內容而言,屬輿論調查;就其方法而言,屬抽樣調查。民意測驗所研究的是公眾普遍關心的政治或社會、經濟問題。通過抽樣調查的方式,徵詢調查對象的意見、觀點或想法,並以此進行分析和推論,然後向公眾公布調查結果,以期說明和解釋問題的趨勢或傾向,引起社會公眾或被調查者的關注和重視,藉此造成輿論並形成影響。

民意測驗
1.民意測驗 public opinion poll 了解公眾輿論趨向的一種社會調查。就其內容而言,屬輿論調查;就其方法而言,屬抽樣調查。民意測驗所研究的是公眾普遍關心的政治或社會、經濟問題。通過抽樣調查的方式,徵詢調查對象的意見、觀點或想法,並以此進行分析和推論,然後向公眾公布調查結果,以期說明和解釋問題的趨勢或傾向,引起社會公眾或被調查者的關注和重視,藉此造成輿論並形成影響。 民意測驗始於20世紀初的美國,G.H.蓋洛普為主要創始人。他為了在總統競選期間預測當選者,1935年正式創辦蓋洛普民意測驗研究所,1936年就正確預測了F.D.羅斯福的當選,由此聲名大噪。此後,美國出現很多次蓋洛普測驗,結果都能較準確地反映客觀情況。 民意測驗的特點是:所提的問題少,內容集中,速度快,能直接獲取大眾化的民意反映。特別是現代通訊工具和大眾傳播工具的發展,廣播、電視 、電話 、報紙 、雜誌的普及,以及電子計算機的廣泛套用,為民意測驗的開展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條件。由於進行民意測驗的調查機構通常採取中立的立場,使受訪者棄置疑義,樂於合作,並使社會公眾增進了對民意測驗結果的相信程度。民意調查結果往往起到引導社會輿論的作用;同時,成為公眾了解社會的最好視窗。對於政策制訂者而言,民意測驗結果可提供很有價值的信息。所以民意測驗已成為一種受各國政府重視,為大眾歡迎的社會調查方式。 為了提高民意測驗的預測精度,民意測驗的樣本大多由配額抽樣來求得。運用此種抽樣法,須精確了解構成樣本的分子與所研究的事項或行為之間的關聯。如果進行總統選舉預測,需知道投票者的態度與哪些變數有關,然後通過人口普查資料,查出這些變數的分布,如所屬黨派、年齡、文化程度 、經濟地位等 。在選定樣本時 ,根據這些變數的分布,確定樣本中的配額並實施調查。 民意測驗由於調查的問題有限,而問題的答案又只簡化為“是”、“否”兩類,加之被調查人文化水平和關心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揭示問題的深度是有限的。對這些,在調查前都要充分考慮到。 中國自1982年以來,對社會、經濟等方面公眾關心的問題,如物價問題、黨風問題、宣傳輿論工具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等進行過民意測驗,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SURVEY) 鑒於商標是否侵權是一個相對主觀的問題,最終應當以普通消費者的眼光來進行比較和判斷,能過問卷、調查收集有關消費者的意見被證明是一種較為客觀公正的形式。該項證據在證明商標具有第二含義或知名度、商標退化、商標的使用具有混淆的可能或淡化的可能、商標可能造成損害等事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法院有時會參考但一般不會完全依賴民意測驗的結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