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足鐵線蕨

毛足鐵線蕨

毛足鐵線蕨,中藥名。為鐵線蕨科鐵線蕨屬植物毛足鐵線蕨Adiantum bonatianum Brause的全草。植物毛足鐵線蕨,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之功效。主治痢疾,尿路感染,白濁,乳腺炎。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微苦,性寒。

歸經

入腎、肝、大腸經。

功效

清熱解毒,利尿通淋。

主治

痢疾,尿路感染,白濁,乳腺炎。

相關配伍

1、治痢疾,毛足鐵線蕨15g,鐵莧菜15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2、治尿路感染,手足鐵線蕨15g,石韋15g,玉米須30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3、治乳腺炎,手足鐵線蕨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炮製

採集加工:夏、秋季採收,曬乾。

形態特徵

植株高30-50cm。根莖細長橫走,密被棕黑色、狹披針形鱗片。葉近生或遠生;葉柄長12-22cm,腹面扁平或有淺縱溝,深棕色至紫棕色,有光澤,基部有棕色多細胞長茸毛;葉片草質,寬卵形,長20-30cm,寬10-16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四回羽狀;羽片6-10對,互生,略斜上,有柄,卵形,下部的長8-10cm,寬5-6cm,三回羽狀;羽片4-6對,互生,略斜上,柄纖細,卵形至長圓形,下部的長2.5-3cm,二回羽狀;羽片2-3對,互生,平展,柄纖細,三角狀卵形,下部長1.2-1.5cm,寬1-1.2cm,一回羽狀;末回羽片1-2對,互生,有細短柄,扇形或倒卵形,長5-7mm,寬4-5mm,先端圓形有三角形短齒,齒端有短尖頭,基部楔形或稍斜,先端羽片較大,扇形;葉脈為多回二叉狀分枝,直達鋸齒尖端,兩面明顯。孢子囊群腎形,生於羽片上緣,每羽片有1-2個;囊群蓋圓形或腎形。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300-2200的常綠闊葉林下。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孢子植物》:“清熱解毒,利尿。用於痢疾,尿路感染,乳腺炎等。”

植物.鐵線蕨科

鐵線蕨是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又名鐵絲草、少女的髮絲、鐵線草、水豬毛土。其淡綠色薄質葉片搭配著烏黑光亮的葉柄,顯得格外優雅漂逸。高0.1-0.5公米。因其莖細長且顏色似鐵絲,故名鐵線蕨鐵線蕨也是鈣質土的指示物。由於其畏乾燥及強烈光照,須放置到沒有陽光直射的地方養護。鐵線蕨也有很多變種,如荷葉鐵線蕨、腎葉鐵線蕨等。屬世界種,各地區均有野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