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蓋鐵線蕨

單蓋鐵線蕨

單蓋鐵線蕨(Adiantum monochlamys Eaton)是鐵線蕨科植物。植株高25-55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密被栗黑色、有光澤的狹長披針形鱗片。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基本信息

葉子形態

單蓋鐵線蕨單蓋鐵線蕨
葉近生或散生;柄長15-28厘米,粗約1-2毫米,栗黑色或栗色,有光澤,基部被與根狀莖上相同的鱗片。向上光滑,葉片狹長卵狀三角形,長約20-30厘米,基部寬4-10厘米,基部闊楔形,頂部漸尖,頂端一回羽狀,其下為三回羽狀;羽片6-8對,互生,斜向上,有長柄(長1-1.5厘米),基部一對最大,長4-8厘米,寬3-4.5厘米,三角狀卵形,為簡單的奇數二回羽狀;一回小羽片2-3對,相距6-22毫米,互生,斜向上,彼此接近或疏離,各對具末回小羽片3-5對;末回小羽片狹長倒三角形,長6-10毫米,上部寬5-8毫米,排列稀疏,基部楔形,頂部圓截形,不育的末回小羽片具有三角形的尖鋸齒,能育的中部深陷,兩側具有三角形的尖鋸齒,兩側邊緣直而全緣,具纖細的栗色短柄(長1-2.5毫米),頂生小羽片與側生的同形同大,柄較長;第二對羽片距基部一對3-6厘米,向上各對均與基部一對同形略變小。葉脈多回二歧分叉,直達小羽片的鋸齒尖端,兩面均明顯。葉乾後草質,下面灰綠色,兩面均無毛;葉軸、各回羽軸和小羽柄均與葉柄同色,有光澤,向左右兩側曲折,光滑。

孢子形態

孢子囊群每羽片1枚,偶有2枚,橫生於末回小羽片上緣的缺刻內;囊群蓋腎形,上緣呈深缺刻狀,薄紙質,紅褐色,全緣或呈微波狀,宿存。染色體2n=116。

產地分布

浙江(鎮海)、台灣(新竹、苗栗)。日本及朝鮮南部常見。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生長習性

生山地林下,海拔800米。

醫學用途

【名稱考證】石長生(神農本草經)、生肌草、丹草、石中株(江西)、岩浮萍、水豬毛七、豬毛腳筋草(四川)
【科目來源】鐵線蕨科植物【藥用部位】單蓋線蕨的全草。
【性味歸經】鹹,微寒。有小毒。入肺、大腸三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清熱化痰、利尿通淋。用於外感風熱證、熱毒痢疾、癰腫疔毒、疥癬、肺熱咳嗽、淋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9克。
【化學成分】含鐵線蕨酮、芸香甙、槲皮素一3一葡萄糖醛酸甙(querciturone)3a、4a一環氧綿馬萜烷(3a,4a一epoxyfilicane)"21一羥基一30一降茱烷一22一酮(21一hydroxy一30一norho一pau一22一one)、槲皮素-3-0(6""一丙二醯)一D一半乳糖甙(quercetin-3-(6""malonyl)D-galactoside)、山奈酚一3一硫酸鹽(kaempfer-ol-3一sulfaie)、二醯甘油基一O一4"(N,N,N一三甲基)一高絲氨酸[diacylglycery一O一4"(N,N,N-trimethyl)-homoserine]。
【參考出處】《蕨類名詞及名稱》

植物.鐵線蕨科

鐵線蕨是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又名鐵絲草、少女的髮絲、鐵線草、水豬毛土。其淡綠色薄質葉片搭配著烏黑光亮的葉柄,顯得格外優雅漂逸。高0.1-0.5公米。因其莖細長且顏色似鐵絲,故名鐵線蕨鐵線蕨也是鈣質土的指示物。由於其畏乾燥及強烈光照,須放置到沒有陽光直射的地方養護。鐵線蕨也有很多變種,如荷葉鐵線蕨、腎葉鐵線蕨等。屬世界種,各地區均有野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