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蓋綿皮孔菌

毛蓋綿皮孔菌

毛蓋綿皮孔菌生於櫟、榆、楊等闊葉樹立木、枯立木或倒木上,也生於雲杉及檜柏上。一年生。

基本信息

毛蓋綿皮孔菌

拉丁綱名Basidiomycetes
中文綱名擔子菌綱
拉丁目名Polyporales
中文目名多孔菌目
拉丁科名Polyporaceae
中文科名多孔菌科
拉丁名Spongipellis litschaueri
中文名毛蓋綿皮孔菌
定名人Lohw.
參考文獻Polyporaceae

中文學名:毛蓋綿皮孔菌
拉丁學名:Spongipellis litschaueri Lohw.
中文別名:氈被、褐口菌、毛蓋綿皮菌
同物異名:Polyporus litschaueri Bond.
分類地位:非褶菌目、多孔菌科、皮孔菌屬
形態特徵:子實體較大,無柄側生,質地鬆軟至緊密,乾後木栓質。菌蓋半圓形至扇形,白色,乾後淺黃色至灰白色,表面粗糙,有粗毛或細毛,後期毛漸脫落,3-14cm×4-23cm,厚2-5cm,邊緣薄而鈍又全緣。菌肉白色,海綿質,乾後變為淺土黃色,厚1-2cm。菌管白色或帶淡黃色,壁薄,長0.7-2cm。管口面淡黃乾後變褐色,管口圓形、不規則形至多角形,有時覆孔,每毫米1-2個,老後管口開裂呈齒狀。孢子光滑,無色,近球形至卵圓形,5.5-7μm×4-6μm。
生態習性:生於櫟、榆、楊等闊葉樹立木、枯立木或倒木上,也生於雲杉及檜柏上。一年生。
分布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甘肅、新疆、青海、湖南、雲南、廣西、浙江等。
經濟用途:屬木腐菌,引起樹木心材褐色塊狀腐朽。

圖片

毛蓋綿皮孔菌
毛蓋綿皮孔菌毛蓋綿皮孔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